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散文] 边 村-----周继志

5380 0
楼主 发表于 2023-1-6 15:21:3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边  村

周继志


河水变得浑黄时,边村的太阳还很猛烈。平时河风很大,但今天一丝儿风都没有。


父亲说,子良坪想必下大雨了,不然,河水哪会这么浑浊?子良坪在边村的西面,离边村其实很远的。子良坪在边村的西面,河从子良坪那边流过来,水就是西来水了。


几年前一条传言忽然很流行,说,有西来水的地方,是福地。那时,一个商人正在边村建设边村小街,有集市,还有住宅。小街还没建成,买铺面买住房的人就来了。中国人,其实还是很讲究风水的。


父母从北京回到老家定居,选择居所,本来选定了外婆家。我姐却在边村买来个房子。一栋洋房,三层,位于河边,站在房子的后花园,河水一览无余。


最初,我来边村看房时,河水很清亮,也很丰盈。因为有河,我对姐姐买房投了赞成票。我一直有个梦想,想有一座水边的房子。湘西北山区,找个有水的地方并不难,但找一处河边,也并非易事。


边村的房子买下来之后,父母的居所就有了两处,但边村其实就是个村落,除了有一条河,一座市场,居住的优势并不比外婆家明显。所以,父母基本不去边村住。某一天,外婆家的房子电源系统坏了,重新敷设线路很麻烦,父母这才搬到边村居住。


边村最值得说的是那条河。它是洈水的一段,但在边村这一段,却有具体的名称,叫边山河。这是洈水的特点。洈水从武陵山腹地流来,在每一段,各有其名称,比如热水溪、界溪河,名字都好听。洈水总体来讲,是湖南湖北两省的界河,从西往东,流经两省五县、市,河的南面是湖南石门、澧县,河的北面是湖北松滋、公安,最后,经松滋河,汇入长江。


过去,洈水是长江鱼类产卵的地方,因此鱼类资源丰富。不过,自从修造了洈水水库,洈水与长江的鱼类资源就隔了洈水水库大坝这道屏障,那些习惯在洈水产卵的长江鱼类,可能洈水水库有,长江就不见得有了。边山河又是洈水水库的入水口,鱼汛季节,黑压压的鱼群逆水而上,这时候要捞鱼,是极其容易的事。一年四季,边村一带,不缺少鲜鱼,那都是洈水的赐予。


不过,洈水水库管理严格,入水口这一段,捕鱼是被严格禁止的,无论是湖南这边还是湖北那边,当地人都不可能堂而皇之地下河捕鱼,靠水而不能吃水。因此,洈水水库建成以来,禁捕和偷捕的博弈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不然,边村一带,那些鲜鱼从哪里来呢?据说,边村有些人家,专事捕鱼,也能养家糊口。而大多数人家,也偶尔钓钓鱼或者备一只渔船、一篷渔网,享受一下捕鱼的乐趣,那几乎就是理所当然的事。


边村最负盛名的鱼类是丁勾鱼,这种鱼近似于长江刀鱼,长条,只有一根主刺,肉质鲜嫩,并不常有,因此稀罕。比较多的是鳜鱼,但边村叫它花鱼,全身长满浅黑的花瓣,加紫苏煮汤,美味至极。这种鱼多以小个头的受人待见,一般一两斤最好,超过三斤,就卖不出价钱来了。大约这种鱼成长速度慢,个头大的,肉质就老一些,没有个头小的口感好。


稀罕一些的还有鸡哈。这是一种春季发水时才到入水口逡巡的鱼,个头不大,肉质细腻,多刺,人们也不忌讳,几乎人见人爱。鸡哈喜欢在浅水的鹅卵石间栖息,遇光便原地不动,捕捉比较容易。但边山河上游有座水电站,一发电,河水就上涨,这无疑对鸡哈的习性是个挑战,因此,边村人捕捉鸡哈几乎没有可能。即便如此,鸡哈在该来的季节还是会来,因此,撒网去捕,也会捕捞到一些。


除了我知道的这三种鱼外,边村最多的是翘鱼和鲢鱼,鲤鱼也多,但边村人几乎不吃。边村人叫鲤鱼“拐子”。一个外地人,如果见到河里有成群的鲤鱼而欢欣雀跃的话,边村人多半会嗤之以鼻:“哼,那些拐子,有什么稀奇?”我不知道作为鱼类,“拐子”在边山河是幸运呢还是屈辱?从生命的角度,它们来到边山河绝对是安全的;但作为一类物种,人们不爱吃它,只能证明其自身价值不高。那当然是它们的屈辱。


边村在洈水没有修造水库时,据说是一处码头,上下游来来往往的船只,会在这里泊岸打尖,历史上就是个集市,后来,修了洈水水库,河道中的船只不见了,却有一条公路通过,公路桥从边村的这边横跨到对岸的湖北,这又是一大优势,两岸的人都朝两边的桥头靠,渐渐地成为居住聚居区。


人口一聚居,商业贸易接踵而至,加上往来的车辆,也有歇脚吃饭的需求,边村和湖北对岸的村落就有了口子镇的架势。饭馆、旅社、超市,林林总总的各类商店,纷纷在桥的两端铺开,尤以边村更为集中,因此,边村实际上已经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村落了,它已经成为两省边界地带的一处集市,辐射着近十万人口,发挥着近乎镇一级集市的功能。因此,它应该叫做边镇才对,但它只是村一家的架构,因此只能称作边村。


边村小街是边村最为繁华的地方,大约一公里长的小街,是整齐划一的两排徽派建筑,靠山临水,一出生便显得卓尔不凡。原先边村零落的商业设施都集中在小街内,又吸引了外地的一些客商,一时之间,风华尽茂。不过,近年来渐有式微之势。大约因为“新冠”疫情的缘故,人口流动受到限制,小街往往人影稀疏。这是疫情带给这个口子镇的苦难。


小街之所以成为口子镇,与小街边上的公路桥息息相关,但疫情以来,公路桥成了往来车辆人流的关口,人口流动大受限制。没有了人流,还哪里有生意呢?于是,小街的商户生意萧条,撑得下去的勉强开门迎客,撑不下去的则关张了事。不知道“新冠”之后,小街是否还能焕发生机?


小街不仅仅作为商业一项用途,还聚居着许多和我们家一样的外来户。有些因为做生意,顺便买了居所;有些则纯为居住。这样就使得小街依然保持着一份烟火气。有时候,我走在小街上,感受小街落寞中的宁静,或者,推开某家小店虚掩的门扉,心中会有莫名的浅伤。


我是见识过小街人头攒动、摊贩满街的景象的,现在的萧条,何以让这些店家维持生计呢?但就居住而言,边村和边村小街,仍然不失为一个好的地方。水声喧哗,只要稍微静心,就能感受到河水的这份灵动。而夜深人静之时,哗啦啦的河水,更像是一曲乡村牧歌,悠悠地淌入心底,涤荡着我的愁绪。


我已经很习惯这份宁静,也习惯了边村寂寞的生活。


周继志,湖南澧县人,出版散文集《回望故乡》《故乡的异乡人》《故乡散记》等三部。




生活在松滋,爱上100网!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yun@songzi100.com

松滋百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网站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
法律相抵触的言论!本站内容均为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
  • 关注公众号
Copyright © 2012-2025 松滋百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1510号-3 鄂公网安备 42108702000062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