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散文] 追忆奶奶 ------- 周 研

5386 0
楼主 发表于 2022-10-9 17:09:0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追忆奶奶

周   研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青青水茫茫的南国风景中曾嵌入过我奶奶的绰约风姿;一个时代造就一批特殊人才,书声朗激情扬的时代风貌中曾活跃过我奶奶忙碌的身影。


引我亲近周家老屋场


在荆楚大地上,松滋南有一风景优美的淡水湖,名叫洈水,岸边有一块芳草地,人称邓家坪。我们周氏家族的万金公公,若干年前,引着一家老小从江西属地流浪到此。从此便依山傍水,男耕女织,繁衍生息。历经百年,抱团于四世同堂的老屋场,并形成勤劳俭朴的家风,为乡邻所称道。


老屋的自然风光,族人引以为豪,客人频频乐道。山头眺望,南有暖水街,一街属两省,上街属湖南,下街属湖北;转过头来,北有暖意融融、声名远播的卸甲坪温泉。仅仅从街道的隶属和温泉名称的奇异,就可想见此地不一般,无须细表。且说从邓家坪起步,沿洈水而下,到达不过十里的严家溪,穿过茂林修竹,就到了洈水岸边的“烂船坪”。此处名不张扬,却掩映着四处优美神奇的名胜古迹:“一里三祠堂”、“三步两座桥”、“五步六重碑”、“千年烂船坪”。那时年少的我们在奶奶的带领下,往往只要路过这里,就会背靠清清的湖水,各人启动,实地享受美景:连走五步,查看六重青石碑文;转身三大步,跨过横直的两座青石桥;抬望眼,一里之内真真切切青瓦粉墙三座祠堂;再到山脚下疑是仙人洞的地方,在潺潺的流水声中,回味那美丽的传说:古时候,有一渔人,驾着小船,在洈水湖上划行,见岸边一山洞里,有人下棋,他好奇地停船靠岸,走进山洞观棋,等棋下完,回到船边,但见停靠岸边的小船,已风化腐烂成一滩木块木渣,不禁唏嘘:洞中才一日,世上已千年(另有一说:洞中才七日)。从此这块宝地就得名“烂船坪”,传扬开来。我们不止一次听奶奶对亲友、客人讲起那古迹,那传说。爱乡之情,令人动容。1958年,全民大兴水利,修起了亚洲第一大土坝,“高峡出平湖”,从此,周家老屋连同那些美丽的景点,一并隐入了水库深处,年长月久,逐渐幻化成水晶宫式的童话世界,成为吸引广大游客的国家4A景区。


踏破封建教育的樊篱


那个年代,在鄂西乡间,流传着一句俗语:“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为了家族传承,家境再困难,也要送子孙去读书。我曾祖膝下七个儿子都先后读了三两年私塾,就再也支撑不下去了,只得舍六保一,全家支持老三。老三就是我爷爷,那个出门放牛也不忘读书背诗的小书迷。读罢私塾,又读有名的荆南中学,幸得学业优秀,年年统考获得一笔奖学金,凭此得以完成学业;再一咬牙,考入了武汉大学,闯过北伐战争武昌围城的九死一生,终于毕业,在武汉市省级高中和职业学校任教,后结缘奶奶,开始了一家人漫长的教书生涯。


我奶奶,那时私塾读罢,又转入县城的中学读书,正值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旧社会重男轻女的思想犹在,中等学校就是男子学校,不招收女生,而偌大的湖北省,女子中学没有几所。听说湖北省巴东女子高中,因避祸战乱,辗转近千里,搬迁至鄂西边陲。本举步维艰,加之那时女生基数少,离开家乡远,精神压力大,女子入学成了社会一大难题。即便如此,年幼的奶奶求学志坚,经多方努力,终于与女同学ⅹⅹⅹ一起,考入只教男生的学校(即松滋三中的前身),踏破了封建教育制度的樊篱,开松滋县二十世纪男女生同校的中等教育之先河,松滋县志和《松滋三中2014年毕业同学录》均有记载。


当年奶奶读完中学,索性再进一步,考入了武昌艺专,专修美术,在写生、素描、雕塑、剪纸等方面都有所进,除了校内的孜孜钻研,她还向校外的民间艺人学习。为了破解雕塑中的难题,节假日,就到大街小巷摊贩处,观看艺人泥塑、糖塑的操作技巧,请教防湿防化的窍门。


奶奶在武昌艺专读书的时候,当年的爷爷也就在相隔不远的武汉大学求学,只是双方都不知晓。


为儿取名当自强


“七七事变”爆发,日寇南犯,国土沦陷。“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抗日的烽火熊熊燃起。这时候,我家两男儿(我爸爸,我叔叔)先后呱呱坠地,为其起名,提上日程。奶奶为此酝酿了好久,备选的几个乳名,好听也有意。爷爷听了,总不点头,奶奶再催,爷爷一声“抗战!”奶奶连问“什么?”爷爷提高嗓门:“此时此刻全民奋起打日寇,好男儿志在抗日上前方,两个儿子的乳名,老大——抗战!老二——胜利!”奶奶听罢,连连点头:“国难当头,抗战胜利,叫起来有劲!快去把两个抗日小战士抱过来,领旨!”从此,抗战(直呼抗——),胜利(直呼胜——)在家中响起。爷爷的同事和学生们,听了这乳名,都说响亮,充满了力量。如有来客突然听了不知由来,家人一句解释“抗战胜利”,也就恍然大悟,连声叫好。


在这段年月里,在地下党员的影响下,爷爷参加抗日活动,编辑武大地下刊物《赤潮》,对此奶奶坚定支持,默默地为之保密。


乳名叫了几年,抗战接近尾声,抗、胜哥俩要发蒙读书了,起什么学名呢?这回爷爷奶奶有的商量。奶奶抢着说:“全民抗战,就要胜利,胜利了还要学,学知识、学本领,建设我们的国家。”爷爷说:“我们的意思,读书学习要有榜样,哥哥叫章轼,弟弟叫章辙,望他们以先贤文豪为标杆,成为我们民族的仁人志士。”长大后,我爸还从名字中解析顿悟,吸取修身养性的良知:轼,车前的横木,可供乘车人,手扶横木,坐立把控,方便瞭望。此命名的另一含义,就是希望我们儿孙后人,服务大众,愿当车前一横木,“俯首甘为孺子牛”。


教改扬波荡起双桨


解放了,我家从荆州迁回松滋,奶奶先后在八宝区赵家拐中心小学、老城城东小学任教,日积月累,积腋成裘,出脱为多面手。既是科任老师,又当班主任,既教专业课,也教语文、数学。学生午觉(教室)时间,又充当生活辅导员,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奶奶上课、改作业,一丝不苟,不辞辛劳,美术虽被称为副课,但她却看得十分神圣,在课时质量上下功夫,星期天约上几个学生到老城云联宝塔一带去挖掘一种名称“鸡肝土”的泥巴,她说这种黏土,含沙量极少,可塑性很强,是上手工泥塑操作课的好材料。因为颜色、质地很像鸡的肝,故得此名,但数量少,很不容易找到,每学期她都会带学生上山挖掘一两次,学生挺喜欢。也成果累累,还举办过泥塑作品展呢!


身为女性,奶奶对剪纸刺绣教学非常看重,十分认真。有一次,她批改作业,发现一位女同学的美术作业本的一页“喜鹊闹梅”的剪纸图画,还有老师一旁的示范图画,一并被裁下不见了。奶奶问起,那个学生难为情地说,是她的妈妈看到作业本上老师的画稿,爱不释手,忍不住裁下来作为底稿,绣了枕头套子。奶奶听了,很兴奋,叫学生回家告诉妈妈,没关系。只要需要,老师乐意帮忙。以后,陆陆续续,又有几位家长闻讯,来请奶奶绘画样稿,作画时双方还谈起了教好学生的感受体会,一时间家教结合,学校内外好一派热闹祥和的气氛。


如此教学,刺绣剪纸的画稿底稿,日渐丰饶,什么“山高水长”“水欢鱼跃”“花红柳绿”“出水芙蓉”“松鹤遐龄”“迎春花开”“大雁南飞”“雄鸡唱晓”“春回大地”,不一而足。奶奶用一个精装的“同学录”(纪念册)分类收藏,名曰“样包”,实际上是教书育人的新成果,家风传承的无价宝。


庆生佳肴寄深情


在当下,人们过生日十分重视,特别讲究,生日宴更是前几天就开始料理,那个排场没得说。奶奶一生勤俭,家里人过生日,她自有安排。大人们上班忙,生日也不一定记得,但下班回到家里,餐桌上一坐,寿星佬面前,奶奶立马端上来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打卤面,笑眯眯地一声:“祝你生日快乐!福寿多多!”“哦,原来今日生!怎么忘了?谢谢奶奶心细如发。”坐下来,挑起面碗,怎么这么长的面条?原来这是奶奶自己特意制作的,一根根面条擀得长,表达的是大家的心意:长面根根,福寿长远!寿星佬喜气连连,拱手相谢:难为奶奶了。


我们孙子过生日,又是一番景象:也是一碗面,面条油亮,面汤满满,上面还立着一颗卤鸡蛋,圆圆的蛋黄,漫溢的汤,那意思就是——小不点,生日快乐,生活圆满,学习冒尖!小孩儿听了,小手拉大手,一起鼓掌!


遇到一两岁的孙子的生日,奶奶的庆典又另有一番情趣:接过孙子,亲手打扮,梳好头发,抹上香香,念上一则祝福童谣:“虫虫虫虫飞,毛毛拉屎一大堆,拉的尖尖屎,把给狗狗戳牙齿。”用幽默的口语祝愿宝宝干干净净,健康成长,一时间满屋里乐开了花。


那段时月,正碰上自然灾害,饭是有吃的,只是生日餐桌上多是蔬菜,荤菜少见,奶奶不怕难,来它个瓜菜代,做出了“冬瓜肉”。我帮奶奶做过这个菜,首先就是把冬瓜洗净去皮,然后在大块瓜肉一面,用刀划出一排排的正方形,密而整齐,划而不断,然后切块,下锅煎成卤肉样的黄色,中火烹饪,整齐装满一碗,瞄瞄一看,黄白相间的一块块,像肥瘦相间的红烧肉,加之瓜肉厚实,吃起来香,营养成分响当当。我们是连吃不腻,还向朋友炫耀:吃肉,吃肉,冬瓜肉!我家庆生不含糊。


夏天的生日有几个,凉品西瓜又上桌,奶奶对此很内行,优选改良的新品种,大家一听,刀响气味香,就围过来,大快朵颐。吃罢西瓜奶奶又问根苗:“这甜蜜的瓜是中国的还是引进的?”一时间还答不上来呢。奶奶说:“要说这瓜嘛,最早产于西方(英国),我国引入后,不断改良培养,才有了今天的高质量。瓜是来自西方,而能成为今天的大众高档品,离不开我们中国。爷爷的古体诗中有《十六字令》,从西瓜这个角度写出了“男儿当自强”的东方豪迈。


十六字令西瓜


一、瓜,最早西方是老家。东来后,领地遍天涯。


二、瓜,凉沁心脾蜜溅牙。一杯汁,胜过十瓯茶。


三、瓜,品种改良产量加。东陵客,漫把窍门夸。


困难时月,周家老屋的庆生就是有它特别的风采:长寿面,卤蛋面,瓜菜代,国运来。得到奶奶的鼓励,我学有所进,在后来的全国中学生跨世纪杯作文竞赛、外语竞赛中分获一等奖、二等奖!


农艺师·接生婆·理发师


那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共和国大地上生机勃勃,在中小学校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校园空地各班分得一块田垅,作为菜地。那时候,师生情绪高昂,时间一到,争着下到田垅,松土、整地、下种、间苗,干得不亦乐乎。奶奶与菜有缘,在田头地角,给学生示范,不厌其烦地讲要领,做示范,很受学生欢迎。这还没完,她抽空到厨房,帮炊事员制作一碗碗鲜菜,一坛坛腌菜。泡菜和红烧冬瓜是她的拿手好戏。说来也怪,那生生的蔬果,从养水坛子里夹出来,苦瓜不苦了,辣椒也不那么辣了,豆豇子还有一丝甜味呢,我们小伢们都敢吃。期中评比,低、中、高年级,各有一个班被评为现金菜畦;奶奶的菜畦在教师中独占鳌头,引来阵阵掌声,大家都戏称奶奶是“农艺师”!


新时代新事多,人们津津乐道似广播。奶奶任教的城东小学,有一位吴老师,她的夫人怀孕后,为方便夫妇照护,从远离四十里的家中搬迁到老城背街租住,不久,孕妇有临产迹象,吴老师连忙去请接生婆,不料,那天接生婆不在家,到县城医院吧?来不及了。奶奶闻讯,连忙赶到产妇住处给予安慰,协助料理,在接生婆一时没有第二人选的情况下,奶奶分析情况正常,心中有底了,表示自己承担接生,并按照正规的流程,严格的器材消毒,认真操作,顺利接生了一女婴。二十多年后,这个女婴成了松滋政法部门的一名党员干部,抚今追昔,吴老师的家人一再感谢奶奶,乡亲们也笑称她是艺高胆大的义务接生婆。


在奶奶身上还有家人习以为常的新事:以教书为业的女老师成了兼职的理发师。奶奶的人生之路最忙的是中年时代:上班——进课堂,放学——下厨房,星期天——走在家访的小路上……要领两个孙子上街理发,那简直是不敢想。于是奶奶请教了街巷里的理发师傅,买来了专门的剃头刀,自制一块磨刀片,抽空给两个儿子剃起光头来。两周一次,手艺越来越好。这一剃就是七八年,直到我上初中进寄宿学校,才结束了光头小和尚的历史。回头一算,一寸光阴一寸金,给奶奶省下了多少光阴,积攒了多少黄金哦!


奶奶生于清朝末年,经历了晚清、民国、新中国三个时代,从事基础教育,历经解放前、解放后两个不同的时期。教书一生,受到众多门生的尊敬与怀念,奶奶逝世后“五七”那一天,陈店镇乡村干部,五十年代的学生高永兴,胸怀悲情,爬上庞家湾山头,跪在他的班主任、我家奶奶的墓前,流着眼泪,倾诉悼念之情。他的行为感动家人、感动乡亲。


我怀念奶奶,也深有感悟:依依尊师重教情,汇入洈水,滋润乐乡大地!


周研,松滋人,文学爱好者,现供职北京。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生活在松滋,爱上100网!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yun@songzi100.com

松滋百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网站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
法律相抵触的言论!本站内容均为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
  • 关注公众号
Copyright © 2012-2024 松滋百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1510号-3 鄂公网安备 42108702000062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