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忆是校园
吴道清
悠悠岁月,岁月悠悠。
离别四中五十载,师生情谊永长存。
流淌的岁月,逝去的青春,学生时期的苦辣酸甜像部电影,一幕幕画卷萦回在脑海,一桩桩往事铭刻在心灵;更像一部史诗,纪录着1969年松四中难忘的校园情……
秋风习习扫残云,课堂难闻讲书声。
三年“文化革命”四中完全变了样。校园杂草丛生,破烂围墙,生活垃圾随意堆放;道路泥泞,污水横溢,废砖破瓦散落操场。“红袖章”最吃香,造反派旗帜迎风扬,“读书无用”口号响,大字报贴满墙: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誓将“五类分子”全扫光!
当远芝老师拿木榔头不慌不忙将上课的大钟敲响(该钟是原大佛阁寺庙的钟),使人惊叹的是全校只有五名同学进了课堂。
俊清老师如面对千人之众,手舞足蹈,慷慨激昂;从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讲到毛泽东诗词,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用词恰当;讲到待人处世,如父母兄长,言语和缓、语重心长……
二十分钟课间休息,同学们活动在空旷的操场。
住在校内的石油勘察队员问:“怎么只有这么少的学生?”答曰:“他们都去‘共大’听演讲!”
说是说,我们心情很悲伤,春季开学时还有两个班(一个城镇班,一个农村班),秋季开学时只剩五人,其余学生全走光!虽说人少,班委会还健全:荣高(学习委员),远宜(班长),绍富(劳动委员),绍新(小组长),我专门办黑板报,筛边打网。分工明确,学习有目标,前进有方向。授课老师按专业特长安排:语文、物理、化学、劳动(学农),由“老实人”、“五类分子”、“历史问题”的老师上岗。
秋季是丰收季节,我们信心十足迈步进课堂。俊清老师上堂的语文课,教室寂静,只有他声音洪亮。讲到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长沙》,高度赞扬了毛泽东从小立下革命志,有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壮志雄心,有改造山河的丰富想象!再讲述《沁园春·雪》,他提高了声腔,十八拍的音符颂扬:毛泽东是世界伟人的光辉形象,借写大自然风光来抒发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展示出伟人的远大抱负、胸怀及伟大理想!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祖国山河如此美好,引得古今众多英雄为之倾倒,毛泽东列举了几位代表,也是“略输文采”,“稍逊风骚”;连成吉思汗也“只识弯弓射大雕”,“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老师讲得自然贴切,感人肺腑。课余,布置的作业是每两天交一篇作文,由老师批改,优秀的在班上公读,或者由我抄写于校刊黑板报,荣高和远宜的文笔锋利,经常上板报。荣高的抒情散文诗《小河》这样写道:
一条小河悄悄地流淌,途经小湾,流向同太湖远方。夏日夕阳,如花似玉俊俏美丽的姑娘,划小船摘香莲、采菱角、撒渔网,归来时收获满仓。六月荷花满湖香,西瓜香桃晒红瓤,歇阴树下广播唱,美丽湖景人心旺……
诗中讴歌了家乡的美景,赞美绿色环保,向人们展示出金色八宝——江汉平原幸福的村庄!
远宜的辩论文,论点尖锐、论据充实、论证力强、文笔通畅,字字句句紧扣主题,驳得某人某事体无完肤,无处身藏;有一篇《论笨鸟先飞与巧鸟后飞》的作文,将“笨鸟”先飞的益处与“巧鸟”后飞的教训叙述得理据正当。
文中以“笨鸟”形容那些学习刻苦用心的人;用“巧鸟”讽刺那些投机取巧,自认为有本领骄傲自满的人。读文后从中体会到:只有虚心学习,踏实肯干,努力奋斗,不怕困难,才能到达胜利的终点;那些高傲自大,一点成绩就自吹自擂沾沾自喜的人,最终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俊清老师告诫我们要诚实做人,要勤劳,从小立大志,小时穿草鞋,长大后力争脱掉草鞋穿皮鞋!学习成绩的好坏就是鞭策你“是穿草鞋还是穿皮鞋”。老师的皮鞋长期保持透亮,他常说:我这个“右派”,出身贫寒,从穿草鞋到穿皮鞋,只因说直话后才被“划派”。
关于“皮鞋”与“草鞋”,老师举出了多例。教导我们国家要发展,最需要千千万万像我们这些立志脱掉草鞋穿皮鞋的人,知识改变人生,科技推动社会,要为人民作贡献!上课的第二天,校园出现大字报直问:“俊清的皮鞋怎么又亮了?”我们看到如此讽刺性、侮辱性的标语,真想立马撕掉,但又恐惧造反派报复!为表示抗议,在校园黑板报上刊出一首诗《皮鞋与草鞋》:
出门穿草鞋(为压韵,鞋方言读hai),豪情满胸怀,一步一个草鞋印,不禁心潮滚滚来!
爷爷穿草鞋,上山去砍柴,背柴送柴地主家,财主吃肉我吃菜!
父亲穿草鞋,“三斗坪”上挑盐来,抬滑杆、卖小菜、飞奔的步伐多豪迈。
共产党来翻了身,穿着草鞋搞“土改”,打土豪,分田地,革命志气冲天外!
家中挂草鞋,传统教育下一代,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永记党的恩情在……
文化革命浪潮来,扔掉草鞋穿皮鞋,破四旧,立四新,穿上皮鞋多气派!
上学路上穿皮鞋,时间催促步伐快,刻苦钻研认真学,争做祖国好英才,出国留学游世界……
深秋的梧桐树开始落叶,学习的课程随时间安排。物理课由“伪炮兵连长”瑛英老师上堂,经常以故事方式讲,课堂气氛活跃不紧张!他讲述《力学》《三角测量》;用手指法三点一线测量调整迫击炮位角度打向敌人的居点位置,说得龙飞凤舞,仿佛将我们带到抗日战争浴血奋斗的现场:有一次,由于炮手班长的手指太粗太长,结果造成迫击炮打出去偏差,鬼子阵地未落弹,却歪打正着落在日本鬼子一个小小指挥所,炸死了正在打瞌睡的两位少佐。
老师要我们讲故事“还礼”,恰巧绍新是位故事王,专门搜集精彩故事,讲起来有声有色:
话说解放前夕,重庆渣滓洞集中营,看守所长杨再新提审“中共要犯”审讯,你看他的办公室多么豪华奢侈,有橙、赤、黄、绿、青、蓝、紫七色彩灯,光彩照人,还有装饰新颖闪闪发亮的“黑电灯”!
我们迫不及待追问黑电灯用什么灯泡配成?他回答灯泡破了就是黑电灯!幽默话让我们肚皮都被笑疼!
物理课以讲故事方式上是对化学实验课的挑战!授课的世涛老师人称“和事佬”;善良脾气好,心灵脑筋巧,从不争输赢,每天到校早,遇到任何人先招呼“您好”。
银杏的落叶依稀飘落在校园东北角破旧化学实验仓库的瓦片上,几扇破碎的铁门被风吹得吱吱响,这就是学生勤工俭学的实验场。
按课程排列,下午课后由劳动委员绍富拉板车带我们去五金制品厂运回废铁硝,废硫酸,用大铁锅加热化学反应,熬成硫酸亚铁(蓝色晶体颗粒)。
事情看起来简单,实际是锻炼身体的体力活。老师将废门窗当柴禾放进土灶点燃,随着熊熊火苗升起,几股刺鼻的气味熏得人喘不过气来。我们戴口罩不停地在锅中搅拌,老师佝偻着身子,俯身来回抱柴反复添加于灶中。
火光映耀着他的面孔,汗水冒出在颜角上;他总乐呵呵,口中还振振有词地念叨:劳动创造世界,劳动改变人生,劳动人民最荣光!
一个学期下来,我们熬制出了二百多斤硫酸亚铁交给学校。当满满几袋蓝色晶体堆积在一起时,师生欢快地围着劳动成果合影留念。
先学工后学农。初冬的记时钟详细记录着我们的日程,宣告了学农演艺开场。课程由后勤集团的“坏分子”仁贵老师带我们完成。学校西边是河,走桥过河后才能到校农田。由于缺少管理,棉花稀稀落落遍地,棉杆干枯,野草齐腰深。在绍富的号召下,我们扯棉杆清杂草,再用铁锹松土,在田的四方挖出几条排水沟,将田垅初步整理成四方轮角。田间休息时,仁贵老师独自将棉梗整理出一捆捆,来回背到农具房码堆便于过冬取暖。
便河的木桥是解放后搭建,年久失修,人走上去摇摇晃晃,稍不注意会落入水中。已是冬播季节,农田需播种,一个星期五的下午,完成劳动后过桥,老师要我们上前,他在最后。行驶桥中,个子小的绍新穿胶鞋脚一滑我们没拉住,扑通一声掉入两米多深的河中。说时迟那时快,仁贵老师来不及脱衣鞋,跳入河中将他托起,同学们火速找来竹杆,齐心协力将师生二人救起。上岸后,直打哆嗦的老师只说了一句:你们比我的生命更重要!
激动的心情促使我们快速搬来棉梗,点燃集成火堆,争先恐后帮他们烤衣鞋。熊熊的火焰映在青春的脸蛋上,我们不住地添柴加柴,让火焰更旺,更旺!愿师生的情谊天长地久,地久天长!
墙的一角,荣高和远宜隔窗远望,望着木桥抒发着梦想:朽木桥啊!何时变样?让我们高兴地走过,让便河的道路变宽广……
白天历险,夜入梦乡!梦中的木桥变新桥,变成月湖桥,变成七孔桥,老师拉着我们站在桥中央望着早上初升的太阳、望着桥下碧波清水,心花怒放!
星期一到来,我又抄录了一首诗《金桥》在黑板报上:
公社架金桥,桥下水滔滔,流水欢笑齐歌唱,颂扬人民公社好!当年这座桥,朽木不可雕,摇摇晃晃难行路,艰苦岁月真难熬!爷爷过这桥,露着背,光着脚,一块麻布缠着腰,拖根破竹棍,拿把半边瓢,奶奶送他到桥边,辛酸眼泪簌簌掉:“小心财主打,谨防恶狗咬,”还想嘱几句,喉咙咽住了!
如今这座桥,钢筋水泥造,外观美,质量高,隆隆机车来回跑。送公粮,卖棉花,群众热情逐浪高,干群齐心学大寨,感谢党的好领导!
板报一出,吸引五七厂石油工人围观,大家议论纷纷,各抒己见,主题围绕在便河上要架桥,建新桥,建服务群众的“方便桥”,“幸福桥”!
落日的余辉依旧洒在校园土路上,每天就是这日复一日旧样,明天的太阳照样升起,我们再进课堂,迎接的是老师的慈祥面容!
1970年元旦到来,校园早已覆盖一层白白的薄霜,学期将结束,我们要离校,迷惘忧伤,奔向何方?为欢送我们,老师建议集体组织校园晚会一场。当教室昏浊的灯光亮起,俊清老师致辞,随之师生们先后展示自己的特长:荣高的散文诗,远宜的辩论文,绍新、绍富讲故事,将晚会推进一浪又一浪。
瑛英老师讲当年任“炮兵连长”,打得日寇马乱心慌;世涛老师强调化学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事项;仁贵老师则口述祖辈几代人的苦难史,感谢救星共产党!在场观摩的石油工人伸拇指夸奖……想到校园生活,想到离开老师,想到老师们像春风,像雨露,吹拂着哺育着学生的成长,我们依依难舍,热泪盈眶!
当老师最后点名要我登场,含泪的我唱了一首电影插曲《送别》,随着我的领唱,在场师生及观众合唱,将晚会推向了高潮:“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元旦第二天离校,同学们早早地来到校园,放眼望去,老师已在教室门前,顿时我们飞奔;我的老师,我的亲人,您们多么高尚,您们受人尊敬!老师拉着我们一股暖流涌遍全身!老师,永远爱着您!您们心中时刻都装着我们,为了几名学生,顶着“莫须有”的罪名坚持上课,讲授知识,谆谆教诲,苦口婆心,盼望学生将来有美好的前程!
树林射出一缕阳光,俊清老师把我叫到大字报棚旁,芦蓆棚上依稀可见的黑字:“俊清的皮鞋为什么还有那么亮?”老师焦瘦的面孔,唯独一副老花镜依然有光!他轻声告诉我:昨天晚会后造反派头头要我写反省材料直到天亮!望着老师那张消瘦憔悴的脸,觉得自己无法为他提供保障!老师俯身摸着我的头:“孩子,你的学习要加强!有机会一定要把大学上!明天我去镇里学习班,今日一别天各一方!你要穿皮鞋叮咚响,不忘家乡的草鞋挂在墙!要树信心立大志,遇事办理有胆量!宰相肚里能撑船,相信人民相信党,我的问题总有一天得解放!”
早晨八、九点钟太阳依旧落在梧桐的枯枝上,调皮的麻雀不见往日的风光,只有天主教堂上落枝的喜鹊跳来跳去在歌唱!我们走出校门的瞬间回望,老师,还站在原处:“再见了同学们!”高昂的声音在校园里回荡!
几年后,同学们各有前途:绍富参军入伍,荣高、远宜去省城读书,绍新回村当支书,我到水利部门测量绘图!
五十年后的第一个春天,我再次漫步四中校园:学校环境大变,旧貌焕新颜,平房变楼房,橡胶铺设的足球场、篮球场;水泥道路宽敞油亮,芦蓆棚变玻璃橱窗。银杏树,高大粗壮,微风吹枝条舞动,感到兴奋,感到荣光。
来到校园内东北角,花园已取代了昔日的实验工厂,绿茵茵的草坪鸟语花香。我摆上四根蜡烛,象征四位老师,点燃后立在草坪中央,凝视着摇曳的烛光,心中激起层层波浪!
老师们,您们去了天堂!您们是红烛,燃烧自己,给别人带来光亮;您们是春蚕,吃的是树叶,吐出的是丝,“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您们的品德无比高尚!
此时此刻,仿佛看见老师迈着矫健的步伐走来:俊清老师,高高个子,灰色中山装,还是那双皮鞋发亮;瑛英老师步履健壮,一身军人气质刚强;世涛老师添了一身新衣,高兴劲胜过往常;只有仁贵老师还是那个样,农民装束,手拿草帽,三句话不离学农本行!
春风没有停下脚步,燃烧的红烛还在发光!回忆起老师们的形象,谆谆教诲仿佛就在身旁。五十年时光匆匆过,我们没有辜负导师的期望!
当校园的铃声再次响起,远眺着体育课的学生整队入场。整齐的校服,干净的校园,激昂的笑声,形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望着即将烧尽的红烛,它依然那么美,那么亮,哪怕春风不停地吹拂,吹不熄它的火苗红光!它却傲然立着,直到燃尽自己,永不退让!
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校园,一路上思索着:如何以老师们为榜样?如何学习老师的教育思想?如何尽心尽力将下一代好好培养……
悠悠岁月五十载,校园情谊永难忘,四中母校桑梓地,游子叩首谢师长……
吴道清,曾供职松滋水电局,现已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