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
解读
有些事情说不出口,像产后漏尿、阴道松弛、子宫脱垂……这些问题可谓是许多女性的难言之隐,当出现这些病症的时候,就要警惕是不是盆底肌出了问题!
盆底肌充当着什么样的角色呢?
盆底肌是骨盆底部的肌肉,它像吊床一样,承托着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脏器,控制着排尿和排便、维持阴道的紧缩度。女性在怀孕分娩后,盆底肌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损伤,导致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女性盆底肌损伤可能带来一系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即因盆腔支持结构缺陷、退化、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病。临床可表现为:
1、尿失禁、非尿路感染的尿频尿急、夜尿增多、尿不尽;
2、子宫脱垂、阴道壁膨出;
3、阴道松弛、性冷淡、阴道干涩、性交痛、性高潮障碍等性功能障碍;
4、后背痛、坐骨神经痛等疼痛;
5、泌尿或生殖系统反复感染;
6、粪失禁、便秘等。
松滋市中医院妇产科帮您解决这些问题!
利用专业设备(生物刺激反馈仪)采集盆底肌肉的表面肌电,将盆底肌肉的运动转化为可视的图像,让患者直观了解自身盆底肌的运动状态,指导患者学习控制盆底肌肉运动,促进盆底血供,增强盆底肌力,缓解肌肉痉挛,纠正错误的肌肉运动模式,帮助患者及早恢复盆底神经肌肉功能。
1 加速子宫复旧
阴道分娩2小时后,剖宫产6小时后即可采用低频电刺激进行子宫恢复,促进盆腔肌肉收缩,筋膜张力增强,带动子宫韧带运动,消除盆腔淤血,减少产后出血,促进恶露排出,加速子宫复旧。
2 缓解疼痛
生完孩子宫缩痛可以在经阴道分娩后2个小时,剖宫产后6个小时,即可以采用低频电刺激缓解疼痛。耻骨联合分离疼痛建议产后48小时后低频电刺激能够放松紧张的肌肉和刺激内源性阿片类物质释放,阻断疼痛信号在脊髓中的传递及介质P物质释放,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3 缓解产后腰背痛
腰背痛是产后妈妈再平常不过的了,月子期、产后42天以后都有可能发生,阴道分娩1天后,剖宫产伤口愈合后,如果你有腰背痛的症状即可进行治疗,在以后漫长的日子里,如果出现腰背痛,也请随时出现随时治疗。
4 促进排尿、排便
经阴道分娩6小时后,可以进行预防性尿潴留,剖宫产术后8小时,可以采用电刺激刺激胃肠蠕动,帮助肛门排气。 5 改善产后水肿、下肢淋巴水肿
如果产后出现会阴水肿、下肢淋巴水肿,可以通过电刺激刺激局部肌肉收缩,加强局部组织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从而达到消水肿的目的。 6 促进盆底康复
应将盆底肌筛查纳入产后42天检查范围,根据盆底表面肌电Glazer评估结果,进行专业的盆底康复早日解决或预防漏尿、子宫脱垂、阴道松弛等盆底疾病。
咨询电话:0716—62417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