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散文] 【散文】老屋场子(作者:山水翁)

1882 0
楼主 发表于 2021-1-7 13:39:1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老 屋 场 子


文/山水翁


在故乡,人们把祖屋曾经的地盘叫做老屋场子。那一年,在满是寂静的老屋场子的田埂上漫步,不经意间春风就和煦了起来,金色的夕阳,透过老屋场子后面小山丘上的灌木照射下来,斑驳梦幻,把田间地头染得像油画一样静美。


这里,老屋虽然已不复存在,老屋场子也已经变成了稻田,但地貌依然。这里,有我童年的光景,有我童年的记忆,有过我年少时的故事。


记忆中,这里曾经有两户人家,除了我爷爷一家,隔壁是爷爷的弟弟一家。这样说来,这个老屋至少应该是从爷爷那一辈开始居住的。爷爷他们属顺字辈,弟兄四个,分别起名为荣、华、富、贵,大爷刘顺荣居老城镇,二爷刘顺华居新江口镇,我爷爷刘顺富排行老三,幺爷刘顺贵和爷爷住在陈店镇的这个老屋场子。如今他们的后人们没有大富大贵,也不奢望荣华富贵,却都身体健康生活安详。够了。


老屋共三间。中间一间叫堂屋,近大门的上方搭有小半个阁楼,大人们常常在这阁楼的底部中间位置,用两个大洋钉支撑着一只弧形的瓦片,引来春天的燕子前来筑巢,似有一种现代招商引资的感觉,带给这一家一年又一年的风调雨顺和平安吉祥,孩子们也便在一季季燕来燕往的呢喃中长大成人。堂屋两边是卧室,正房旁边还有一间偏房,用着厨房和厕所。老屋的墙体是用土砖砌成的,而房顶盖的是一种专用茅草,这种土砌草盖的房子住起来冬暖夏凉,好过如今的钢筋混凝土。茅草取自于靠近长江边的一个叫红旗口的地方,盖茅草的艺人叫茅匠,类似于铁匠、补锅匠、篾匠、瓦匠、弹花匠、窑匠、木匠等,这些曾经的民间匠人大部分都已经消失,在历史文明的进程中,他们为人类生存的衣食住行所做的贡献不可磨灭。


老屋的后面是一小山丘,有葱茏茂密的灌木,其间也有很多高大的松树,败落的松树叶是烧水做饭的好燃材,大一点的孩子会被大人们要求去山上捡材。山丘的地表植被丰富,生长着很多地衣皮子和野生菌子,属于菌菇种类,皆是当时餐桌上常见的佳肴。山上还有一种橡子树,其橡子果可以用来加工制作成橡子豆腐,味道无与伦比,这门技艺现在怕是已经失传了吧。


老屋前面的空地叫稻场,主要用来晾晒谷物和碾压稻子,由于没有水泥,也就没能硬化,每当雨后天晴,爷爷或者父亲便要用牛拉着石滚把稻场碾平。这种石滚每家每户都有一个,主要用途是用来打稻谷,浸满着斑斑汗水。石滚呈圆柱形,一头粗一头细,便于在碾压稻子时易转圈,这一朴素的力学原理被运用到了极致,感叹劳动者的智慧。当然,这宽敞平整的稻场也是小孩子们玩耍的天堂场所,孩子们可以在道场上推铁圈、抽得螺、扳菱角、跳房子、斗鸡、或者打玻璃珠子等,玩得是不亦乐乎。


印象中我们家的稻场很宽,稻场边有枣树、桃树、李树、柚子树,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孩子们天天盼望着这些天然水果快快成熟,有时候甚至迫不及待地偷吃禁果,自然便惹得大人们的一顿暴打。在稻场的左角有一小藕塘,除了种有藕,还养着一些小杂鱼,满塘的青蛙蹦蹦跳跳,蛙声阵阵不绝于耳,孩子们用绳子钓青蛙的时光该是多么的快乐。


当时的生活用水来自门前的小型水库,水库里面除了生产队养的白鲢鱼,还有很多野生的金钩虾、刁子鱼和团鱼。房子的左侧是一条通向小水库的路,笔直笔直,饮用水需要大人们用水桶一桶一桶担回家,储存在水缸里备用。围绕这小水库分别还住着袁姓、廖姓、杨姓、许姓几户人家。没有空调,在炎热的夏季晚间,便都到相对开阔的水库堤上吹风乘凉,极目眺望远处的灯火,抬头细数浩瀚的星空,在皎洁的月光之下,孩子们入迷地听大人们讲薛仁贵征东的故事。


这一切构成了这片土地无比丰满的内容。茅草屋、山丘、石滚、果树、藕塘、水库、夕阳、星空、萤火虫、故事、燕昵、蛙鸣、炊烟,不就是一副简约版的清明上河图吗?五十余年的光阴慢慢逝去,历史也已浮上了灰尘,时间是一把凶狠的刀,如今的老屋场子早已物是人非,可关于这片土地的原始记忆已永驻我心,令我终身不忘。

2020初夏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生活在松滋,爱上100网!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yun@songzi100.com

松滋百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网站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
法律相抵触的言论!本站内容均为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
  • 关注公众号
Copyright © 2012-2024 松滋百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1510号-3 鄂公网安备 42108702000062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