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散文] 【散文】杏坛古风(作者:周章轼、胡文泉)

4145 0
楼主 发表于 2020-6-18 16: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杏坛古风  

—老城老校“省八高”办学散记

   周章轼  胡文泉

 

长江北滨,松滋老城,杏坛古风!


早在1906年,这里就有了松滋县立高等小学堂。其后历经战乱,校址曾迁至庆贺寺、街河市等地,后回迁老城镇,升级为“松滋县立初级中学”。1948年,此地居然得遇“省八高”迁来安家的幸事,松滋县立初级中学立刻升格成了“湖北省立第八高级中学”。


那是抗战胜利前后,地处边远地区的一些机关、学校纷纷南迁。当时处于鄂西北郧阳,状貌为“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省立八高,因有声望颇高的松滋籍校长罗慕含先生力主将其迁入松滋的动议,且立马付诸实施。于是,文化底蕴丰厚的古乐乡杏坛就增添了凝重的分量,让松滋一下子有了省立高中。


原两校人士罗慕含、任仲宇先后出任新校校长;两校教师融为一体,并肩携手再创业。省八高便在松滋老城演绎出了一段联合办学的杏坛风流。


省八高前身系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巡抚于湛创立的郧山书院;清光绪三十年(1904)湖广总督张之洞将其改办为“郧阳府初级师范学堂”;民国二十七年(1938),湖北省成立省立联合中学,本部设恩施,学校易名为省立联合中学郧县分校,设初中、高中、师范三部,陈诚任校长,分校校长李国魁;民国二十九年(1940),学校一分为三,设湖北省立第八女子中学、省立郧县初级中学、省立房县乡村师范;民国三十一年(1942),湖北省立第八女子中学、省立郧县初级中学高中部、郧县高中部合并,学校易名为湖北省立第八高级中学。


省八高迁入松滋老城之初,生源猛增,不仅湖北本省,还有湖南、四川的学生也到这里来上学。由于校舍狭窄,东西南北四条街的许多民居,都有借宿的学生。每天清晨,起床时间一到,学校司号员李凯师傅举起军号,健步如飞,高亢的号声滴滴哒哒响过四条街,校外住宿生闻号而起,迅速来到学校操场,与留住校内的同学一并集合,“一二一”拉开了全校早操的大幕。此时,整个古城醒来,焕发出勃勃生机,开始了沸腾的一天。


共和国人民教育为人民,开宗明义第一步是成立党组织,确保党对新学校工作的领导。当年,人们进入学校党支部办公室,只见墙上挂着党旗、国旗,张贴着党的教育方针。条桌上摆着《矛盾论》《实践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书籍。学校医务室,当门墙上挂着“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条幅,旁边还贴了毛主席对患病的王观澜同志的信函提字“既来之则安之”,可见党领导一切的信念已深入人心。每周两次的教师政治学习,人人参加,风雨无阻。


学校领导成员中,有学历平平者,但无不勤于钻研、不忠于职守之人。首任党支部书记马子范(河南人),自学理论,补习专业,拜能者为师,与群众打成一片,一口浑厚的北方话语,句句暖人心,一干就是五年。后任党支部书记兼校长杨绍伯,虽非科班出身,但政策水平高,善于联系实际,每年开学、毕业考试前的动员报告,“一颗红心两种准备”的辩证演说,折服人心,给全校毕业班学生,以莫大的鼓舞。杨校长书法功底好,每逢学校国庆和大型集会,都是他和书法课齐树乔老师轮流挥起如椽大笔,写出一人多高的对联,路过学校大门的远近百姓驻足观评,交口称赞。


齐树乔老师乃孔孟故乡山东人,曾任国民政府县长,后目睹国民党腐败不堪,行将亡党亡国,即退出官场,选择到湖北省立第八高中教书育人。省八高于松滋联合办学后,他来到松滋施展才能,一手魏碑体书法,影响了千百位书法爱好者。除此,他还兼任打铃教工,每天清晨,他敲出的洪亮钟声悠然回响在老县城的上空;深夜,又如催眠曲一般将辛勤的学子和古城的居民安然送到梦乡。齐老师的儿子亦在老城附近乡村娶妻生子,耕读为家。齐老师寿终正寝后,也安葬在学校附近,仍在松北人民的仰慕之中!


每年“双抢”支农季节,学校组织教师奔赴边远生产队,抢收抢种,党员干部总是走在前面,冲担一插挑起上百斤的草头的活儿,要体力,要技术,他们抢着上;犁耙水响的秧田整治,手脚联动,他们争着下。老师们感叹:下乡干了几天活,等于上了几天课。手掌、肩头磨红了,观世界的视野也开阔了,农事农活中,有着学不完的知识,道不尽的哲理。


人民教育为人民,成与失的关键在老师。打铁先要本身硬,教师自然要业务精,专业深,但敬业精神尤其重要。联合办学早期,省教育厅就分来了许多高校毕业生,如周介然、李仁泽、吴健强、郑继德、张立玉、黄德荣、朱湘成等,还有从荆州农校等中专下放来的胡斐林、陆重满等老师。


那年春天,学校在黑板上登载了教务处谢承兴主任的一首诗——《给一位人民教师》:

以你的仁慈和精细,

当初你可以去学医治病;

假若你愿意登台献艺,

你的风采也定会受人欢迎,

或者你愿意为民挥毫,

你的爱憎更会焕发人心。

然而,然而又是下代有幸,

你凝结了——

医生的心,

演员的神,

诗人的情,

——用银粉红墨写下你灿烂的青春。

诗歌不长,老师同学们三三两两,驻足围观,轻声朗读,有的还悄悄地抄写下来,不知不觉中,校园上空,尊师重教的风气默默地弥漫开来,教师的育人形象,渐次高大起来。新合成的八高教师,不论老少,传道解惑,各有一套。


前期校长任仲宇,是方音很重的北方人,他的三角几何教学熟稔流畅,对“角O”中的字母“O”读成音调很重的“ou”,很是中听;而解题过程中,需要显出圆形时,粉笔随手一旋,一个圆圆的图就八九不离十出现在黑板上,不亚于圆规的作图;遇到学生作业中的错处,不是简单的一把叉,而是用红笔圈起来,让学生准确切入,思考改正。课余聊天,有学生对任老师的这三个圆:O的读音,零的画图,欧的指错,联系起来,戏称其为“三圆老师”,十分有趣。后来他调到荆州中学,仍然如此,学生们也很欢迎。


生物老师李成杏,一个四十多岁的女大学毕业生,力单体弱,却痴迷动植物的生长过程的观察探究,在校园一角,抡起锄头,开辟了“米丘林”式的生物实验田,带引学生辛劳其中,后来他调往公安县,学生们还时不时忆起。

 

社会制约教育,矛盾促进发展。


那年秋季英语老师上了几堂课,感到不对劲,学生对英语课程的设置,有抵触情绪,课堂上懒得学习。原来五十年代初期,国内外形势是“中苏友好”,“向苏联老大哥学习”,“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学生爱国情深,激情满怀,对于美帝的语种,多有蔑视,学生要求把英语课换成俄语课,中苏携手共建社会主义,又有什么不好呢?英语老师为难了,苦思良久,主意已定:放眼国际大局,引导学生从英语、俄语在全世界的流行态势,使用频率,孰多孰少,孰高孰低,开展讨论,让学生看全局,想长远,自己得出结论,劝勉学生,英语不能不学,今后也会走进我们的生活,这对我们建设祖国,实现世界统一是多么美好的事啊!迈过这段路,外语学习渐渐走上正轨。

为适应科技的发展,高中学段增设了一门新课程:《达尔文理论基础》,主传生物进化论学说。对于人类是由猿猴进化而来的理论,学生一时难于接受。生物老师周兆锐在教法上另辟蹊径,由浅入深,由事入理,把周口店山顶洞人化石出土的新闻,远近乡村出现的“返祖现象”——多毛小孩、六指手掌、屁股上生长出小尾巴等等事例引进,再联系沧海变桑田的自然环境的巨变,引而不发,让大家深入思考,如此由感性到理性,引发了学生兴趣,优化了课堂教学,翻开了生物教学新篇章。当时的教师就是这样,面对重重困难,不绕道,不停步,闯过了“一山放过一山拦”的又一关。

 

教师敬业,学生感恩,校园和谐。


我国早有教师节,1939年,国民政府决定以大教育家孔子的生日8月27日为教师节。解放后,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总工会商定五月一日为教师节。1951年第一个教师节,过得简朴又热闹,当天,学生把来自郧阳、松滋的教师一一请到主席台下的前排就座,学生代表上台,高声朗诵“园丁之歌”,全体学生起立,向人类灵魂工程师致敬,老师们连连起立,挥手致谢。这时一排学生穿着整齐,手捧圆圆的大芭扇,走上前,献给每位教师。教师们事后端详,只见每把扇面上都用墨汁写,油灯熏,细布擦,显出像印刷出来的美好的节日贺辞,都感动不已,视为珍宝。每天早晨,一位当值的工友,总会来到老师寝室,为其擦拭煤油灯罩;挑来开水桶,为早课老师灌注开水;同桌合餐后,为老师们洗刷碗筷。这一些,虽是小事,但从中可以看出老师们受到了应有的尊重。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涓涓细流掀波涛。

八高在老城联校后,规模扩大,人才广聚,教师实力坚挺,建校办学,颇有胆识,更显气魄。共和国初建之时,学校审时度势,对教育方针,办学目标开展全校师生大讨论,场面热烈:社会主义学校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人才”,那“德智体美”是四育并重,还是四者有轻有重?“德”与“智”哪个重要?学生们积极思辨,你说“德”重于“智”,那为什么我们每天用在“智”上的时间、精力,明显地多于“德”……随着讨论的深入,大家理清了“德智体美”四者的辩证关系,简言之“德”重在导向立志;“智”“体”“美”,重在实践落实,四者各有不同,又紧密联系,不是时间能界定的,这样对教育方针的知与行,就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贯彻方针的新景象,不断展现。就说体育方面,每天早起晨操,课余奔跑的人群多了起来,并且出现了跑5000米,10000米的同学。在此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基础上,1958年,举行了马拉松长跑比赛,没有跑道场地,就在老城与相隔7.5公里的朱家埠小镇之间往返奔跑,直到跑满42.195公里终点撞线。当时跑完全程的就有高中部的张一才同学——1960年松滋全县唯一的一名学生共产党员,后保送至军事院校学习,毕业后曾先后在军委总参谋部、中共中央纪委工作。这一在老城、在松滋空前的体育盛事,轰动古城,十里八乡的民众闻讯纷纷赶来,夹道观看,喜滋滋地说:“我们松滋的伢,跑出了84里,真了不起!”


学校的文艺活动慢慢兴起,初现花团锦簇的气象,起先,以原八高学生为主,成立了校文工团,配合当时的土地改革,清匪反霸,先后到新江口、朱家埠、陈家店、李家桥为群众演出话剧《血泪仇》,颇受欢迎。由此自编自演,下乡演出,形成了又一办学特色。那时区镇无电影院,要等县放映队轮流安排,一年寥寥几次,不过即使如此,学校也严格把关,审视电影内容,好中选好定取舍,确保看电影有益学生的身心健康。提倡看电影、观演出后,联系实际写观后感,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老师们也欣然命笔,有感而发,周介然老师和学生一起,看了电影黄梅戏《天仙配》后,写出词章二阙:学生们读后,兴趣盎然,激活了思维:

鹧鸪天  看电影《天仙配》

(一)

漫道天宫事渺茫,居然织女配牛郎,

裁成云锦真无缝,浊世粃糠一扫光。

惊霹雳,拆鸳鸯,南柯槐穴枉迴肠。

看来仙界恩情短,不似人间岁月长。

(二)

万里姻缘一线牵,董郎行孝感天仙,

神灵奔走成佳话,礼教藩篱也枉然。

花正好,月正圆,寒窑竟不驻芳妍。

自由幸福须争取,恩赐总难到百年。


如此一来,学生来劲了,看电影,看演出,看红色小说后,下笔成文,墙报上频频发表,正气习习,文气盎然。看来演戏看戏,不是单纯玩乐,而是美化心灵的一种手段。


作为一千多年来的古老县城,老城留有一些名胜古迹,如东街的牌坊,东西街接壤处的古楼,西街的静修庵、南街的祠堂、东门外的金江寺、云联塔,日月过隙,至五十年代,仍历历在目。学校老师、同学发思古之幽情,前往游览,兴起点点乡愁,漾起爱国情思。九九重阳日,周介然老师随同子女、学生登上老城五层高的古老宝塔,远望东流的浩荡长江,指点对岸的枝江平原,心高气爽,口占一诗:

远望龙山隔怒涛,城头一塔且登高。

避灾不用芙萸袋,遣兴倒须趜糵槽。

孟氏当年曾落帽,刘郎此日怕提糕。

人民义气今非昔,天地蜉蝣笑若曹。

走进农村大课堂,农友学子写华章。


老城以东的新胜大队,与学校保持定期联系,大队干部老农来校忆苦思甜,学校高中班参加大队的联谊活动。那年冬季,大队支部为当年选拔合格的新兵,举行欢送大会,学校派出文艺小分队到场助兴,放鞭炮,贴对联,还演出了一组歌颂新社会、礼赞解放军的文艺节目,新兵们热烈围观,小舞台大世界,兵民相亲相融,十分感人。当年在台上翩翩起舞的马永兰同学,以后学成当了一辈子的人民教师,现已是退休多年、年已八旬的垂暮老者,回首往事,不胜感慨。

 

看老城百年古校,忆往昔峥嵘岁月,时代迎艳阳,杏坛花盛开。


校友张一才老先生与笔者在微信交流中发送了无限的怀想:当年的省八高已演变为今日的松三中,从老县城迁入新县城,早已失去了过去的形貌,但始终脱不了旧有的底子。已提升为一所德智体美劳(厚德、笃志、博学、健体、美丽、勤劳……)全面发展的中等人才教育明星学校。我1955——1961年六年的求学求知实践经历,也充分感知了老校生龙活虎的潜质。她始终朝气蓬勃,一片生机,活力四射,犹如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当年的老城,小学、中学校园的朗朗读书声、笑语歌声,再加上东街的轻纺织布机器声,中药铺的捣药声,东边农家水塘中的宝塔倒影;西街寺院的诵经声,农具厂的工匠声及其几家工厂工人阶级的豪迈歌声、西门河码头搬运工人的号子声、榨油厂的打榨声、打米厂的磨米声;北街的花行、北街口的剃头炭吹风声,一群群的鸽子蓝天飞翔;南街的柴火、生猪交易市场叫卖声……城中心的钟鼓楼及其靠近的古县衙门莲花池,文房四宝古印刷;琳朗满目的商业;锅盖丫子糖饼子夹着脆香扑鼻的油果子,还有夏天的透明凉粉,西门河的划龙船比赛;每到重大节假日的龙灯舞狮采莲船大行遊……让整个老城从东到西、从南向北,青春闪亮,人文兴旺,生意兴隆,人们满面春风,精神喜悦,莺歌燕舞,幸福和谐,热情沸腾,生机盎然,一幅幅古代特色小镇的活生生画面生动展现在世人眼前,热闹非凡,感人肺腑……令人记忆犹新、终身难忘!所有这些要把它重新拾起、发展并发扬光大,谈何容易!要实现新时代乡村经济振兴、新时代中国特色乡镇的建设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还需我们代代传人付出艰辛代价,忘我奋斗,砥砺前行!


鼎盛时期,老城的师资力量非常雄厚,校长与县教育局局长实行平级轮岗,如张念柏在校长与县教育局局长的位置上来回任职。


随着长江主航道由南向北偏移,县治南迁新江口,千年老县城老城日渐交通闭塞,教育也开始走向式微。文革期间,教坛凋敝,却是农村学校师资力量再度强盛时期,许多省城高等院校的骨干教师被流放到偏僻的乡村,形成了大学老师教中学生的高配局面,如张海生、王金华、周天健、贺文川、贾德博、胡思齐、胡远怀、赵开宝等老师,学生们听他们讲课有如欣赏艺术一般,沙漠现绿洲,难得地培养出了一批批各条战线的有用人才。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许多优秀老师或返回省城高校担任教授甚至院长,或提拔到荆州中学、一中。


为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着眼于各类学校的合理布局,1952年初,省教育厅批准设立郧阳联合中学,后恢复为郧阳中学;同年8月,省八高改为省立松滋中学,后又分治为两校:一部并立省立江陵中学(后来的荆州中学),一部留于原址,更名为松滋县立中学(本部设新江口)分部,教师队伍合理分流, 任仲宇、周兆锐等进江陵中学,李家顺、齐树乔等留松滋县立中学分部。1967年8月改名“湖北省松滋老城中学”。1989年收归县管,复名“湖北省松滋县第三中学”。1996年松滋撤县建市,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将校址迁往市区并更名为“湖北省松滋市第三中学”。在三中建校110周年后,与市职教中心合并。


百年老校,杏坛古风,一道行走出亮丽的风景,永久刻镂下人文的印痕——省立八高,人们好生思慕你!


作者简介:

周章轼,生于1939年9月,曾任松滋三中教导主任。中学高级教师,湖北省中学语文专业委员会成员。

胡文泉,生于1959年8月,松滋三中校友。文化副研究员,省市杂文学会、作家协会会员。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生活在松滋,爱上100网!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yun@songzi100.com

松滋百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网站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
法律相抵触的言论!本站内容均为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
  • 关注公众号
Copyright © 2012-2024 松滋100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1510号-3 鄂公网安备 42108702000062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