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也说“圈子” 文/谢亮

 
5858 0
发表于 2017-7-24 07:05:1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也说“圈子”
                                 文/谢亮
​  圈子,顾名思义就是圆,就是以一点作圆心,以一定长度为半径做的一个封闭的曲线。
在物质匮乏年代,在险恶的自然环境下,圈子使人平添不少温暖,让人互相增添力量。比如,你家农忙我来帮,我家有难你来问,这种淳朴自然的圈子,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的便利,让人们的劳动成果能互相分享。
然而,如今有的圈子融入太多的人情与意气,许多恶习就应运而生。拉关系、组山头、不重才能而重亲谊、走后门、不讲道德,甚至枉法舞弊。这样的圈子往往是是一团乌烟瘴气。圈子的人,称兄道弟,互相吹捧,出了问题,百般包庇;对与圈子外的人则多方刁难,排斥打击,落井下石。说到底,这些圈中人无非是为了从“圈里”获得好处,获得“利益共享”。
历朝历代的规律显示,这样的圈子最终就变成了贪腐陷阱。比如和珅,他能够在乾隆一朝的政治舞台上表演二十多年才倒台,这除了乾隆这个大靠山的因素外,也与他善于利用圈子经营人脉有关联。
融入和珅圈子里的人,大部分是趋炎附势、贪慕钱财的小人。如四川总督文绶之子国泰,因巴结和珅才当上兵部、户部、工部侍郎的苏凌阿,他们结交党羽,上下联手,沦为了和珅敛财的工具,以致嘉庆查抄和珅财产时,查抄的钱财竟比皇宫所藏还要多。当然,贪婪成性的和珅没能逃脱被杀戮的命运。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圈子本是我们社会活动中的一种形式。但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人在圈子里的活动丧失了底线,将圈子里的朋友关系变成了迎来送往的交易关系,这种利益关系不仅为我们的生活蒙上了阴霾,也为钱权交易等贪腐行为埋下了隐患。如和珅一般,一旦将圈子变成腐败陷阱而身陷囹囫的官员不在少数。
从和珅的倒台到曝光的某些贪腐窝案,我们可以看到,要想保持人与人的纯洁交往,要想治理利益交错的圈子文化,根子在思想,必须把理想信念立起来,思想上的约束才是真约束,理念信念上的坚定才是真坚定。“不矜细行,终累大德”,我们必须把端正品行、纯洁操守作为永恒课题,“吾日三省吾身”,才能让“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优秀传统文化熠熠生辉。

生活在松滋,爱上100网!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yun@songzi100.com

松滋百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网站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
法律相抵触的言论!本站内容均为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
  • 关注公众号
Copyright © 2012-2025 松滋百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1510号-3 鄂公网安备 42108702000062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