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人文] 【非遗保护】荆河戏

6105 0
发表于 2015-9-30 14:37:0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荆河戏》是在湘西北及湖北荆州、沙市等地流行的一个汉族戏曲声腔剧种,因流传于长江荆河段而得名,历史上曾有上河路子、大班子、大台戏等名称,抗战期间又曾被叫作楚剧、汉剧、湘剧,1954年正式定名为荆河戏。在松滋市主要活跃在杨林市镇、纸厂河镇一带。

  荆河戏音乐南北交融,别具韵味。荆河戏北路唱腔保留有秦腔向弹腔衍变过渡后期的呔腔,属荆河戏独有的特殊唱腔。另有一种南路唱腔,用南路定弦演唱,名为“南反北”又称“子母调”,用以表现人物的思虑、悲伤、恐怖等各种情绪,而子调则表现病危、死亡等情绪,这在其他皮簧剧种中亦较为少见。荆河戏南北路唱腔中还有很多特殊唱法,如十八板、十三板、正八句、龙摆尾,南路正反“马头调”、正反“老板头”、正反“八块屏”等等。荆河戏唱腔响亮、气势宏大,演员用嗓根据行当不同而有所区别。须生多用边嗓和沙嗓,小生、旦用假嗓,花脸用“本带边”小花脸、老旦则用本嗓。念白主要采用澧州官话,少数剧目也用京白、川白、苏白和山西白。荆河戏的伴奏乐器包括文、武两种场面,文场面有胡琴、月琴、三弦、唢呐、笛子等,武场面则包括堂鼓、大锣、小锣、马锣、头钹、二钹等。马锣的传统打法极为特别,是将锣抛到空中再打。

  由于一直由民间戏曲爱好者传承,受多种娱乐形式的冲击,市场越来越小,已属濒临失传的地方戏种。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普查过程中,发现了几位还健在的荆河戏艺人。对他们传承和保护了民间文化瑰宝表示崇高敬意。(来源:松滋市群艺馆)

20140810020203863.jpg

20140810020204498.jpg

20140810020204620.jpg

20140810020204304.jpg

20140810020205876.jpg

20140810020205134.jpg

20140810020205885.jpg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生活在松滋,爱上100网!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yun@songzi100.com

松滋百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网站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
法律相抵触的言论!本站内容均为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
  • 关注公众号
Copyright © 2012-2024 松滋百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1510号-3 鄂公网安备 42108702000062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