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人文] 辛志英镂刻在荆江分洪工程纪念碑上

11097 7
发表于 2014-3-26 09:08:0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cms_bd72484587b24758aefaed1a6fe0b019.jpg
  在巍巍荆江大堤上耸立着一座荆江分洪工程纪念碑。这座13米高的塔形花岗岩建筑物下方,有一幅用汉白玉雕琢而成的工农兵三人浮雕肖像,其中那位扛锄头的农村妇女的原型,就是当年19岁的辛志英。
荆江两岸传美名
  辛志英1933年出生在湖北省松滋县(现松滋市)米积台镇的一个贫苦农民家里。松滋濒临长江的荆江河段,自古道:“万里长江,险在荆江。”长江年年发大水,每年汛期,堤外江水高过屋顶,“人在江下走,船在屋上行”,两岸人民深受洪水之苦。
  1952年春,中国第一代领导核心,经过一年多的谋划,决定在荆江险段修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座大型防洪工程——荆江分洪工程,以保护荆江两岸500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毛泽东主席批示:调集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个兵团共10万人的兵力,投入荆江分洪工程建设。中南军政委员会也作出相应决定,由时任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席的李先念出任荆江分洪委员会主任兼总指挥部总政委,解放军21兵团政委唐天际任总指挥,并动员20万民工参加工程建设,抢在当年汛期前完成这一宏伟工程。
  消息传到了米积台小镇,19岁的辛志英当时是镇上的妇女委员,她兴奋万分,不仅第一个带头报了名,还挨家挨户宣传:“毛主席要领导我们治水了!”
  辛志英在分洪工地处处带头,她将姐妹们组织起来,按劳力强弱,实行运石、碎石一条龙作业,工效大增。辛志英善于动脑筋,创造了“鹞子翻身碎石法”,碎石的工效成倍提高,平均每人每天碎石由原来的0.2立方米增到1立方米左右,辛志英个人竟锤到了1.38立方米。
  辛志英小组的经验轰动了黄山头工地。总指挥长唐天际知道了,号召全工地向辛志英学习,工地一下涌出了83个碎石互助小组。
  辛志英的碎石经验推广后,松滋民工提前两天完成了1.642万立方米的碎石任务。指挥部召开隆重的庆功大会,湖北省民工指挥部首长奖给辛志英一面大红锦旗。
  庆功会后,绝大部分参加碎石的民工都回家了,辛志英坚决要求留下来参加拦河堵坝任务。她表现出色,指挥部又奖给她一面“堵坝英雄”的锦旗。另外还奖给她两头耕牛和一套农具。从这以后,辛志英的名字传遍了荆江两岸。
向毛主席敬酒
  1952年6月20日,荆江分洪工程胜利竣工。整个工程只用了75天,比预定计划提前了半个月,创造了水利工程史上惊人的奇迹。辛志英作为特等劳模在荆江分洪总指挥部召开的英雄模范代表大会上,同首长们一起坐在主席台上。大会结束后,辛志英带着两面锦旗,牵着挂着大红花的两头大牯牛返乡。一路上民工逢人便讲:“这是我们松滋模范得的模范牛!”
  这年9月,已挂职担任双龙乡副乡长(不脱产)的辛志英,突然接到一个令她不敢想的通知:去北京参加国庆观礼,见毛主席!
  第二天清早,松滋城响起了锣鼓声。县里机关干部将辛志英送到新江口轮船码头。
  9月30日中午,住在水利部招待所的11位荆江分洪英模代表,接到通知要他们不要外出,并给每人送来一包衣服,里面装着一套崭新的蓝色中山装和一套卫生衣裤。下午,工作人员又给每人送来一个写有他们各自名字的大信封,拆开一看,一个个都喜得蹦了起来,里面装的是有毛泽东主席签名、印着金边金字的请柬。毛泽东主席请他们参加国庆招待会。信封内还装有一个红布制成的观礼证。
  18时30分,时任水利部部长的傅作义带着他们进入了灯火辉煌的中南海怀仁堂大厅。接待人员说:“你们是毛主席请来的客人,要安排在前面。”19时,大厅里响起了《东方红》的歌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宋庆龄等中央领导同志步入宴会大厅,他们的座位离辛志英的条桌不远。傅作义对辛志英和另一位女劳模说:“你们两人就代表我们这一桌去向毛主席敬酒!”辛志英二人随着傅作义走到毛主席面前,她俩红着脸,高高举起酒杯:“祝毛主席身体健康!”毛泽东高兴地站起来,也举起了酒杯,他见她们身穿中山服,留着短发,便问傅作义:“这两位小同志,是男孩还是女孩?”傅作义回答说:“是女孩,代表参加荆江分洪工程的30万军民来向主席敬酒!”
  毛主席笑了:“好,好,新社会,男女都一样!”他又对辛志英二人说:“把家乡的水治好,为民治水,造福子孙!”
  一股暖流涌上辛志英的心头,从这一刻起,她就将毛主席这一教导牢牢铭刻在心,下决心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家乡的治水事业。
哺乳期赴人代会
  1953年,辛志英联络了村里几户农民成立了松滋第一个长年互助组。她把政府奖给她的两头耕牛和农具全带进组里。1953年10月,辛志英参加了贺龙元帅率领的第三批赴朝慰问团,奔赴朝鲜前线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这一年,20岁的辛志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第二年又联合了其他几个互助组,成立了松滋第一个农村合作社——辛志英农业生产合作社,辛志英担任了合作社社长。
  辛志英所在的大同区,三面环水,是松滋最低的地方,素有“水袋子”之称。辛志英合作社所在的龙台又是大同区的一个穷村,没有一片整块的土地和成形的渠道,只能望天收。辛志英下决心从兴修农田水利入手,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她披星戴月,一身泥、一身水,带领社员整整奋战了十年,疏通了两条废河,搬走了三道废堤,平整了四个乱葬岗,开挖了五条几百米长的水渠,还建了一处排水闸,全社可耕面积由原来的不到1000亩扩为3200多亩。在正常和小灾年景下,排水有出路、灌水有来源。一个靠吃国家救济粮的穷村变成了每年向国家交售余粮的先进队。辛志英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并出席了第三届全国妇女代表大会。
  1964年,辛志英生第三个小孩。她前面生的是两个女孩,这次生的是男孩。丈夫中年得子,喜出望外。小孩才半个多月,辛志英接到通知,到北京开全国人代会,丈夫死活不让她去。
 “这么重要的会,我怎么能不去呢?”但哺乳期的婴儿也离不开娘呀!辛志英确实为难了。情急之中,她猛然想到附近的邻居也才生了小孩,“只有请她们给孩子一口奶吃了”。但离家时间长了,奶水“回”了怎么办?她又想到一个主意,将三岁的侄女带在身边,沿路为她吸奶。等这一切安排妥当以后,辛志英趁丈夫不在家,噙着眼泪亲了亲熟睡的婴儿,一咬牙离开了家。到了北京后,她又托宾馆的服务员找了附近一个小孩帮她吸奶。此事被带队的、时任湖北省省委书记的张体学知道了,他批评工作人员:“怎么不让辛志英把小孩带来呢?”待大会主要议程完成后,张体学忙安排辛志英提前回家。临走前还一再交代:“到了武汉安排你在省委招待所住一天,多买些黄花鱼、鲫鱼,把奶汁‘发’出来。”
  几十年过去了,提起这件事,辛志英心里还热乎乎的:“那个年代的干部,与群众真是心贴心啊!”
到省里要钱100万
  1970年5月27日,松滋境内日降大雨193毫米。一夜之间,整个大同垸茫茫一片,10万亩农田有7万亩被淹。松滋人刚从渍涝灾害中挣脱出来,第二年又遇到了特大旱灾,从6月至8月的90天中,仅降雨94.6毫米,土地龟裂,沟渠枯竭,公路尘土飞扬,干堤因干旱扬土,堤面整整降低了一分米。这两年的大渍大旱带来了巨大损失,人均年收入仅50多元。
  辛志英心急如焚。她想,经过多年的农田水利建设,各大队都建了小型机械排灌系统,但只能抵御小的自然灾害,如遇大灾,仍是无能为力。特别是在外江高水位季节,眼看头天将渍水排净,第二天却又漫回原样,实际上是碟转入碗,碗又转到碟。要彻底解除旱涝威胁,就必须下决心修建几座大的电力排灌站,直接向大江排除渍水和提水灌田。辛志英找到县委书记,向他陈述了自己的意见。书记说: “你的意见和县委的想法完全一样,但到哪里去筹划这么一大笔资金啊?”辛志英主动请缨说:“只要你拿定主意决心修电排站,向省里要钱的事情,就交给我吧。”辛志英风风火火赶到省里,晚上她摸到了时任湖北省副省长夏世厚家里,话说了一箩筐,夏世厚最后听懂了:“你需要多少钱?”“100多万吧。”夏世厚考虑了一下说:“那就给你们100万元,不过要分几次给,你们还要拿出一个计划来,经省里讨论决定后,我才能批。”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生活在松滋,爱上100网!

评论7

心无点墨 发表于 2014-3-26 21:49:45 | 查看全部
此人为松滋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松滋改府给了她什么?
生活在松滋,爱上100网!
若溪0821Lv.2 发表于 2014-3-27 13:31:39 | 查看全部
此人对松滋抗洪救灾事业做出了卓远的贡献,值得我们大家去学习。
生活在松滋,爱上100网!
谁知道谁Lv.2 发表于 2014-3-27 21:34:42 | 查看全部
也有一定的历史贡献,我也来学习下
生活在松滋,爱上100网!
天生的我们Lv.2 发表于 2014-3-27 21:37:03 | 查看全部
自己的一生都献给家乡的治水事业。
生活在松滋,爱上100网!
笑来也Lv.2 发表于 2014-3-27 21:39:03 | 查看全部
辛志英1933年出生在湖北省松滋县(现松滋市)米积台镇的一个贫苦农民家里。
生活在松滋,爱上100网!
莫生的你Lv.2 发表于 2014-3-27 21:46:50 | 查看全部
农村人的样子,我最喜欢这样的领导,有亲切感
生活在松滋,爱上100网!
导入力量Lv.2 发表于 2014-3-27 21:52:30 | 查看全部
非常认真,难得有这样的领导
生活在松滋,爱上100网!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yun@songzi100.com

松滋百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网站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
法律相抵触的言论!本站内容均为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
  • 关注公众号
Copyright © 2012-2024 松滋百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1510号-3 鄂公网安备 42108702000062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