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游小南海 作者:李翠林

6288 0
发表于 2013-10-28 17:59:2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游小南海
李翠林

8月末,我随市作协一行人,乘大面包直下小南海。一出城关新江口,天高地旷,阳光明丽。昨日热浪难挡,一夜入秋,今日已是气爽神怡,正是采风览景的好时光。随着笔直宽敞的大道,霎时就抵达南海镇。热情的镇府领导对我们作了简要的“南海地貌、史迹、景点及行政机构的情况介绍,并分发了简介资料,稍作停留,便又出发了。


我知道,小南海也曾称作磨盘洲,国民党统治时期,也曾作为伪县政府临时所在地。由于周围是水,水大丘小,故形成磨盘之洲。于是乎,汛季来临之时,周边的百姓,都要躲到磨盘洲上来躲灾。然而,老天也赋于了这块苦寒之地人才频出,福德无限的文化底蕴。从新石器时代说起,就有三垸村的何家岗遗址,出土有石斧、石锛、石凿,钻孔石铲和陶片,陶片有泥质红陶、泥质灰陶,并饰以篮、绳、方格纹,附加堆纹和划纹,器形有:  罐、盆、钵、篮、鬶、壶、碗、杯、支座等等。属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它是研究、传承和演化本土文化的重要材料,是湖北省文物遗址保护单位,并即将升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有鉴于此,这片以小南海著称的沃野,在远古氏族社会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属于松滋早期文明之所在。是有它自己独立而骄傲的历史渊源和现在繁荣的。


如今,小南海变得美丽多了,添了许多现代景观。阳光和煦、微风习习,我们徜徉于南海镇三垸社区,有种飘然欲仙、蛟龙探海的感觉,忽如进入水下龙宫。凉爽宜人不说,目睹物类就十分养眼。三垸社区村民在龚才洲书记的带领下,近年来,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重点,巩固传统种植业、提高粮棉油主要农作物产量,优化种植结构,在松滋市雄丰果蔬专业合作社带动下,建大棚、种蔬菜、植莲藕,使粮棉丰收,硕果累累,经济指数大增。从而加强社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使社区面貌焕然一新,村组通公路水泥硬化,村内主干道公路两边植景观树绿化,安装路灯实行主干道段亮化。社区内渠道阔宽畅通、农田水利设施排灌自如。清洁家园治五乱,垃圾分类有桶装,池积变肥为宝。让城乡一体化的模式,在三垸社区初见端倪,令人耳目一新、亮丽灵秀。


同时,社区领导人不断改善、提高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有线电视、电话入户,新农合医保、义务教育、标准卫生室、图书室、健身场、农家超市、体育设施、健身器材等等,一应齐全,达到“新农村建设先进村”标准,曾被湖北省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文明村”光荣称号。由于看点多、时间紧,采风以走马观花式的浏览。可惜无缘观摩晚上广场舞的夜景,料想必不亚于城区。在这里稍作停留,我们便辗转断山口了。


断山口的得名,据传,古时湖南澧县有一风水先生赶地脉至此,尚有往北延伸之势,而湘鄂边界的澧县宜万乡的地气正在日趋淡化。所以,风水先生便回去召集族人及本土乡人,组团来这里断龙脉,使其再不往前延伸。当地人发现欲阻止,风水先生便坚称:这里的龙脉要跑掉了,只有将此山峦挖断,才能稳住地气,护住龙脉。当地土著听后信以为真,便挖断了此山,故史称断山口至今。当然,断山口之名古往今来,传说纷纭,不一而足,但地灵人杰、不可乱真。断山口古墓群出土文物足可见证。仅2004年夏天一个季度,挖掘、清理战国土坑墓就有8座,出土有玉壁、铜剑、铜戈、铜矛、铜箭镞,陶鼎、陶罐、陶豆、陶鐎壶等。它是楚文化研究的重要材料,为楚兹方、鸠兹地望的研究和楚“郧城”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更可贵的是,这里龙脉旺盛,风景宜人,由于历史文化底蕴的连带关系,印证着这里杰人辈出,人尽其才,材尽其用。把小南海近三百平方公里的总水面,改造成丰富的水产资源池塘和人工湖,从而打造成松滋市最早的水产养殖企业。商品鱼生产基地是荆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农业部“菜篮子”工程水产品生产基地。其“洈水”牌水产品闻名荆楚,远销北方。该水产品基地的莲藕、菱角、鳝、虾、鳅更是畅销大江南北。


小南海湖其地势二面山抱,两面环江,青山绿水,湖光山色交相映衬,朝阳晚霞,错落辉映,蔚为壮观。江南国道高速公路沿湖穿过,占松滋干线一半以上。其湖区地貌,上接洈水库区下连新江口镇,与洈水风景区紧密相连,故此,被称为松滋后花园。


小南海湖,由于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古代遗址众多。这里有古郧城、剑峰丹鼎、飞娥巴壁、陡山寺、百里溪沟第一桥等名胜风景。湖中还有荷叶地、竺园寺、林层山、杀人台等众多古迹,每道风景、每个古迹的背后都有一段神奇的传说哩!就拿“飞鹅巴壁”来段小故事吧。据说远古,有一只白天鹅欲与一只白凤凰齐名媲美,白天鹅不甘示弱、势必与白凤凰一较高下,白天鹅紧追不舍,必欲比翼齐飞,白凤凰越飞越高,越翱越急,转眼白凤凰就飞不见了,成了人间传说的吉祥物,而白天鹅矢志不愈,奋进追赶,由于飞行过速,竟忘了高山险阻,竟致飞扑于岩壁之上,已然嵌进岩壁,成了万世飞鹅巴壁之形,故成此说。亦有如是说,此地古石壁之上,有飞天嫦娥的石刻之图像。孰真孰假,无人考证。古人凭想象作石刻之画,或许真些。此乃神话纷传,不必细究,随行谢学圣老师是为小南海之故事大王也!略插小曲,是为说道。


小南海无愧为观音菩萨驾临之所,虽谓神话,实为福地,这就需要人为之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了。治地适宜者得福、因势而导者,得利,大概小南海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而将其变成了利壤福窝。他们大兴水利,修水库、开渠道、建水闸,并建成松滋第一泵站工程——小南海泵站。泵站位于南海镇厍家咀村,是一座中型排涝泵站工程。该站于1976年11月破土动工兴建,1979年第一台机组投入运行,同年底工程全部竣工受益。泵站建成后,以致多方受益,洈河、北河沿岸之域的汛涝尽归此泻,正可谓:涝排旱灌成双便,水稻增收又保棉。人畜安居渔业旺,更为一道风景线。那种:“栽架子屋、绑架子床,大水一来跑他娘”的民谣永远一去不复返了。


小南海的亮点、看点实为繁多,用目不睱接也不过份。最后我们返回磨盘洲又参观了追求卓越的南海中学、技术实力雄厚的南海化工、“优化行风树形象”的南海国土资源所、三资管理先进单位——南海财政、荆州示范教育中心学校——南海中学、南海卫生院,并聆听了各单位领导就各自单位的绩效情况介绍。


总之,此次采风获益匪浅,我还是被小南海湖的景点吸引着,不由不令人陷入遐想,追思古人那神秘的活动轨迹。览看今人的聪明才智,我为南海人骄傲和自豪。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生活在松滋,爱上100网!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yun@songzi100.com

松滋百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网站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
法律相抵触的言论!本站内容均为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
  • 关注公众号
Copyright © 2012-2025 松滋百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1510号-3 鄂公网安备 42108702000062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