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本与”大铜铃“

2348 0 2013-10-10 11:55 发布者: Hox 原作者: 文父

从前,司铃是学校的一项普通而又重要的工作,由专人负责。即便现在学校铃声改由电脑控制,但它的功用一如从前,控制着学校的秩序和节奏。
走进松滋二中校园,在苦竹园东北角有一棵高大的皂荚树,树上挂着一只重达四十斤的大铜铃,现在人们只有在停电等非常情况下偶尔听到它清脆嘹亮的鸣响,但它却是二中历史的见证和人文精神的象征。
 
铜铃,饱经沧桑,阅尽人世90载,显得老态龙钟,形只影单。睹物思人,人们就不由自主地怀念起忠心耿耿、以校为家的老校工黄大本来。
 
从前,司铃是学校的一项普通而又重要的工作,由专人负责。即便现在学校铃声改由电脑控制,但它的功用一如从前,控制着学校的秩序和节奏。1928年2月,松滋二中的前身——松滋县立初级中学在老城创办,该铃随创办到校落户,一直由黄大本司掌。抗战期间,学校停办两年,他妥善地保存着大铜铃。1941年复校后,学校相继迁至刘家场丁家冲、庆贺寺,在搬迁的路上,他总是挑一大担重要的教具,里面总少不了这只大铜铃。1943年,日寇两次南犯松滋县境,学校师生皆己转移或逃散,唯有黄大本守护着校园。他把大铜铃不是寄放在群众家里保存,就是沉入堰塘隐藏。1944年,学校移至现在的校址——街河市苦竹寺。大铜铃从此便在皂荚树上定居下来。
 
黄大本爱大铜铃,大铜铃也服黄大本。
 
当、当、当……是上课铃;
当当、当当……是下课铃;
当当当、当当当……是集合铃。
 
黄大本按作息时间打铃,从无差错,他打铃,轻重缓急有数,快慢强弱有法。师生们听到铜铃发出的不同声音,就知道应去哪里,应做什么,若偶然换别人打铃,大家就听不顺耳,师生们自然知道,司铃者不是黄大本。
 
黄大本于1979年病逝,但大铜铃的声音至今仍在人们的耳际萦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学子勤奋学习,增长才干。
 
冬去春又来,苦竹发新枝,大铜铃依然高挂在皂荚树粗大的枝桠上——
 
斯人已去铃犹在,
皂荚树下寄情怀。
苦竹化作文峰笔,
甘泉滋养栋梁材。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投诉/建议联系

yun@songzi100.com

松滋百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网站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
法律相抵触的言论!本站内容均为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
  • 关注公众号
Copyright © 2012-2024 松滋百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1510号-3 鄂公网安备 42108702000062号

关灯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