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家谱

2798 0 2013-9-25 08:59 发布者: Hox 原作者: 文父

松滋姓氏亦有数百,旧时无论大姓小姓都有家谱。随着岁月流失,旧家谱存世量日少。近年,不少姓氏重议修谱之事,并陆续出版了一些新的家谱,这是值得庆幸的事。 ... ... ... ...
家谱,又称族谱、家乘、祖谱等。是记载各个姓氏家族子孙世系传承之书,具有区分家族成员血缘关系亲疏远近的功用。家谱如同各姓氏的郡、堂号一样,不仅为区别姓氏源流、数典认祖的重要依据,而且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家谱名称繁多,大致有宗谱、世谱、族谱、家乘、会通谱、统宗谱、支谱、房谱等几种称法。
 
先秦时,社会上流传有《周官》、《世本》等谱学通书;秦汉以后,又出现了《帝王年谱》、《风俗通·姓氏篇》等谱学著作。到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于是便迅速发展起来。隋唐五代后,修谱之风更从官方流行于民间,以至遍及各个家族,出现了家家有谱牒、户户有家乘,并且一修再修、无休无止。因此每次修谱,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宋代以后修谱的宗旨发生了变化,此前家谱作为官吏铨选和巨姓望族婚姻门第参考的依据作用已逐渐丧失,编纂家谱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说世系、序长幼、辨亲疏、尊祖、敬宗、睦族、收族,且比较关注亲亲之道的提倡。家谱的编纂也逐渐由官方垄断走向民间私修。
 
家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它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
 
家谱的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图,其中包括辈份表。第二部分是正文,即按世系图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分别介绍各人的字号、父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享年、卒日、谥号、婚配等。这些介绍性的文字,长不过数十字,短仅二三字而已,类似人物小传。第三部分为附录,即姓氏源流、迁徙、分布等。有的也将第三部分放在前面,没有严格规定。
 
中国家谱有多少,难以计数。因为家谱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后,新家谱取代旧家谱。
 
松滋姓氏亦有数百,旧时无论大姓小姓都有家谱。随着岁月流失,旧家谱存世量日少。近年,不少姓氏重议修谱之事,并陆续出版了一些新的家谱,这是值得庆幸的事。
 
文献记载,松滋人多为外迁而来,所以姓氏来源也很复杂。《部氏族谱》介绍:“旧有记云,吾家,铁木真姓也,原籍蒙古,元太祖之后。元顺帝时,信州镇南王之子,被陈友谅兵败,大圣奴不知所终,公之先远祖有讳斡难,兀者因居斡难河之源,因以为氏,其以部为姓,则始于公,故奉为一世祖,葬松滋苦竹寺,今称部家大坟者是也……”由此知松滋有部姓。今杨林市有部姓后裔。
 
又《康熙字典》“镇”字条目中载:“唯有湖北松滋有此姓”。《百家姓》中没有镇姓,据说出了举人镇美锦(松滋第四世祖)以后,才把“镇”字列入《万姓谱》中。镇姓先辈一直在向后辈述说:我们是女真族,是金人,所以姓金真,即镇姓。看似合情合理。
元朝末年,朱元璋进攻陈友谅,形势危急。陈友谅的部将程普禄率部驻扎在松滋县的杨林市。眼看战事不利,前途渺茫,便弃戎归田,在洈水河南岸定居下来。程普禄的夫人姓裴,为逃避追查,他便改姓裴为裴普禄,这便是松滋裴氏的始祖。洈水下游之裴家河由此得名。 
 
常听人讲,生梅亡韩。明洪武二年,有副戎江西吉水韩再嗣者,因主帅张仲毅降明,而苦谏成仇,弃军功、避杀祸,鹿走荆楚,入赘梅氏,遂家焉。嘱其后曰:“生不为人先,死不忘乎其本,……生姓梅,死姓韩。”后曰“生梅亡韩”,此家规践行至今。今仍有姓梅者亡故后在墓碑上刻韩姓之俗。
 
在家谱中,似乎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即到女方做上门女婿者,或改姓为女方的姓,或将原来的“派”和“字”颠倒使用,表示此人与原姓家庭关系日渐疏远,此人的后代将不再编入原来的家谱中。
 
有了家谱,人们便可知木本水源,慎终追远。但昔时家谱,也有一些合情合理而不合法的地方,比如家规、家法就有封建家长制的流毒,务必加以甄别。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投诉/建议联系

yun@songzi100.com

松滋百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网站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
法律相抵触的言论!本站内容均为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
  • 关注公众号
Copyright © 2012-2024 松滋百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1510号-3 鄂公网安备 42108702000062号

关灯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