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第三地委城工人员在松滋的活动
在解放战争后期,党在松滋开展革命活动的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江汉第三地委城工人员及江汉第四地委江南工作组在松滋的活动成为大军南下、松滋获得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后胜利的前奏。 一、江汉第三地委城工人员在松滋的活动 在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全国解放区域不断扩大的新形势下,为了进一步发展革命形势,争取全国解放,中共中央及时作出关于加强城市工作的指示,要求各地在注重军事斗争、发展党的组织和推进根据地建设的同时,加强对国统区大中城市和交通沿线地下斗争的领导。1948年5月,根据这一指示,江汉区党委第三地委(又称襄南地委)及所辖县委相继成立城市工作部。同年冬,为加强对荆沙城区的工作,第三地委又设立中共荆沙工作委员会。荆沙工委和第三地委所辖江(陵)监(利)石(首)县委城工部负责荆州、沙市及包括松滋在内的江南国统区部分县域的地下城市工作。 为发展松滋城市工作,荆沙工委和江监石县委城工部于1948年底派遣共产党员王开戢、张伯源先后到达松滋。王开戢是国民党松滋县政府秘书、进步人士方文权(江陵人,大革命失败后加入共产党,后与组织失掉联系)的堂侄,张伯源电与方文权同乡。凭借这一关系,王开戢和张伯源经方文权安排,分别担任县集训队少尉司书和县训练所教务股股员。在取得合法身份后,王、张二人即按照城工部的指示,一方面调查松滋县府及松滋境内国民党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情报,一方面通过多种关系发展城工人员,不久即发展县府民政科科员田美昕、田粮科办事员刘泽华、译电员杨永魁等人。与此同时,他们还在沙道观与一年前江陵三湖地区共产党员方锦镖在这里发展的雷道钧、侯俊等人取得联系。 1947年夏,中原突围转移到江陵三湖地区的原新四军某部机炮连指导员方锦镖奉命到松滋筹组武装,在其堂伯父、时任松滋县政府民政科长的方文权掩护下开展工作。7月7日,方锦镖召集所发展的雷道钧等人在向家场(现八宝镇保兴垸村)开会,被国民党县大队包围,方锦镖突围负伤,雷道钧等8人被捕。后来,被捕人员经方文权营救获释,方锦镖经方文权安排安全转移,返回江陵,筹组武装活动终止。 就在王开戢和张伯源在松滋积极开展工作并初步打开局面的时候,全国解放战争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根据形势发展,中央作出1949年人民解放军向长江以南进军的决策。据此,江汉三地委发出《关于大军过江前城市工作的指示》,规定大军过江前城市工作的三项任务:(一)加强政治攻势,占领思想阵地;(二)敌伪工作;(三)情报调查工作。《指示》特别强调要在敌伪县以上政权、经济文化组织建立关系后埋伏待机,保存文卷、公物、公粮、公款、公共建筑,维护秩序,作好迎接解放军接收的准备。《指示》还明确将松滋的城市工作划归江监石县委城工部负责。1949年1月,王开戢和张伯源到江陵张金河向江监石县委城工部汇报。城工部荆沙工作组组长兼江监石情报站站长裴香诚、城工部负责人涂一元(后为城工部副部长)听取他们的汇报后,将他们的关系交给江汉三地委城工部副部长兼荆沙工委书记张泽生。从此,松滋的城市工作改由地委城工部和荆沙工委直接领导,但江监石县委城工部仍掌握一些情况。 王开戢和张伯源回到松滋后,按照城工部指示,进一步开展工作。为防止暴露,王开戢又通过方文权的关系,调至县城近郊青云乡任粮秣员。一个多月后,张伯源奉调江北,王开戢也因其行动引起敌人注意转移到沙道观。为掩护王开戢,时在枝江教书的侯俊回到沙道观,在自己家里办起一所学校,王开戢即以教书为掩护,在这里指挥所属城工人员开展政治宣传,发展城工人员,搜集情报和保护县府档案电台准备移交等工作。4月,王开戢与侯俊、田美昕、刘泽华一道到张金河向城工部汇报,张泽生亲自听取汇报,并指示王开戢等人,北平已经解放,大军马上南下,各地城市工作的中心任务是争取和平解放,不能和平解放也要尽量减少解放的障碍。他还给王开戢等人布置了五项任务:(一)加强宣传,稳定人心,稳定国民党政府工作人员;(二)保护好档案资料、电台及其它公共财产,防止敌人撤退时破坏,并安排好解放后的移交工作;(三)尽量隐蔽,打人敌人内部掌握核心;(四)摸清当地敌人的军事情报;(五)做好迎接大军渡江的准备。他还要王开戢尽快弄一张松滋地图送给城工部。 回到松滋,王开戢很快在县政府弄到松滋地图寄给了城工部,同时与几名骨干研究,对工作进行重新部署:雷道钧负责稳定国民党政府工作人员,保护档案、电台及其他公共财产,搜集重要情报,同时加强宣传工作;侯俊负责散发宣传材料,扰乱驻沙道观敌七十九军军心,同时做好迎接大军渡江的准备工作;王开戢坐镇沙道观,负责全面指挥。不久,张泽生指示王开戢等人准备船只和船工,迎接大军渡江。王开戢在沙道观召开了一次有30多人参加的会议,进行动员和部署。 7月6日,人民解放军发起宜(昌)沙(市)战役。侯俊从七十九军内部获悉,敌人将马上撤退。王开戢立即召集雷道钧、侯俊、张晋银等分析形势,并进行具体分工:王开戢与侯俊过江迎接解放大军,雷道钧、张晋银负责县内工作。县城主要是稳定国民党政府工作人员,保护方文权的安全,保护档案、电台及重要公共财物,防止敌人撤退时破坏,仍由雷道钧负责联系;米积台主要是加强宣传,稳定人心,做好迎接大军的准备,由张晋银负责联系。会议结束后,雷道钧立即赶往县城与方文权联系。此时,县政府已在卸甲坪设立西南办事处,准备西逃。方文权立即安排杨永魁带10名警察以撤退为名将档案和电台转移刘家场。7月15日,方文权随县政府撤退,至刘家场查看档案、电台存放情况后,向县长王开荣辞职,返回县城。杨永魁完成任务后也返回县城向方文权回馈了具体情况。与此同时,县政府机关人员撤到卸甲坪,王开荣和县自卫团团长陈琨带部分人逃匿,田美昕、张墨林乘机策动,将40多人带回,其中近30人回到城。 当王开戢和侯俊从沙道观赶到沙市的时候,沙市已经解放。7月21日,王开戢随进军松滋的部队和县委、县人民政府机关渡江南下。王开戢到达县城以后,奉命将暂居八宝亲戚家的方文权请回办理移交手续。通过方文权函召,原县政府人员除警察局长、县大队长以外,原乡政府人员除老城以外,其他人员全部归案。8月上旬,移交办理完毕,9000多卷档案保存完好(其数量占荆州地区接收档案90%,居全国县级馆藏民国档案之首),其他事项及财物均交付清楚。之后,县人民政府县长饶民太、副县长李逊夫亲自给方文权颁发立功证件。至此,江汉第三地委城工人员在松滋圆满完成工作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