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忆中的西斋老街

5354 0 2013-9-25 11:13 发布者: Hox 原作者: 波儿

我的老家西斋,是鄂西南松滋市洈水河畔的一座古老的小镇,有一条窄窄的长长的小街。街道两旁全是明清时期的古建筑,那翘起的屋檐、青砖、黛瓦、粉墙、红色的木门,古香古色,家家的窗棂多镂木雕花,和谐、古朴、典雅 ...
我的老家西斋,是鄂西南松滋市洈水河畔的一座古老的小镇,有一条窄窄的长长的小街。街道两旁全是明清时期的古建筑,那翘起的屋檐、青砖、黛瓦、粉墙、红色的木门,古香古色,家家的窗棂多镂木雕花,和谐、古朴、典雅。翰墨飘香,茶韵依依,小镇的文化底蕴极为厚实,自古骚客文人辈出。清同治年间修建的清真寺至今保存完好。这小镇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客商云集,市场繁荣,县人称“南五场”之首。商人们在这里可西进四川,乘船东下洞庭,是商品的集散地。据说在清道光年间鼎盛时期商家店铺有千家之多,小街的路面从头到尾是用青石板铺就,石板一尘不染光可鉴人。可以清楚地听见鞋踏在石板路上清脆的声音。这个小镇的人们悠闲,纯朴,善良,这地方口音特亲切,只要一开口说话就能领悟到西斋人那种真挚、坦诚,那高八度的南音体现出了亲昵地乡情。这里好像没有争斗与冷漠,只有温情和友爱;这里是一个宁静的和谐的世界,它仿佛像个“世外桃源”,宁静、温馨、和谐,古老的小镇是一幅历史的画卷,是一首婉约撼人的抒情诗。十分令我不解的是在六十年代,也许是七十年代的某一年街上的石板全不见了。据说是某一位领导发话,被撬去搞“大跃进”了。
 
我也游览过很多名胜,淌过无数的涓涓河流。我也算见过不少真山远水的人,但我可断言西斋的洈水河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河水。这小镇边的河水一年四季都是非常清冽的“纯净水”,如果要说有杂物,就是秋天从河边的树上飘下的黄叶,这些黄叶在河面上飘荡,像无数叶彩色的小舟起伏,显得颇为雅致。随着风的吹拂,黄叶们也会慢慢地消失在河面上的。小镇上那时是没有自来水的,小镇上的人们淘洗饮用全在这小河里。古人云:“水清则无鱼”,这句话对这条小河好像是不成立的,至少是缺乏说服力。在清澈见底的河水中能看到好多的鱼儿在尽情游荡、嬉戏、追逐着。我四叔就常常在这清清河水里“放尺杆”(“放尺杆”就是将上了诱饵的钩顺水而漂,引诱鱼儿上钩)钓好多鱼来改善生活。在这清清的河水里淘米时,竟然会时不时地有一条小鱼或一尾小虾游进米箩里,若是没发现,就与米一起烧进饭里去了。等饭熟了,盛饭时忽然发现饭里怎么“跳”出来一条小鱼或一尾小虾。我常跟着我那小姑姑到河里担水,她常穿着一件青花小褂,一条乌黑的辫子晃悠悠的,穿过围墙后僻静的小径,两旁长满了茂密的紫藤花随手可摘,这种植物风致楚楚,发出阵阵幽香,沁人肺腑。有好多好多的花蝴蝶在花草丛中飞来飞去,我感觉得特别清新,清新的空气使我觉得呼吸的是香。那树上的蝉鸣与草丛中的纺织娘、蟋蟀声合奏着,忽高忽低,忽断忽续,此唱彼和,不绝于耳。阳光从高大的梧桐树空隙间筛洒而下斑驳的光影, “鸟鸣山更幽,蝉鸣树更静。”我家老屋临街只一间门面,但有好几重,全用木板相隔,一扇扇的门,一扇扇的窗户,都是用一幅幅的木雕画接连而成的,人物的,风景的,花鸟的,细致到人物的嬉笑怒骂,花朵的盛开含苞,鸟兽的姿态毛皮,真是纤毫毕现,栩栩如生,无一雷同。图画中多表现历史故事,有《三英战吕布》,有《赤壁之战》,有《太白醉酒》,还有很多的民间传说。在中间一重屋的正中央有一口长满青苔的天井。天井里还养着一只乌龟。据说是我爷爷的爷爷放养的。我不知道它吃什么,喝什么,我四叔叔告诉我说:它喝天井里的水,吃的是蚯蚓。天井中央有一口凸肚子大水缸,是接天上雨水用的,不可饮用的,所以,这些水缸会被我用来喂养我用“罾”从小河里俘获来的小鱼和小虾。那个凸肚子大水缸的水很清,可以当镜子照,我就是经常要把头俯在缸口去看水中的我。热得难受了,我也会将身子贴在缸体上,便会感觉周身清凉。
 
那远去的年少时光、曾经有过的纯真情感,一一在心间如水般淌过。我记起那空旷河滩,碧蓝的天空,絮状的云朵,清澈的河水,远处的青峦叠嶂,还有那河滩上的芭芒林、野花、狗、晒着的衣服、纱……我老家的邻居们在那个年代几乎家家都纺纱线,一排排的纺车聚集在那棵老槐树下尉为壮观,当纺纱车响起的时候,我最爱在煤油灯前坐在我祖母的身边伴她纺纱,听她吱呀呀地纺车声,她的身影总在放大许多倍后投射到墙壁上,墙壁上的纺车快速地转动着,转动着,现在想来,像一幅黑白的动画片。我的裹着小脚的老祖母总有好多好多的故事,她讲的《白娘子与许仙》、《牛郎织女》的故事我特爱听。当然,最最惬意的是和那些浑朴天真小伙伴们如狗儿、福喜他们在河滩上一起玩“红军捉特务”的游戏,或偷偷地到河水中扎猛子。有一天,我刚从河水中起来发现了我祖母,她笑盈盈地拉住我的手说:“乖孙儿,走,快回去吃饭了,婆婆(方言:祖母)今天又给你炒了鸡蛋饭。”我兴奋地告诉婆婆:“我还会扎猛子了呢。”婆婆说:“哦,真乖,我的孙子还会扎猛子呵。”我听到表扬好高兴,大口大口地吃着饭并自豪地说:“婆婆,明天我又去河里扎一个好远好远的猛子”。当我放下筷子时,婆婆发话了:“波儿,吃饱没有?”我答:“吃饱了。”“吃好没有?”“吃好了。”“吃好了?好,给老子跪下!”一向慈祥和蔼的婆婆拿着一根细竹条指我严厉地说:“你真有能耐啊,瞒着大人一个人到河里去洗冷水澡,说!再还敢不敢?”刚才还在得意的我,这下子被婆婆的呵斥声给怔住了,吓得不轻,颤颤巍巍地说:“不敢了,再不敢了。”好感谢小姑姑哟,要不是她的及时“营救”,我还真会吃“笋子炒肉”哟。(她从不记我的“仇”,昨天吃饭时我曾经霸道地不让她夹菜呢。)有了这次震慑后,我再也不敢一个人贸然前往河滩了。
 
独自伫立在河滩,似乎自己随风飘荡在浩渺无穷的天籁,耳畔只有河水轻轻地吻着岸边卵石的拍击声,人生之极乐,莫过于此。我记忆中的河滩呀,真是一个天然的大浴场,那些河滩上的卵石经河水冲刷得干干净净,当人们仰面八叉地往那上面一躺啊,除了敞开自己的心灵,还要做什么呢?仿佛觉得身体、灵魂与宇宙自然融为了一体。虽然闭上了眼睛,可心里会看到天空的静定、自然的底蕴、自然的灵魂。这里的人们可能是因为太爱这条清水河了,自古就流传下来一个风俗,一到夏天男女老少都在河里洗浴的习惯。每当太阳落进了“七里庙”山峦后,远处的山峰逐渐融化在夜幕里了,河滩上便陆续来了好多大姑娘、小媳妇穿着“小衣服”(当时还没有游泳衣)便汇入这清爽的夜色里,溶进了这清凉的河水中。晚上是她们的最爱,她们知道这河滩白天是男人降火的地方,只有晚上才有柔情的月亮伴她们悠然淌水,这河滩才有她们的一席之地,她们才敢在这暮色中掩护下到水中尽情嬉戏。那些孩子们在河水浅滩处中更无顾忌,裸露着光屁股在河水中打滚作乐。一阵阵的欢歌笑语随着凉爽的晚风飘得很远,很远……
6

路过
1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7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投诉/建议联系

yun@songzi100.com

松滋百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网站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
法律相抵触的言论!本站内容均为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
  • 关注公众号
Copyright © 2012-2024 松滋百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1510号-3 鄂公网安备 42108702000062号

关灯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