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学不了李叔同 / 郑令琼

 
6078 0
楼主 发表于 2022-10-6 12:33:2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李叔同是个令世人猜不透的谜,我许多年一直搜寻他的资料,但是至今仍没人能把某些事情说明白。他的一生,给人太多的遐想。
         1880-1942年在世的他,名字太多了:李叔同,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李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1918年正月十五日这天,39岁的他皈依了佛教,并为正式出家积极作着准备。1918年农历七月十三日他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1880年阴历九月二十日,李叔同生于天津官宦富商之家,他的母亲是父亲的第五房姨太太。1942年九月初四,63岁的他在一张用过的纸上写下“悲欣交集”四个小巧拙朴、毫无雕饰的,圆寂于泉州。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他曾留学日本,并娶了日本妻子生有两个孩子,又是国际上声誉甚高的知名人士。他在音乐、美术、诗词、篆刻、金石、书法、教育、哲学、法学、汉字学、社会学、广告学、出版学、环境与动植物保护、人体断食实验诸方面均有创造性发展。
        李叔同一生创作了许多音乐作品,最著名的是那首《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他的父亲任过清朝的吏部主事,后辞官经商贩盐致富,所以,李叔同一辈子并不缺钱。可惜他五岁时父亲去世,十八岁时遵奉母命与津门茶商之女俞氏结婚。1901年他入南洋公学受业于蔡元培,1905年东渡日本留学,1910年回国,任天津北洋高等工业专门学校图案科主任教员。此后,他在上海、南京等地教学音乐和美术,创作了许多音乐美术作品。
        李叔同
十六七岁,爱上了名妓杨翠喜,经常提着灯笼送杨翠喜回家。只是后来位高权重的庆亲王看上了杨翠喜,就托人把她买回府上,做了小妾。李叔同痴心错付,只能眼含热泪,看着心爱的人离开。后来他也去北京找过杨翠喜,只是杨氏已做他人妾,并没与他见面。
        为了让李叔同收心,家人为她物色了富商之女俞氏,李叔同对她并无好感,但俞氏却喜欢上了李叔同。在父母的催婚下,一代才子也只能娶了俞氏。虽然婚姻并不幸福,但俞氏也给李叔同生下了一男半女。李叔同也只能认命,把俞氏当成妻子对待;只是,他依然心有不甘。

          e463397700253d1cf9d6eb008178c975__url=http://dingyue.ws.126.net/2022/0408/246915.jpg
        
在上海教书时,他遇到了名妓李平香。这个李平香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与李叔同有着灵魂上的沟通和交流,两人很快打成一片。然而,世事往往不遂人愿,即便是两人心意相通,但李平香毕竟是烟花女子,不久便移情于另一个才子章士钊。

        在日本留学,李叔同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东京美术学院。为了学好油画,李叔同央求房东的女儿诚子为自己当人体模特。诚子居然答应了,不过她有一个条件,就是希望李叔同娶她为妻;为了和李叔同在一起,她甚至跟家里断绝了关系。后来,两人举行了简单的婚礼,诚子成了李叔同的第二任妻子。而李叔同回国之后,诚子也跟了回来。李叔同担心她和俞氏相处不好,就把她安顿在上海居住。这样一来,李叔同就辗转两地,在天津和上海两地生活,这样的幸福日子持续了好几年。
        可是,后来,自幼便与佛教结缘的李叔同迷上了佛理,毅然斩断情缘,尤其是狠心抛弃已经为他生了两个孩子的诚子,出家做了和尚,于是,世间有了佛学大师弘一法师。很多人对于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做法不理解,为了追求佛法,竟然抛弃自己心爱的人,这是何等的残忍?     
        出家前,李叔同给诚子写了一封信,解释了出家原因。他说:做这样的决定,非我寡情薄义,为了那更永远、更艰难的佛道历程,我必须放下一切。我放下了你,也放下了在世间累积的声名与财富。这些都是过眼云烟,不值得留恋的。人生短暂数十载,大限总是要来,如今不过是将它提前罢了,我们是早晚要分别的,愿你能看破。   
         诚子看完信后,泪流满面,不顾一切地去找李叔同,李叔同没让她走进佛寺。后来在诚子的坚持下,两人在船上见了面。诚子问他:“慈悲对世人,为何独伤我?”李叔同相对无言,默默无语。诚子又问:“什么是爱?”李叔同回答:“爱就是慈悲!”说完,李叔同转身离去,从此再无相见。
        作为李叔同的弟子,现代著名画家丰子恺这样评论师父的出家为僧:
        “用低浅的眼光,从世俗习惯上看,办教育、制作品,实实在在的事业,当然比做和尚有功于世。远看,用高远的眼光,从人生根本上看,宗教的崇高伟大,远在教育之上。”
        “
还有一班恋爱失败、经济破产、作恶犯罪的人,走投无路,遁入空门,以佛门为避难所。于是乎,未曾认明佛教真相的人就排斥佛教,指为消极、迷信,而非打倒不可。歪曲的佛教应该打倒;但真正的佛教,崇高伟大,胜于一切。”

        对于佛教,我是门外汉。我疑惑于佛教为什么能赢得那么多信众,超越了国界,鼎盛于东南亚,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另一方面,佛教的发源地印度,在多宗教的近现代,却早已没有了佛教的影响。看来,认为佛教一无是处当然不行,他给人的精神抚慰作用是不可否认的;但是要说佛教“崇高伟大,远在教育之上,胜于一切”,也是言之过分、不切实际的。
        李叔同自己的解释是:世上的烦恼多,皆因世人把自我看得太重,所以才会产生很多欲望和烦恼。人不快乐、不幸福,不是因为他拥有得太少,而是因为他不懂得知足、知止。要想真正享受人生的乐趣,基本信条就是“知足常足,知止常止”。
        理虽如此,但是,能够做到的又有几人?世界是俗人组成的,俗人免不了有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六欲,如李叔同之流能抛弃这七情六欲者毕竟是极少数。况且,如果他没有巨大的烦恼,他又怎么会下定决心用出家的方式来抛弃烦恼?

          下载.jpg
        我只能说,我等俗人学不了李叔同。没有他无忧无虑的孩提背景,没有他对于佛理的痴迷与造诣,没有他超过常人的天赋异禀,没有他多个领域的显著成就,也没有他无情无义敢于抛弃家人的勇气和决心。
        对于李叔同,我只能仰视,却无法模仿。这,也是许多人的状况;究其实,是幸乎,还是悲乎?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生活在松滋,爱上100网!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yun@songzi100.com

松滋百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网站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
法律相抵触的言论!本站内容均为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
  • 关注公众号
Copyright © 2012-2024 松滋百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1510号-3 鄂公网安备 42108702000062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