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修学《十善业》 促进大和谐(连载)

   火..
54961 108
发表于 2018-12-9 22:02:1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修学《十善业》 促进大和谐(连载)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座节要
姜旦泉
微信图片_20181209213249.png
为扬正抑邪、调伏身心、弘法利生、续佛慧命,湖北省荆松市民协会弘化部在中国梵徒举办“修学《十善业》,促进大和谐”专题讲座。
       本次讲座,是继“学《弟子规》、做合格人”、“人生箴言”、《别字歌》、《人生十二悟》、“真修实学《弟子规》,以身作则教儿孙”及“真修实学《感应篇》,依教奉行渡红尘”修学论坛之后的又一次大型公益活动。结合现实社会、个人实例,全程语音讲解,扩展延伸,图文并茂。从2018年12月9日开始,每周星期日晚上20:30---21:10进行,历期一年。
      主持:马国柱     主讲 :姜旦泉
【讲座节要】
2018/12/9
诸位法师、诸位莲友,晚上好!
南无阿弥陀佛!
无限感恩群主马居士建立中国梵徒这样大而正规的修学群!非常高兴能和各位师兄一起修学《佛说十善业道经》。末学善根浅薄、才疏学浅,能够在此群和这么多大德莲友交流学习,真是三生有幸。在修学交流过程中,想必一定会有许多不妥不对之处,敬请诸位予以批评指正!
为什么要修学《佛说十善业道经》?
要度众生,先度自己。怎样度自己?把自己的烦恼习气全部改掉,就是度自己。《十善业道经》就是告诉我们如何度自己。
《十善业道经》前面有雍正皇帝的“上谕”。
上谕,即训辞。即诏书,是皇帝的命令和指示。
“朕惟三教之觉民于海内也,理同出于一原。道并行而不悖。”这一段是主旨,总纲。
“朕”是上古时代所有人的自称,这个字变成皇帝专用是秦始皇。“惟”,即认为。
“人惟不能豁然贯通。于是人各异心。心各异见。慕道者谓佛不如道之尊。向佛者谓道不如佛之大。而儒者又兼避二氏。以为异端。怀挟私心。纷争角胜。而不相下。”
“朕以持三教之论。亦惟得其平而已矣。能得其平。则外略形迹之异。内证性理之同。而知三教。初无异旨。无非欲人同归于善。”
自赞毁他,是造业,在《梵网经》里是重戒。
佛讲的法法平等,是指世出出间一切法,包括邪法。因为同出一源,都是心出,根是相同的。只不过与法性相应的是正法,与法性不相应的是邪法而已。正邪即是悟迷。
一切现象叫法,对一切法通达明了不迷惑就叫佛。与觉正净相应的就是正法,与迷邪染相应的就是邪法。越超十法界,到了一真法界,就没有正邪。
“夫佛氏之五戒十善。导人于善也。吾儒之五常百行。诱掖奖劝。有一不引人为善者哉。”
形迹是契机的,实质是契理的。
十善业道是佛教的基础,是佛教的幼稚园。
戒跟善在形象上相同,在果报上不相同。戒是发誓愿心,求的是清净心,定慧。善没有愿心,求的福报。
戒能断贪嗔痴慢疑,善不能。
五常:仁义礼智信。常,就是常规,不可以间断的教育。
从五常观来看,中国人看一切人都是善人,仁者无敌。
众生为什么会造作不善?烦恼习气现行,没有人教。
百行,行是行为,百是指很多。
“昔宋文帝问侍中何尚之曰:六经本是济俗。”《六经》是儒家的典籍,儒家典籍共13部,《六经》实际上就是指《十三经》,宗旨是济俗,即端正社会风气。
“若性灵真要,则以佛经为指南。如率土之民,皆淳此化,则吾坐之太平矣。”若要论宇宙人生的真相,则以佛经为第一。率土,是举国。淳,即真诚。
雍正推崇佛教,为他的儿子乾隆奠定了基础。
“何尚之对曰: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纯谨。千室之邑,百人持十善,则百人和睦。持此风教,以周寰区。则编户亿千,仁人百万。而能行一善则去一恶,去一恶则息一刑。一刑息于家,万刑息于国。洵乎可以垂拱坐致太平矣。斯言也,盖以劝善者,治天下之要道也。”
邑,城市。持五戒十善,十人影响一个乡,百人影响一个市。在外国,古代释迦牟尼佛、当代许哲居士做到了;在中国,舜王做到了,都得到了殊胜的果报。
洵,深信。
佛法教学的总纲领:昼夜常念善法、思维善法、观察善法。常念善法心善,思维善法念头善,观察善法行为善。不容分毫不善夹杂,生活自在安乐,前途一片光明。像颜回一样,物质生活水平极底,身心快乐无比。
佛教是真正的教育,极好的道德教育。佛教变成宗教只有两百多年。
今天《十善业道经》修学的思考题:
1、为什么要修学《佛说十善业道经》?《十善业道经》前面哪个皇帝作了“上谕”?
2、“五常”“五戒”是什么?为什么说儒释道三教是相通的?


生活在松滋,爱上100网!

评论108

市民协会秘书处Lv.2 发表于 2018-12-17 19:28:19 来自手机 | 查看全部
修学十善,消除业障!
南無阿弥陀佛!
生活在松滋,爱上100网!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732886471楼主 发表于 2018-12-10 10:15:54 | 查看全部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将士,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QQ图片20181210100434.jpg    QQ图片20181210100444.jpg    QQ图片20171127103117.jpg    QQ图片20181210100548.jpg    QQ图片20181210100506.jpg    QQ图片20181210100532.jpg    QQ图片20181210100542.jpg
生活在松滋,爱上100网!
732886471楼主 发表于 2018-12-11 09:02:30 | 查看全部
QQ图片20181210110857.jpg
素养封面6.jpg
生活在松滋,爱上100网!
732886471楼主 发表于 2018-12-16 21:32:59 | 查看全部
2018/12/16
世界各大宗教之间来往密切,不论是哪个宗教有重大的活动,其他宗教的代表都来参加,祝贺随喜,团结祥和。祈求全世界的社会安定、世界和平、人民幸福。
向深处看,所有宗教是一家,都是教化人向善。
佛家讲法身,法身是本体,是根是本,是能生,世出世间一切法是所生。见到根本,就晓得没有一法不圆融。
“而佛教之化贪吝,诱贤良,其旨亦本于此。”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劝善才是治天下的要道。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
一定要放下悭吝,放下贪欲。多布施,给需要的人用。佛教不仅是劝善,而且是讲终究圆满的大善。
“苟信而从之。洵可以型方训俗。而为致君泽民之大助。”
型,典范,训,教导。泽民,恩泽人民。
“其任意诋毁。妄捏为杨墨之道之论者。皆未见颜色。失平之瞽说也。”
瞽[gǔ],瞎,盲,不达事理。
章嘉大师是国师,慈喜也是皈依章嘉大师的,可是她迷于权力,没有向她的先辈那样在宫廷延续佛教讲经,最后导致亡国。
《佛说十善业道经》
经题中“佛说十善业道”是别题,“经”是通题。别题里包括人法,“佛”是人,“说十善业道”是法。“佛说”不仅仅是释迦牟尼佛说,是十方三世一切佛都说的。唯有净土三经、此经和八大人觉经加了“佛说”。经题不加“佛说”二字,就是仅仅释迦牟尼佛说的。
“佛”是佛陀耶是简称,以前没有这个字,是音译简称加人旁而成的,意义和中国人讲的“圣”、“神”接近。
“说”是生欢喜心,为众生说法。
净宗法门是一切诸佛说法终极的目标,而十善业道是诸佛说法帮助众生成就的最根本的手段。
今天《十善业道经》修学的思考题:
1、雍正皇帝为什么极力推崇《佛说十善业道经》,从而带来了什么好处?清朝最终亡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佛说十善业道经》经题中“佛说”是何义?为什么有的佛经标题没有“佛说”二字?

生活在松滋,爱上100网!
732886471楼主 发表于 2018-12-23 21:21:44 | 查看全部
2018/12/23  
“十”不是数字,代表的是大圆满。大圆满的善法归纳为十个纲领。
如果没有十善业的基础,念佛是不能往生的。
未修净土之前,要修十善业,修十善就是修净业三福。
净业三福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前面三句是愿,后一句是行。
业,就是一切做为。做的时候为事,事做完了之后的结果叫“业”。业有作业、结业、毕业。业在阿赖耶识里面,即在你的印象当中。人死了之后,什么都带不去,只有业能带去。
“唵,阿,吽”就身口意三业圆满。
别人对我好,我感激他。别人对我不好,决不放在心上,放在心上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佛把众生一切造作分为三大类:善业、恶业、无记业。无记就是说不上是善是恶。
善恶的标准很多,如五乘佛法,是五个层次:佛、菩萨、缘觉、声闻、人天。
总的原则,利益众生的是善,利益自己的是恶。
如果要超越六道,必须要断掉“我”。《金纲经》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四圣法界断了我相,但还有人相(法相)、众生相、寿者相。
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上说:“施者比受者更有福”。即我们给别人服务比我们接受别人服务更有福。换句话说,为众生服务的人有福。若为众生服务时,把我也忘掉了,就超越十法界了。
不求得到的更多,越求越得到的少,这是事实。
世出世间一切现象,即道,佛家叫法,看透了,其真相就是因缘果报的循环、转变、相续。
佛虽然只讲了十条,每一条里面,理太深,义无尽,无边无际。
无论修学哪个法门,都得要修善。
“道”,从理上讲是人生大道,从事上讲就是十法界。
上上品的十善就是究竟圆满的佛,下下品的善是饿鬼道,完全没有善就是地狱道。
“经”,中国人对极尊重的书本,就叫经。对经的解释非常多。简单讲经的特征是贯、摄、常、法。
今天《十善业道经》修学的思考题:
1、净业三福第一条是什么?业有哪几类?善恶的标准是什么?
2、何为道?何为经?经的特征有哪些?

生活在松滋,爱上100网!
732886471楼主 发表于 2018-12-30 21:29:04 | 查看全部
2018/12/30
  今天是2018年最近一次讲座,也是元旦假期第一天。辞旧迎新之际,祝各位法师莲友元旦快乐、新年吉祥、道业精进、万事如意!
上次交流讲到经题。经具有四大特征:贯、摄、常、法。
“贯”是指语言文字,有条理,一点都不乱,从头到尾能够贯穿。不可加一字,也不可减一字。“摄”,这个意思深,能摄受人心,能吸引人,看一遍就放不下,越看越有味。“常”,永远不会变,无论在哪个时代,哪个环境,其道理不会变。“法”是法则,无论在哪个年代,依照这个法则修行,决定能成就。具足这四个意思,称之为“经”。
佛经是释迦牟尼佛说的,是佛灭度后他的弟子们用古梵文集结成文的。这种文字,需要翻译,才能流通,所以经题下就有译者的姓名,即人题:唐于阗三藏法师实叉难陀译
唐,是唐朝。于阗,是法师的藉贯,在新疆南部,现在叫和阗,是当时中国通往欧洲的主要商埠。三藏是经律论三藏通达,译经的法师一定要通达三藏。实叉难陀是他的名字,是音译,义为喜学。人能好学,决定能成就,无论世法佛法。八十华严就是实叉难陀法师译的,是唐朝武则天时代。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这部经是佛在龙宫讲的,不是在人间讲的。
如是,指法之词,指这部经。我,阿难。《大智度论》里对“如是”讲的非常细。如是,是真如,法性,自性。佛经是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决不是念头里出的。真如之外都是虚妄,不存在。《金刚经》里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回归自性,就能享受十法界依正庄严。不回归自性,业力做主,自己做不了主,苦不堪言。
常乐我净,谓四净德,是明心见性后,一真法界的人才具有的。常,是永恒不变。乐,是法喜真乐,人间的乐是假乐。我,是自己作主。净,身心清净。
一切诸佛如来所说的经教,就是如是,即所说完全是事实真相。
学佛法,就是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真实的环境。佛法教学是世间第一真实圆满的教学。
这四句,让人升起恭敬信仰心,所以“如是”是信成就,“我闻”叫闻成就。
一时,是时间,不用年日,而用一时,意思很深。凡夫把时空考究得很具体。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时间跟空间是一个抽象概念,并非事实。机缘成熟就叫一时,师资道合。“识得一,万事毕”。一心不乱,所现的世界是一真法界。智者大师诵《法华经》时入定,看见释迦牟尼佛正在讲《法华经》,出定后,他说释迦牟尼佛灵鹫那一会还没散。
世间科学也说,如果我们有能力超过光速,就可以回到过去。释迦牟尼佛讲经是三千多年前,我们回到过去,就能参加那个时候的法会。说明,时间空间不是事实。如果功夫到了一定程度,就可以回到过去,也可以到达未来。试想一下,一个人的逆生长情形:从墓-死-病-老-中-青-少-童-婴-生-胎。
今天《十善业道经》修学的思考题:
1、何为三藏?怎样理解“如是”?四净德是什么?
2、为什么佛讲经没有具体时间?“一时”是什么意思?2018年即将结束,可不可以让时光倒流?

生活在松滋,爱上100网!
732886471楼主 发表于 2019-1-6 21:27:15 | 查看全部
2019/1/6
定中见到是现量境界,数理推断是比量境界。现量境界是最可靠的,比量世界不太可靠。现量境界就是一时。
一切诸佛的法会,我们都可以有机会参加,只要做到一心不乱就行了。
佛在娑竭罗龙宫,这个佛就是释迦牟尼佛。“在”而不是“住”,佛是无所住。住是攀缘,在是随缘。佛住尽虚空遍法界,境界大,心量大。我们凡夫,住一个小房子,境界小,心量也小,迷失了自性。
哪个地方有缘,就到哪个地方去,决不执着住在哪个地方。
娑竭罗,梵语,义为咸水海。可能佛当年在世指的就是印度洋。
龙宫,是大龙菩萨的道场。这位菩萨也是法身大士。和我们是在不同的维次。跟电视频道一样,龙宫和我们这个世界不在一个频道。
唐朝的法照法师,他在五台山见到文殊菩萨大圣竹林寺,我们相信他不是妄语。这是他有特殊的缘分,就是我们现在人所说的进入了时光隧道,进入了不同的空间维次。文殊菩萨在讲经,他还听了,还请教了文殊菩萨:现今哪个法门最容易成就?菩萨答:念佛法门。又问:念哪一尊佛?菩萨:阿弥陀佛。而且还念了几句给他听。他出定后,不参禅了,建念佛堂,制定了《五会念佛》。《五会念佛》就是文殊菩萨亲口传给法照的。当时人称法照五会法师。现在经谱曲而成的《五会念佛》对于初学佛者较好,但不利于功夫深入,因为这个音乐不容易摄心入定。
当时,法照法师离开大圣竹林寺时,还用竹签作记号,惟恐再来记不得路了,但作着作着回头一看,大圣竹林寺不见了,这才知道是菩萨显灵,回到这个频道,那个频道不见了。
另外一个很殊胜的例子。佛门里面拜忏:《慈悲三昧水忏》。其中讲,唐朝悟达国师得了人面疮,在四川见迦诺迦尊者,尊者用慈悲三昧水给他洗好了,回头一看,尊者不见了。
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比丘加个大,就是大乘菩萨以比丘的身份示现。
众,是团体,是和合僧团。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
因心想不同,众生造业就不一样。身口意三业,都是以意引导。
地狱第一个业因,是嗔恚嫉妒。饿鬼道业因主要是贪心,即使世法放下了,贪佛法亦是在饿鬼道。畜生道的因是愚痴,没有能力辨别善恶、邪正、是非、利害,听信谣言,犹豫不绝。阿修罗道,其实除了地狱道外,其他四道都有阿修罗。阿修罗专作一道,是指天人阿修罗,是修五戒十善、但好胜的心未放下而得之。阿修罗不专作一道,就是“五趣轮回”。人道的因是修五戒十善,佛常讲“人身难得而易失”,如果五戒十善超过贪嗔痴的念头,来生还能得人身,反之来生决定堕恶道。天道要修上品十善四无量心(慈悲喜舍)。
今天《十善业道经》修学的思考题:
1、何为现量境界和比量境界?二者的区别是什么?
2、娑竭罗龙宫在哪里?六道的成因是什么?

生活在松滋,爱上100网!
732886471楼主 发表于 2019-1-13 21:27:53 | 查看全部
2019/1/13
天道往上去,声闻,是修四谛心得。四谛是释迦牟尼体悟的苦、集、灭、道四条人生真理,四谛告诉人们人生的本质是苦,以及之所以苦的原因、消除苦的方法和达到涅槃的最终目的。 “谛”就是如是不颠倒,即是真理。辟支佛是修十二因缘心得。菩萨是修六度心。诸佛如来的因是平等心。
蕅益大师说:境缘无好丑。好丑生于心。美好的境界要自己去求、自己去修,不是别人能给你的。
为什么现在离婚率高?世人只见他过,只想他过。夫妇只看对方的缺点,岂能顺眼?怎么会不破裂呢?终究原因是什么?缺失教育。《无量寿经》曰:“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
龙王,汝见此会及大海中形色各类,各别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
古圣先贤说,一切诸法,大而无外,小而无内。这个话怎么说得出来?亲自证得。不是亲眼所见,怎么能如此说?
龙王,是一切大众的一个代表。王,是主。现在是民主世界,人人是主,人人是王。龙,是千变万化,胡思乱想,代表一切众生。
比丘代表出家众,菩萨中在家比出家多。凡是依照佛所传授的理论方法去修学,落实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待人接物中,这个人就叫做菩萨。
佛说法,都是意在言外。若依文解义,就三世佛冤啊!
咸水海,就是苦海,苦海无边。众生种类形色,各种各样,差别无量。
矿物蕴藏在地下,开发则是随时节因缘。佛法是宝,被发现接受流通,也是随时节因缘。
空间维次在理论上是无限的。现在西方科学家已经研究发现,有十一个空间维次。这跟佛说的一样:十法界加上一真法界,刚好是十一个维次。这十一种是大分。天台大师讲得很清楚具体,说十法界里面,每一个法界又具足十法界……,重重无尽。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的总干事简丰文居士,打坐时入定,见过阎罗王,不只一次。梦中场景也是不同维次空间。这些均是心想变现出来的。
佛放下妄想分别执着,就到了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无量无边的法界,全部突破了,身心自在。科学家用加速度的方法可以有限地突破时空,这个需要设备,很不自在。
你天天胡思乱想、妄想造作,就把你的智慧变得越来越小,最后无有智慧,愚痴至极。
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
今天《十善业道经》修学的思考题:
1、四圣法界及其成因如何? 怎样才能到一真法界?
2、龙王代表什么?“依文解义,三世佛冤”如何理解?

生活在松滋,爱上100网!
732886471楼主 发表于 2019-1-20 21:23:09 | 查看全部
2019/1/20
若人识得心,大地无过土。佛法讲悟道证果是怎么回事?无非是讲心是什么,所以叫“明心见性”。
世尊当年问阿难尊者发心修行的最初因缘是什么?阿难说是看到世尊的相好,心想这个相决定不是父母生的,一定是修的。
心在哪里?心有真有妄,只要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了,真心就显现出来。妄心就是妄想分别执着。
佛学上说的见思烦恼就是执着,尘沙烦恼就是分别,无明烦恼就妄想。
不执着一个身相,就随类而变。中国汉字,思想二字,思是心上有田,田是分别,想是心上有相,把田、相不要了,就是心。
心不是色法,色是物质。心不是物质,看不到,摸不着,连意都想不到,六根都达不到。
不可取,取即占有。不仅心不取,身也不可取。身不可取,何况身外之物。
所谓“因果不空”,是说什么?是指因果转变、相续、循环不空。
一般宗教里面讲的上帝,就是我们佛里面讲的心性,而且只是妄心,因为上帝是主宰,还没放下妄想分别执着。
众人赏月,月是一个,但感受各异,因为各人的境界不同。
能现可不是能生,妄心能变现,但并没生。
《中观论》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说无生。”
济贫,光靠物质捐助是不够的。要从根本上济贫,必须靠教育。
阿赖耶,是梵语,义为藏,是储藏室、档案室,是印象。
善业恶业都是障碍,叫染业。善业引起我们贪爱,恶业引起嗔恚。我们要修净业,才能成就。
《楞严经》云:“若能转境,则同如来”。
毕竟无主,没有主宰。万法皆由缘起。
科学家研究证明,一切物质都是有同一个基本粒子组成的,不同的物质只是基本粒子组合的方式不同。佛说,万事万物是“一合相”。“一切法从心想生”。心想什么,基本粒子就组合成什么。
我尚且没有,哪来我所有?
平等是佛法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
只有真正透彻明了,就不会怨天尤人。他把我弄死,我也感谢他,可以早升天嘛。
虽名随业所现不同。心想异故,造业亦异。
世间颜语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如果两个人的心相同,他们的像就相同,动作也相同,对于人世间一切事情的想法看法也接近。
每一个人,有自己的世间,和别人的世间不一样。什么原因?心想异故。
《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无所有,不可得。所以,普贤菩萨教我们:恒顺众生。随缘不攀缘。
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所以很多人有个错误的观念,就是喜欢问这个是从哪里来的。
静极光通达。一切诸佛如来,讲经说法,归结起来就是:戒、定、慧。
正道里面,纯净、简单、方便、稳当的修行方法就是净土法门。老实念佛。
佛法允许你问到底,断除疑惑,坚固深信。
法界虚空一切所有,无有作者,心想识变。
接触外面境界,不起心动念,不分别执着,就是禅定。所以,禅定并不一定要面壁盘腿打坐参禅。
自性如幻,智者知已,广修善业,以是所生蕴处界等,皆悉端正,见者无厌
自性如幻,是说起用,如“梦幻泡影”。
不可思议,是一个真实语。只要你不思不议,事实真相就现前了。一切法原来不生不灭。
什么能够见性?他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思不议,他就见性。
“言语道断”不可思,“心行处灭”不可议。
佛说法是无说而说,说而无说。会听的人是无听而听,听而无听。
“愿解如来真实意”这句话,谈何容易?
自性起用就是十法界依正庄严,一真法界也是。“凡所有相,都是虚妄”。
智者知已。智者,法身大士。
蕴处界等是所生,自性是能生。自性能生是本能,能变是自性迷了。
“知”是缘,“修善”是因,“所生蕴处界等皆悉端正”是果,“见才无厌”是善报。
为什么要修善?没有原因,法尔如是。
老子、孔子、庄子等圣贤是不是诸佛如来应化的?理上讲得通,事相上无证据。
诸佛如来看众生,是看本性,全是好的。而凡夫看众生,是看习性,世间没有一个好人。
今天《十善业道经》修学的思考题:
1、怎样理解“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为什么说诸法无生?
2、何谓染业?与之对应是什么?怎么从根本上精准扶贫?

生活在松滋,爱上100网!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yun@songzi100.com

松滋百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网站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
法律相抵触的言论!本站内容均为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
  • 关注公众号
Copyright © 2012-2024 松滋百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1510号-3 鄂公网安备 42108702000062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