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北河水库行吟 / 郑令琼

 
11405 2
发表于 2018-3-27 12: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缓步北河水库大坝向西望去,碧水似镜,青山如黛。在我眼中,当年修筑大坝的场面,似乎叠映在这秀丽而静谧的山水画面中,让我崇敬而又悲壮。
我的青少年时期,一直喝着源出北河水库的河水;对于北河水库,我听说过许多故事,有着太多的感慨。
1959年10月5日,北河水库土坝工程正式开工了,从南海、王家桥调集的1.5万民工聚集于此,绘成了一幅无比恢弘的画卷。
那是新中国不堪回首的“三年困难时期”第一年,物质极其匮乏,饥荒遍及神州。尽管所有人常常是饥肠辘辘,可是,修筑水库是政府确定的重大事项,没有谁能置身其外。那个时代,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尚不知道挖掘机为何物,更没有汽车拖拉机,以百万立方米为单位的取土、运输工程,全凭磨出老茧的双手、压弯脊梁的双肩、磨穿鞋底的脚板来完成。民工们从坝址就近的山上取土,通过四千多辆手推车、一百多辆板车,还有更多的竹制土框,组成密集的接龙团队,就像庞大的蚁群往巢穴搬运食物一样,将土运到坝址上,让大坝一点点长高。唯一的机械,是将土块碾压密实的履带式拖拉机。饿着肚子,淌着大汗,使出全力,暴突青筋,直到1961年4月底,民工们将大坝筑到了123.5米高程。
小时的我,屋后有一个小小的坟堆。父亲告诉我,那是一个和他年岁相近的人,妻子病死了,孩子饿死了,只有他还活着,加入了修筑北河水库的大军。那天,因为饥饿过度,他早上起来就直淌口水,可是他不敢请假,甚至不敢怠工,上午挑了10多担土后,突然一下歪倒在路上,竟然再也没有力量站起来。人们把他运回破敝的家中,没钱请人造一口棺材,只好裹着一张床单,把他埋进了这个土堆。
那时,民工们常常饿得前胸贴着后背,除非病倒,不能不劳动。因为饥饿加上劳累,死人的事极为常见。现在,如果向80来岁的人问起当年修筑北河水库、大岩嘴水库的情形,谁都会告诉你:那时真是苦啊,好多人死在了工地上。
百年大业万人建,一将功成万骨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元代张养浩的散曲名句,概括了千秋历史的一个真谛。成千上万的百姓,为推动历史前进做出了巨大贡献,吃得最差、穿得最破、出力最多的,总是平凡百姓。当历史的脚步遭遇坎坷时,首当其冲的更是普通百姓。三年困难时期究竟饿死了多少人,我曾搜集到各种说法。因为有所忌讳,有人说是2700多万;可是有人认为,至少有6000万人。参考前些年出生率与自然死亡率的比例,还有当年各省自己的统计等数据,有比较客观的学者认为,全国饿死的人数应当在4000万左右。即使这个数字,比欧洲许多小国的全国人口也要多一些。
为修筑北河水库,先辈们的奉献何其巨大!1962年冬至次年春,县政府再次调集民工万余人,将大坝上平台加高至125米;1965年冬至次年春,又有2万民工来到北河水库,对大坝加高培厚;1966—1968年,大坝继续加高,直至129.5米。此时,大坝工程才算竣工。
一锹一筐,一担一车,万人接龙,络绎不绝。巍峨的水库大坝,渗透了那个年代几万农民的血汗,甚至是数百具皑皑白骨。
DSC_0050.JPG
昨天立春,冬寒依旧。置身坝顶,我怀着沉重的心情,缓步向南,走向溢洪道。我想到,半年以前,和本县几位老干部到河南省林州市游览红旗渠,那里的红旗渠展馆内,有一张完整的表格,记录着当年为修建红旗渠而献出了生命的数百名死者的名字。其中,有的人是被头上掉下来的石头砸死,有的人是因为绳索磨断掉下来被摔死,有的人是因为炸药延迟爆炸而被炸死。所幸的是,这张表格,对每个死者居于何乡镇何村组,死于何时、何地、何因,写得清清楚楚。他们是普通百姓,名字被记录了下来,不会被后人忘记,仅此,也稍可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了。我不知道,对比红旗渠的死难者,在修建北河水库时死去的人,倘若冥府有灵的话,是否会发出怅恨叹息之声?因为修筑水库,他们备尝艰辛直至告别人世,可是,现在已经没几人能记住他们的名字,他们的家属后裔也没有得到任何补偿和抚恤。我继而联想到,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诸如北河水库的死难者何止千千万万,只有这些奉献了生命而默默无闻的平凡百姓,才真正当得起“无名英雄”的称号!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修建北河水库,是一项功在当代、福荫子孙的民生工程;囿于当时的物质条件,有所牺牲自然在所难免。据《松滋水利志》记载:北河水库是本市所辖三座中型水库之一(另两座水库是南河水库、文家河水库),它的流域面积是75平方公里,库区跨松滋、宜都两市,蓄水面积近4000亩,设计总库容为5345万立方米,兴利库容2744万立方米。自它建成,几十年间,下游约6万亩良田可享灌溉之利,抗旱能力显著增强。库区渔场曾经在物质紧俏的岁月为市场提供了数以万斤的鲜鱼。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库水的作用更加多样化。前些年,曾经用来发电;后来,王家桥镇又依托北河水库修建了水厂,从库中取水供给居民作为生活之用。为了保护水源,净化水质,水库管理处争取主动,积极有为,做了大量工作。在环保部门支持下,现在,水源区内完全取缔了养鱼、养鸡、养鸭、养猪企业。争取到省财政厅、水利局的项目资金,经过约两年时间的施工,饮用水取水区域的生态净水工程已顺利竣工。现在,库水由原来的五类水质,改善为三类水质了,而且正在向二类水质转化,居民生活用水愈加有了保障。除了灌溉下游农田,水库还给我市临港工业园及时补水,支持园区企业正常生产。北河水库,已经成为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助推器。
北河水库宽阔的水面.jpg
驻足在“优秀基层党组织”、“安全单位”、“平安单位”的牌匾前,我对北河水库管理处卓有成效的工作深感钦佩。我想,现在的人们,在享受前人栽树的“阴凉”时,即使不知那些早已逝世的前人名字,对于他们不畏艰辛、甘于奉献的精神,也一定会有所缅怀、心存感激吧。踏寻前行者的影踪,承接前行者的事业,我坚信:未来,水会更清,山会更绿;生活,一定会更加美好。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生活在松滋,爱上100网!

评论2

远景Lv.2 发表于 2019-6-29 10:31: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触及六七十代题材的文章,无不顾左右而言它。先生文中所用笔墨似有所实破,虽言实,凭良心说话,“但不入讲政治的主流‘’。尽管先生在文中欲言而止,但所要表述的意思也以足够。我曾一度想写一篇关于洈水大坝民工事迹的文章,也走访了很多当年亲历的老人和死去的民工家属。但一提笔就要触及苛政,武力、血泪,所以作罢,最后写了一篇神话故事《观音的木梳》。
生活在松滋,爱上100网!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万法归一~普提者Lv.2 发表于 2021-4-14 21:32: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母亲现年八十三,当初北河时还是妇女连长。至今没有享受国家任何待遇。
生活在松滋,爱上100网!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yun@songzi100.com

松滋百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网站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
法律相抵触的言论!本站内容均为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12-2024 松滋100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1510号-3 鄂公网安备 42108702000062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