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5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人文 铭记革命历史 传承抗战精神 -湖北松滋市抗日老兵

zhxyun 2015-7-8 13:52:07
本帖最后由 zhxyun 于 2015-9-12 11:26 编辑

p41_b.jpg
p3_b.jpg

    78年前的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华大地从此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无数中华儿女踊跃投入到保家卫国的战斗中。八年抗战,无数英雄儿女为国捐躯,终于换来抗战胜利。

    78年后,当年的抗战英雄多数已经不在人世,但在我们身边依然有一些幸存者。近日,记者通过松滋市关爱抗战老兵协会了解到,目前松滋现存参加过抗战的老兵仅17人,他们是曾宪文、肖永生、张其山、张儒珍、胡元恒、张启华、陈宏钧、易绍恩、陈启海、严新模、郭学清、薛光举、夏远旭、郑艮、李贤林、范合轩、赵吉云。让我们记住他们,铭记革命历史,传承抗战精神。



p23_b.jpg


    曾宪文,1915年1月出生在松滋市洈水镇南闸村,现居洈水镇南闸村5组。1937年新婚仅3天的曾宪文就加入国民革命军第九战区第一兵团,担任高射炮兵,在湖北武汉等地受训半年后随部队开往江西九江坚守长江防线。曾宪文参军抗战六年,经历过几十次战斗,右手负伤至今没有知觉,夏天也会戴着手套。曾宪文因为在战场上累立战功,1943年部队给他开具请假条准许他回家探亲,相隔6年,看见新婚3天的妻子还在为他坚守家庭、孝敬父母,他深受感动。2015年1月,曾宪文100岁生日那天,五世同堂,子女孙子们数十人为他庆生。“活着,我就很满足了,感谢人民、感谢社会,没有忘记我这个老兵。”问及未了心愿,曾老颤巍巍地说道。
  松滋百岁抗战老兵曾宪文:亲眼见同乡被日本飞机炸   百岁老兵雄风在——访百岁抗日老兵曾宪文(谢亮)
20159302918337v8v2u.jpg
松滋百岁抗日老兵曾宪文 不久前摔伤卧床不起





p24_b.jpg


    肖永生,1925年11月出生于松滋市洈水镇龙王垱村。1938年,肖永生参加湘鄂边区游击总队,在松滋籍共产党人潘哲夫部任勤务兵,五年多时间在湘鄂边界的刘家场、龙王垱、街河市、杨林市等地利用游击战术打击日寇,为抗日正面战争牵制敌人,对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湘鄂边区游击总队当时是日本鬼子最头疼的一支抗日地方武装。1943年,他和战友们在湘鄂边界的杨林市台山坪一次与日军的交战中和部队失散。解放初期,他因为熟悉地方武装势力,积极参加和配合地方清匪反霸工作,多次受到当地政府表彰。2005年,国家为肖老颁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




p25_b.jpg


    张其山,1926年6月出生在松滋市洈水镇团山口村。1941年在松滋西斋七里庙加入湘鄂边区游击总队,编入第一支队,任支队警务兵。曾经多次参加松滋,公安,江陵等地的抗日游击战,当时的湘鄂边区抗日游击战为湘鄂两省的抗日正面部队作战起到了积极作用。1943年张其山随松滋藉共产党人潘哲夫参加新四军抗日游击队,他跟随部队转战天津,北平,山海关,广州等地,在此期间他被派往新四军抗日联大学习文化,政治近一年。1945年新四军南下支队南下,他因病回松滋西斋镇老家养病。2005年荣获“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




p26_b.jpg


    张儒珍,1928年12月出生在松滋市杨林市镇台山村。1941年入伍,所在部队为国民革命军66军199师595团1营。1941年,参加著名的“长沙会战”,1943年在松滋街河市牛长岭,宜昌母猪峡等地打日军伏击战时右臂负伤致残。在此期间张儒珍参加过湖南常德城外及澧县等地的抗击日寇的战斗。张儒珍聪明伶俐,责任心强被连长赏识,曾任连部传令兵。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他随部队在武汉接受日军投降,后回家务农。




p27_b.jpg


   胡元恒(曾用名邹昌恒),1925年10月出生,在松滋市老城镇新华村。十五岁入伍,所在部队为国民革命军79军工兵连。参加过湖北荆门、四川、陕西、卢沟桥等地的对日作战。在湖北荆门的一次战斗中因为缺少弹药和给养,一百多人的连队最后只剩下十五人,他是幸存者之一。他记忆最深的一次战斗四天没有吃东西,喝过自己的尿。1945年在一次战斗中和部队失散,胡元恒一路讨米逃荒回到家乡松滋老城。解放初期,因为胡元恒认识字,为人多智多谋、心地善良深受地方群众拥戴,担任过大队干部。
松滋关爱抗日老兵协会志愿者为松滋抗日老兵胡元恒按手模.jpg
松滋关爱抗日老兵协会志愿者为松滋抗日老兵胡元恒按手模





p28_b.jpg


    张启华(原名丁华良),1921年3月出生,原籍四川省富顺县王井镇,现住松滋市南海镇金鸡寺村。1935年入伍,所在部队为国民革命军18军199师,因为识字不多,两次被师部指派到部队文化补习班学习,历任过班长等职。1941年在湖北宜昌参加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阻击战,参加母猪峡、潘家场、秭归、三斗坪等战斗。1945年抗战胜利时部队在松滋南海驻防,帮当地一张姓人家做农活产生好感,从此在松滋南海金鸡寺村做了上门女婿,按当地风俗改名换姓为张启华。2013年冬天,离家七十八年后的张启华曾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回四川老家寻亲。近年来有不少媒体和明星名人采访和看望过张启华老兵。
20159223435150116tai.jpg

机枪是怎么打的?松滋抗日老兵张启华抗战胜利纪念日留影





p29_b.jpg


    陈宏钧,1922年4月出生,住松滋市老城镇义兴村。1941年从东北大学附属十八中学报名参加,编入中国远征军坦克兵六营三连,在成都受训六个月后赴印度,缅甸等地参战,他担任坦克车长,负责高射机枪和指挥,参加过歼灭日均18师团的战斗,和战友一起打死一名日军大佐。抗战胜利后回国,后来回到老家松滋老城。陈宏钧有一个弟弟陈宏佩也参加过抗日军队,1949年去了台湾,国民党抗日军队的高级将领。1987年陈宏佩回松滋老城探亲,当时曾捐资数万元为家乡修桥。陈宏钧因为前几年中风如今已经不能下地行走,但是他记忆惊人,对于远征军那段历史他记忆深刻。
松滋老城抗日远征军陈宏钧.jpg
松滋老城抗日远征军陈宏钧





p30_b.jpg


    易绍恩,1923年6月出生,住松滋市王家桥镇黄金堂村。1940年秋参军,编入国民革命军94军步兵连。在抗击日寇中,他参加过八次大战役,小战斗不计其数,1942年他受伤住院,出院后部队已经开往前线,易绍恩在寻找部队时遭遇18军侦察兵的盘查,因为同是抗日军队,他就加入了国民革命军18军炮兵营,他作战勇敢,机智过人,出生入死,冲锋陷阵,和战友亲自活捉过日本兵俘虏。1945年抗战结束,部队批准易绍恩回松滋王家桥老家养病,肖营长亲自护送回家。如今易绍恩最大的嗜好就是给乡亲们讲述他的打日本鬼子的经历。






p31_b.jpg


   陈启海,1927年10月生于松滋市街河市镇曾家坡村。1941年入伍,编入国民革命军73军直属通信营1连。在松滋西斋守防半年,部队开往湖南澧县、长沙抗日前线。在前线为了保证通信畅通,在电线长度不够时,他和战友手拉手站在木板上让军用信号通过。日军占领长沙时,他亲眼所见有一个团战士牺牲在长江中的场景。在湖南石门县的一次战斗中,陈启海左腿受伤。他参加过宜昌母猪峡阻击战,腰部被日军飞机炸伤。1945年部队从湘潭开往新化县休整,他因伤请假回家。陈启海如今和老伴,一个弱智的儿子住在一起,靠低保和抗日老兵补助金生活。

湖北日报记者采访松滋抗日老兵陈启海(摄影/王绪权)

湖北日报记者采访松滋抗日老兵陈启海(摄影/王绪权)

湖北日报记者采访松滋抗日老兵陈启海(摄影/王绪权)







p32_b.jpg


    严新模,1925年2月出生于松滋市南海镇夹巷村。1938年入伍,编入国民革命军86军32师2团2营。他随部队转战安福寺、雅雀岭、当阳等地,在荆门后港同日军多次激战,在湖北孝感一次与日军交战三天三夜,直至日军败退才下火线。在宜昌母猪峡阻击战中,严新模腰部被日军炸伤,1945年日寇投降后因病请假回家。残酷的战争给严新模造成了终身残疾,至今他的脊背和身体几乎成九十度,晚年完全失去劳动能力,他为人乐观,很少向别人谈及自己的抗战经历,他觉得自己能够活著就很幸福了。春节后,松滋关爱抗日老兵协会的志愿者为严新模庆祝了90岁生日。
松滋抗日老兵严新模说:如果日本鬼子敢来侵犯,我拼出这条老命!.jpg.jpg
松滋抗日老兵严新模说:如果日本鬼子敢来侵犯,我拼出这条老命!






p33_b.jpg


    郭学清(原名杨治清),1926年4月出生,原籍四川省南充县,现住松滋市南海镇金鸡寺村。1940年入伍,编入国民革命军66军199师597团6连。在公安县斗湖堤等地同日军进行过多次交战,部队开往湖南新安休整后编入炮兵连。在湖南常德等地与日军进行过多次激烈战斗,1945年抗战胜利后部队在松滋驻防,郭学清在松滋南海镇金鸡寺一郭姓人家做了上门女婿,改名换姓。2014年冬,在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和松滋关爱抗日老兵协会的关注下,郭学清回四川探亲。
松滋抗日老兵郭学清 当年是“炮兵的眼睛”.jpg
松滋抗日老兵郭学清 当年是“炮兵的眼睛”





p34_b.jpg


    薛光举,1925年1月出生,现住松滋市军休所家属区。1940年参加共产党领导的赤卫队,1943年遭遇当时的地方乡公所被送往国民革命军79军508团当兵。他参加过多次湘鄂边界的对日作战,在湖南澧县的一次战斗中,他所在连队与部队失散,后编入100军19师56团。他参加过长沙,衡阳,湘西战役。在湖南安化,张家界等地,与日寇进行过殊死决战,1945年抗战胜利薛光举参加人民解放军直至全国解放复原回到松滋。2005年荣获“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




p35_b.jpg


    夏远旭,1924年9月出生于松滋市杨林市镇农家峪村。1940年入伍,编入国民革命军79军63团1营重机枪连。1942年在江西南昌同日军交战,一百多人的连队遭遇敌机狂轰滥炸,大部分战友牺牲,仅存十一人,他一个人背着一挺重机枪冲出日军的重重包围。夏远旭兄弟三人,两个哥哥战死在抗日前线。他当兵六年,转战湖南、湖北、江西、四川、广西等地。1945年抗战胜利后得知母亲无依无靠生活困难,部队派人到地方调查情况属实,特准许他长假回家。夏远旭记忆惊人,对抗战时期的救亡歌曲和部队各项纪律至今不忘,可以一字不错地背诵。
老兵的故事:松滋夏远旭单兵扛重机枪突出重围
九旬松滋老兵夏远旭:一门三兄弟抗日 仅我一人归家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档案文献图片展开展 松滋抗日老兵夏远旭在展牌中寻找自己
腾讯大楚网记者采访松滋抗日老兵夏远旭.jpg
腾讯大楚网记者采访松滋抗日老兵夏远旭





p36_b.jpg


    郑艮(曾用名郑银)1922年1月出生于松滋市刘家场镇,祖籍新江口镇木天河。1944年正月入伍,编入国民革命军74军194师581团1营1连。在湖南长沙、衡阳与日军多次交战。在战斗中他和班长共用一挺重机枪,冲锋陷阵,杀敌不计其数。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参加了人民解放军,解放初期参加剿匪,后来参加地方工作。郑艮勤奋好学,他当兵时几乎一字不识,在部队多次参加文化补习,回地方后因为工作需要把自学当着终身追求。2005年被授予“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




p37_b.jpg


    李贤林,1929年12月出生,住松滋市南海镇磨盘洲社区。1943年14岁的李贤林在湖北恩施入伍,编入国民革命军86军67师201团迫击炮连。曾经参加松滋沙道观、米积台、刘家场、宜昌母猪峡等地的对日作战,在战斗中左腿受伤。1945年李贤林和战友们在巴东县茅坪迎来了抗战胜利。1946年他和战友参加人民解放军,全国解放后参加地方工作,历任县武装部长,不到30岁因为妻子去世,他回乡务农,抚养儿女,从此未娶。他的人品深受子女和乡亲们的赞许。2005年被授予“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纪念章”。




p38_b.jpg


    范合轩,1921年12月出生于松滋市八宝镇。1938年入伍,编入国民革命军第二军预备二师步兵连。在广西柳州编入中国远征军赴缅甸抗日战场,在缅甸,同英、法、美等盟军一道抗击日本侵略者,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国,1946年在云南昆明军官学校学习半年,在昆明学习期间和当地一女子恋爱结婚,1948年范合轩经批准携妻子回到松滋八宝镇红旗村定居。范合轩是松滋市至今为止仅存的两名抗日远征军老兵之一,老伴于2014年去世。2005年被授“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




p39_b.jpg


    赵吉云,1924年3月出生于松滋市老城镇横堤村。1939年入伍,编入国民革命军79军194师582团3营。当兵第一站在湖南洞口县驻防,他和战友坚守阵地两个多月,多次击退日寇对洞口县的入侵。他随部队转战广西湖南等地,身为轻机枪手的赵吉云作战勇猛,因为战绩突出,部队曾经批准他回家探亲,一个星期后他又回到部队参加抗日,直至1945年抗战胜利赵吉云才从长沙大华山回到松滋老城镇横堤村。赵吉云如今记忆力减退,昨天的事也许不会记得,但是只要是人提及他参加过的战争岁月,他记忆犹新。

(资料来源:松滋市关爱抗战老兵协会会长邓兴荣,江汉风松滋记者站王绪权)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老兵威武!
2015-7-9 11:17:55
国之勇士,老兵不死。
2015-7-10 15:07:15
这样的抗战老兵其实很多,都是所谓的抓壮丁而参战!但经内战结束、因共知的历史原因而大多都沒能享受到部门的优待!现存于世的少的可怜。前十多年我周围的几位老人都过世了。
2015-7-11 11:26:56
实在令人敬仰!
2015-11-18 14:27:58
拜倒在楼主的西装裤下
2018-8-12 12:08:4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