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走近桂花树遗址 作者:胡文泉 贺小华

8156 0
发表于 2013-11-29 17:26:3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走近桂花树遗址
胡文泉 贺小华

   桂花树遗址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集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于一身,具有很高的考古研究价值,并已写进了考古学教科书。桂花树遗址的发掘,证明了在松滋这片土地上,7000年前就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

走近样式_r1_c2.jpg

   2009年11月4日,桂花树电排站进行加固改建,笔者一行再次来到桂花树遗址,配合工程建设进行文物保护,对遗址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考古调查、勘探。我们循着埋藏在地下数千年冒出地面的陶片标本,穿越时空隧道,触摸尘封的地域之魂,发掘历史的记忆。

  桂花树遗址位于松滋、公安两县交界的王家大湖南边,至湖南澧县梦溪约20公里。洈水千百年从王家大湖穿过,与虎渡河汇合后,奔流至洞庭湖。这里是王家大湖围垦区低洼处,也是松滋市海拔最低处。传说古时候,这里有一座观音庙,庙外的桂花树枝繁叶茂,方圆数十里的百姓常来此烧香礼佛,祈求神灵保佑他们在连年的水患中能够侥幸得以安生。后因一恶人捣毁庙宇,观音菩萨神灵返回南海,从此桂花树枝枯叶落,田地下陷,沦为湖泊,方圆数十里百姓连年遭受水灾,苦不堪言!

走近样式_r2_c1.jpg

  1973年11月,县政府决定在此兴建一座电力排灌站。兴奋的当地老百姓在开挖排灌站闸基时,挖出了大量的陶器片!刚巧,被带队到工地慰问的县领导査远澄同志看见。他当即通知县文化部门,县文化局马上通知县文化馆,文化馆的陈定茂冒着风雪费了半天时间步行30公里赶到了水利工地。

  次年春,县文化部门配合荆州地区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进行初步踏勘并按规定迅速上报上级文物管理部门、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北京大学历史系老师带领74级学生参与了发掘和资料整理工作。初步认定,这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文物工作者在现场进行了调查,并采集了大批文物,清理了几座残墓。为进一步了解该遗址的底层堆积,同年12月至1975年1月, 又做了小面积试掘,开2米×10米探沟二条,2米×6米探沟一条。松滋、公安两县文化馆人员参与了调查和试掘。

  遗址现存面积约16900平方米。地表是一层芦苇和洪水冲积的细沙。新石器时代文化堆积丰富,厚约2.5至3米。在工程施工范围内,可以清晰看见遗址分为墓葬、居住地址和灰土三部分。地层堆积第一层为耕土,浅褐色,含较多细沙。第二层为灰绿色土,土质松散,含有大量灰土。第三层为红烧土居住面。第四层为黄绿色土,是红烧土居住面下的填土层,土质紧密。第五层褐色土,含大量红烧土碎块,原为居住面,在修筑上层居住面时被破坏。第六层黄绿色土,夹有少量红烧土颗粒,是第五层居住面的填土。该层下面有一个灰坑,打破第七、八层。第七层为红烧土居住面。第八层为灰土,含有较多的草木灰。八层以下便是淤泥了,没有文化遗物。

  第五至第八层的陶片以红陶为主,灰陶次之,黑陶最少。大部分陶器为素面。施加纹饰的较少,其中以瓦纹、弦纹为多,彩陶数量极少,纹饰有横人字纹、波浪纹等。主要器形有罐、簋、碗、盘等。这些特点与巫山大溪文化遗址陶器风格相同,因此,文博专家将这几层归为一个时期,属大溪文化①。

  第三、 四层的陶片以红陶所占比例较大,因第三层上面是烧土面,夹在其中的陶片经火烧后变红,使红陶比例增大。主要器形有篮纹罐、高圈足杯、折壁盘等。还有漩涡纹黑彩陶片。这些器物与彩绘纹饰和屈家岭文化的陶器有着相同的特点。所以,将第三、四层归属为屈家岭文化②。

  第二层陶片以灰陶为主,纹饰有篮纹、方格纹、附加堆纹和镂孔等。主要器形有豆、篮纹罐、高柄杯等。它区别于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而与河南龙山文化有相似之处,又具有江南地方特色,故考古专家定为“湖北龙山文化”③,(现定名为“石家河文化”)④。

  发掘工作配合工程清理了几座大溪文化的墓葬。由于扰乱严重,多数墓葬无法辨认墓圹和葬式,只有两座,仅存底部。一座葬式为仰身屈肢葬,上身仰直,双腿屈向胸前,双手抱臀部。另一座为合葬墓,其中三个头骨成品字形放置,旁有几根肢骨,还有一头骨与随葬物品置于一起。骨架腐朽成粉状!

  考古人员在墓葬区采集了大量的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经与探沟发掘品比对,可知这些墓葬都是早期的,属大溪文化。

  生产工具有石器和陶纺轮。石器大部分为磨制,采用了切割、管钻等技术,器形规整。如石铲、石斧、石锛、雕刻器、石凿,有的通体磨光,中部有一对钻的穿孔;有的是打制成形后再磨制;有的为通体磨光,器身有打击的疤痕,刃部有使用痕迹;有的则为双面刃,两面对切,到一定深度后砸开。

  生活用具均为陶器。桂花树遗址采集的陶器数量多,器形完整。陶器质地一般分为粗泥和细泥,粗泥陶占多数。红陶数量最多,黑陶、灰陶次之。全部陶具都是手制。一般用泥条盘筑法,内外抹平。圈足器均分别做成器身和圈足,然后接合。陶器以素面为多,有的施瓦纹、戳印纹、弦纹,个别器物上有浅篮纹。如鼎、足成圆锥形,素面;碗,有的附矮圈足,外施红衣,口沿内一周为红色,下部为黑色。有的腹较深。有的为鼓腹,圈足较高,外部红色,内部黑色。有的则口微奓,腹壁斜直,外红里黑。钵、簋、盘、深盘豆、浅盘豆、罐、瓮、壶、双腹杯、直筒瓶、漏壶、器盖、器座等,多为红色陶衣,附纹饰。

  桂花树遗址出土的玉器有玉刀、玉镯、玉璜、玉锥、玉块、玉坠和玉管。玉刀灰褐色,有白色纹道,刃部较宽,弧形。玉镯灰白色,有黄绿色条纹。通体磨光,上下口较薄,系两面对钻而成。玉璜白色,半月形,断面椭圆。中部较厚,两端扁平。玉锥为灰白色,条状。玉块为椭圆形,灰褐色,通体磨光,一端有开口。玉坠为碧玉,通体磨光,舌形,扁薄,上端有一对钻的穿孔。玉管是灰黄色,磨光。

  桂花树遗址同时出土的“湖北龙山文化”(“石家河文化”)遗物也精彩纷呈。生产工具有石斧、石凿、石锛、陶纺轮。生活用具则有碗、钵、盆、豆、罐、缸、壶、鬶、瓶、杯、高柄杯、器座以及陶球等其它器物。分别饰有篮纹、方格纹、附加堆纹和镂孔。充分凸显了龙山文化特色。

  据悉,桂花树文化遗址出土各类文物多达数万件,除松滋因当时未组建博物馆、县文化局留存少量标本外,绝大多数上送给了荆州博物馆和湖北省博物馆,拖了满满两大汽车。荆州博物馆展厅展出的第一件文物,便是出土于松滋桂花树的簋。漫步在上述两馆之中,人们随时可以看见松滋桂花树出土的精美文物,成千上万名游客曾通过这些文物,展开了与松滋的历史对话,现代人与松滋古人的对话,与松滋的古文明对话!他们在品味松滋的博大精深后,产生了快感的体验,产生了心灵的净化和升华,产生了优美与壮美!

  桂花树遗址的调查和发掘,使我们对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获得了崭新的认识。遗址的三期堆积,分别代表着三个文化类型。桂花树遗址有一定数量的陶瓶,是大溪文化所没有的。桂花树中期屈家岭文化,说明黄河文明已经越过长江,到达江南。桂花树晚期的龙山文化遗存中的高柄杯等器物,河南龙山文化也未曾发现。

  从桂花树遗址的地层和内涵来看,早期的大溪文化、中期的屈家岭文化以及晚期的“湖北龙山文化”(现定名为“石家河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之间是否有着继承关系,吸引着文博专家们的特别关注与探索。

  桂花树遗址的发掘,揭露出了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地层叠压顺序,首次明确了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的传承、发展和演化关系,客观上推动了石家河文化的研究。

  1992年12月16日,省人民政府公布桂花树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9月,松滋博物馆将由时任县长王光泰手书的“桂花树遗址”保护标志碑,庄严地矗立在桂花树电力排灌站左侧。


     
注释:

   ①大溪文化:中国长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重庆市巫山县大溪遗址而得名。其分布东起鄂中南,西至川东,南抵洞庭湖北岸,北达汉水中游沿岸,主要集中在长江中游西段的两岸地区。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的年代, 约为公元前4400~前3300年。大溪文化的发现,揭示了 长江中游的一种以红陶为主并含彩陶的地区性文化遗存。


   ②屈家岭文化:屈家岭文化年代约为公元前2550—前2195年。屈家岭文化因1955-1957年发现于湖北京山屈家岭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湖北,北抵河南省西南部,南界到湖南澧县梦溪三元宫,西面在四川巫山大溪文化遗址也发现了个别屈家岭文化的典型器高圈足杯碎片。分为早、晚两大时期。早期有斧、锛、凿和穿孔石耜等器,磨制一般比较粗糙。黑陶多,灰陶次之,黄陶和红陶较少。陶器表面多数为素面磨光。晚期磨光石器增加,双肩石锄是屈家岭文化常用农具之一。以种植水稻为主,家畜以猪和狗为主。出现了彩陶丝轮。


   ③龙山文化: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山东历城龙山镇(今属章丘)而得名,距今约4350─3950年。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大汶口文化出现的快轮制陶技术在这一时期得到普遍采用,磨光黑陶数量更多,质量更精,烧出了薄如蛋壳的器物,表面光亮如漆,是中国制陶史上的鼎峰时期。


   ④石家河文化:中国长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因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群而得名。主要分布在湖北及豫西南和湘北一带。为承袭屈家岭文化演变而来 ,年代距今约4600~4000年 。该文化出现如石家河遗址群那样的中心聚落,由邓家湾、土城、肖家屋脊等数十处遗址组成。当时的经济生活以稻作农业为主。在邓家湾遗址发现了铜块和炼铜原料孔雀石,标志着冶铜业的出现。琢玉工艺崛起,特色鲜明,玉器有人面雕像、兽面雕像、玉蝉、玉鸟、玦、璜形器等,都属于小型玉器。邓家湾遗址的个别地段,集中出土了大批小型陶塑,有的一座坑中竟达数千件之多。所塑有鸟、鸡、猪 、狗 、羊 、虎 、象、猴、龟、鳖以及抱鱼跪坐的人物等。由于文化特征与龙山文化类似,时称“湖北龙山文化。”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生活在松滋,爱上100网!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yun@songzi100.com

松滋百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网站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
法律相抵触的言论!本站内容均为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
  • 关注公众号
Copyright © 2012-2024 松滋百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1510号-3 鄂公网安备 42108702000062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