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散文] 【散文】走进博士村——胡如奎

5362 0
楼主 发表于 2022-6-23 09: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走进博士村

胡如奎


引子

中国村落发展史都有过万的编年了,基本上是人类久远文明的进步史。当村落进入现行的行政村,中国村落的发展速度就加快了、标准也提高了,像江苏华西村、安徽小岗村、山西大寨村、北京韩河村、上海九星村等,都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典范。同时,它们的带头人也留下了一段段经久不衰的佳话,像华西村第一任村委书记吴仁宝,把华西村打造为“天下第一村”,成为了农村基层干部的杰出代表。小岗村党委原第一书记沈浩,为“三农”做出了重大贡献,获得了全国百名优秀村官、感动中国2009年度人物、全国敬业奉献模范等荣誉……


眼下,听说湖北荆州有个别样的“博士村”、村里有个不一般的村支书,都小有名气的。可究竟如何呢?我们不妨走进去看一看!


看点之一:村牌别具一格


想去博士村,就来了去的机会。


上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二)上午,受邀参加“松滋部分作家走进荆州博士第一村姜家岭”的活动,正好满足我“一窥天机”的好奇心。

“博士村”离我不远,也离我甚远。不远,它就在荆州松滋境内;甚远,是因为我未曾去过,它在我心里有些玄妙、离奇。姜家岭村凭的是什么能量和际遇居然成了“荆州博士第一村”?这其中的奥妙何在呢?我就是带着这样的疑问,急切地走进博士村的。


两车七人从松滋城区出发,上351国道,向西行18公里到斯家场镇,再向南缓坡上行2公里就到达目的地。


村口两块石碑吸引眼球,左书“博士第一村姜家岭”,原来“博士第一村”前并未冠“荆州”二字,难不成是想将影响做得更大?右书“不比做屋,只比读书”,这样的口号我第一次见,新鲜!


进村下车时,趁大家一阵忙乱之机,我独自随兴转悠一圈,便蓦然领略其大概,即刻借句为诗云:

横看成岭—姜家岭,

侧成峰来“学”为峰!

乡村振兴惊为殊,

远近高低各不同!


看点之二:支书出类拔萃


在短暂自主中忽听呼唤,回过神走进姜家岭村党员群众活动中心,分宾主在会议室坐定,准备听村支书作情况汇报。对面被称作“支书”的是位五十多岁的汉子,长相有点黑,是正种着地的样子;有点发福,则是正当着官的样子;表情,有些农民式的谦卑,也有些干部式的霸气;讲话,有文人的引经据典、条分缕析,也有村野之人的家长里短、散漫张扬。


其汇报大体土俗中带点认知超脱的雅致,显得大方得体,尤其是谈及另辟蹊径的“教育兴村”思路及成果时让人震撼。听着听着,对这位村支书的敬佩便油然而生,我认为他的智慧和能力已不在人们对农民的想象范围之内了。


他叫梅启新,自2002年起担任姜家岭村党支部书记至今。我在对他的情况介绍作整理时,发现很多地方都会有情不自禁为其打上惊叹号的冲动。


欢迎各位作家来到姜家岭村!姜家岭,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区,国土面积5.32平方公里,全村282户、1058人,党员45人。这里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可谓“九步一人,人才辈出;十步一景,景色怡人”!我们村累计为国家培养博士11人,硕士32人,大学毕业生186人。现如今啊,我村是“湖北省绿色生态示范村”、“湖北省文明村”、“湖北省家风家教实践基地”,享有“荆州博士第一村”的美誉(当初为荆州市委书记来村调研时所赠)。


然而陵谷沧桑,以前资源匮乏、资产稀缺、发展乏力。“正底子形四面坡,南北二河不通过;天旱半月无水喝,有女不嫁穷山窝”,这是20年前姜家岭村的真实写照。这里地形条件恶劣、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一亩,村民在家依靠传统农业种植增收致富几无可能,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只有外出打工,而辛苦换来的血汗钱又投入在一年住不了几次的新房上。面对村里“房子越盖越好”却“荒田越来越多”的窘况,2002年,我们新一届村“两委”班子深刻认识到,知识就是力量,教育改变命运,必须转变发展思路、制定长远规划,引导群众彻底摒弃不良攀比风气,“不比做屋,只比读书”。在深入走访党员群众的基础上,村“两委”班子成员首先统一思想,明确提出“党建引领、支部带头,教育兴村、产业富村”的工作思路和“用20年的时间,每户培养一名大学生”的奋斗目标。随后召开村民代表大会,会上引发激烈争论,我们只得耐心地释疑解惑、循循劝导,才使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达成共识:教育是彻底改变个人命运的关键,是助推村级长远发展的支点。崇文重教、尊知尚学就是姜家岭弯道超越的奇招,是姜家岭发展的必由之路。


多措并举推动崇文重教蓝图既定,关键在干!20年来,“两委”班子保持大稳定、小调整,坚持逢会必讲教育、逢人必劝读书,团结一心持续强化教育兴村理念。全村38户党员家庭累计教育培养出大学生25人、研究生9人,博士生4人,我儿子争气,也成功考取武汉大学法学博士学位,也就让我带了头。


持续营造兴教氛围,将崇文重教理念纳入村规民约,村口醒目位置树立“励学门”,上书对联“莘莘学子为中华崛起苦读,拳拳爱心于人才培养勤耕”;“父老乡亲姊妹照看有我,祖国繁荣家乡建设靠你”。村部广场开辟专栏,每年将考取大学的学子名册张榜公布。不断完善奖学制度,压缩一切不必要的支出筹措资金设立教育基金,20年如一日对考取大学的学子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目前,对考取博士的助学金达到3000元,考取硕士研究生奖励2000元,考取大学奖励1000元。


2019年投资30万元建成高标准红色阵地,专门打造“博士馆”;注重强化助学风尚,依托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建立“留守儿童之家”,每年寒暑假期间组织大专院校学生回村开办助学班,对“留守儿童”集中进行学业辅导和心理疏导。10余年来,村“两委”累计筹措资金3万余元,帮助5名困难学子完成求学梦想,全村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率连续32年为零。


文明乡风赋能乡村振兴20年,我们持续实践崇文重教,不断涵养乐学家风,引领促进乡风转变,收到了丰厚“回报”,结出了累累硕果。通过开展“好媳妇”“好公婆”“法治光荣户”“十星级文明户”“党员模范之家”等评选活动,不仅人居环境整治、决战脱贫攻坚等基础工作推进更加顺利,乡村治理也得到极大改善,近10年姜家岭村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案件,没有一例越级上访,村内没有一处麻将馆,社会风气持续向好向善。


接连开展返乡人员恳谈会,定期交流沟通的微信群在村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节点发挥作用,毕业后事业有成的大学生付威、汪洪元主动捐资10万元,帮助村里兴修公路;覃峰、斯尚金等捐资4万元,用于人才培养、激励后学;在武汉市和省直部门担任领导职务的博士张忠军两兄弟,积极帮助村里协调联系争取项目,助推发展。在崇文重教、劝学读书成功经验的启示下,村“两委”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坚持既富群众脑袋、又富村级口袋。2017年,村集体成立“金灿”油茶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计划发展油茶产业1000亩,现已开发建设基地1200亩,丰产后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50万元以上收入。现在“姜家岭书院”正在建设中,建成即可扩大“农家书屋”,弘扬厚植耕读文化。


如今的姜家岭,“不和别人比现在,只和别人比未来”“不与别人比做屋,只与别人比读书”的价值理念已深入人心,村民争相重视教育、投入教育蔚然成风,依托加速澎湃的人才支撑、逐渐厚实的产业底盘,姜家岭村正朝着乡村振兴、全面小康的康庄大道阔步前行……

梅支书讲完,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完全放下了所谓作家的架子和知识分子的矜持。听这样的报告,等同捡拾到一只乡间宝盒,大家只有欣喜和感佩。


长达一个多小时的介绍,梅支书没有一字的文稿,却讲得言之凿凿、轻松自如。仅此表现,就足以反映他做事的用心程度和行为能力。我带着好奇心,比较委婉地询问他的学历,他也明白我的意思,就索性坦率地作了解惑性的回答:“不怕您笑话,我高中没毕业就辍学了,但我很爱读书看报,更喜欢琢磨事,村里的事往往让我整宿整宿地睡不着觉,这可能就是事业心驱使的缘故。”我就想:他为把这村支书当好,该吃了多少苦,费了多少神啊?真不容易!但也许就是这“事业心”才促成了他的成功,促进了他的成长、成熟,成了出类拔萃的人才。


我打趣地称他为“杂家”,首先他懂教育,懂得知识改变命运的教育哲理,从而确立了“教育兴村”的理念,并把崇文重教定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这有同于安徽毛坦厂镇的教育规划;也有不同,或许在认识上还略高一筹。毛坦厂镇基本上是教育产业化的理念,他们先是把毛坦厂中学办成了亚洲最大的“高考工厂”,先拼命地招收复读生,再高压备考,然后将复读生最大比例地送进大学,从而产生教育的高效应。其中包括学生越招越多,每年过万,于是陪读家长涌进毛坦厂镇,他们要吃、住、打工,就兴起了毛坦厂镇独特的餐饮业、出租屋产业以及家长打工工厂等。每年高考又像是毛坦厂的盛大节日,也像是重大的贸易活动。毛坦厂镇就这样靠教育迅猛发展起来了。而他们的许多做法却不大经得起理论,也就受到过许多抨击,似乎是黑格尔的一句话才维系住他们的生存。黑格尔说:“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后来就直接变成了“存在即合理”,那毛坦厂中学就这样“合理”下来了。


而姜家岭村推行的“崇文重教”,是中国的优良传统,姜家岭村崇文重教的整个理念系统也都是经得住推敲的。


但有一点梅支书则好像卖了关子,他迟迟不提姜家岭的文化或教育产业,可凭我职业性的敏感,估摸博士村的“崇文重教”早已默然丰收了,因为听说这里是邻村拓展学校的研学基地,做着有效的有偿服务。其实无须遮掩,发展经济也是硬道理,要将梅支书的思维圆合起来,是缺不了这个重要环节的。乡村振兴选择打造博士村,不只是赚吆喝的,打造博士村要耗钱,但耗钱也是为了赚更多的钱,是既赚吆喝又赚钱,而且打造博士村和其它的振兴之路不同,它可以做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这正是其高明之处。


会下作家们又和梅支书作了互动交流,作家们提的问题先是:姜家岭村11位博士并不是最多的,周边县市有的村比这里会多很多,那为何就这里成了博士村呢?梅支书只简单回答了两点:一是我们村的博士不算少;二是我们村最早有崇文重教的思考、运作和成效。这就是实际情况。后来田永华主席和梅支书的交谈甚欢,他们俩还就姜家岭的“奋斗目标”进行了讨论,田主席建议说:“奋斗目标这样说会更严密:知识就是力量。不与别人比做屋,只与别人比读书。用20年左右的时间,争取每家都有一名大学生。”梅支书表示认同。田主席又问他:“如何应对质疑呢?假若有人不理解,会说这崇文重教的做法,不就是要把村里的孩子全都培养成大学生、硕士、博士吗?可能吗?怎么回答?”梅支书说:“还真有人提过类似的问题,我是这样回答的:我们既主张‘有教无类’,又重视‘因材施教’。也就是说要让所有的孩子都受到教育,而不是说让所有孩子都考取大学。相反,若他不是考学的料,成绩总上不去或心理承受不了,就不要硬逼他考学。我们还主张‘先做人,后成才’,认为‘身体健康第一,心理健康第二,学习成绩第三’,如果逼得他跳了楼,人都没有了,还谈什么教育呢?”田主席高度赞同他的说法,如此如此,他们两人便相见恨晚,成了难觅的知音。我也认为这回答是有水平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是孔老夫子的观点,后面的则是素质教育的精髓。


“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梅支书本不是教育圈内之人,能“超凡脱俗”点正好。


说梅支书是“杂家”,他除了对教育有深刻的思考,还善于研究国家对农村的大政方针,也会经营自己管理的“一亩三分地”。从他的汇报可以看出,重视信息、把控机遇、落实项目、发展经济也是他的优势、优点。


看点之三:基地独运匠心


走进博士村,我们意气风发,心潮澎湃,仿佛发狠要走遍姜家岭!走到她的历史深处,走到她的思想高处,走到她的未来远处!


参加活动的还有刘家场作协分会梅运全主席,他是姜家岭村人,所以他和梅启新支书就成了走访参观的导引和解说员。


先到博士展示点——“耕读传家,书香致远”。梅主席说这是姜家岭村的“中心展区”,也是中小学生拓展、研学的主基地。真的很美,而且文化气息浓郁。这里中间一口椭圆形的水塘,风柔水清、明洁如镜。东面是一排民宿,整修得风格古朴、素净,木板、黑漆、金字的对联特别醒目。对联书写均出于松滋名家之手,显得有面子、有品位。对面是博士展示牌,11位博士11块,长方形竖立,丈余高,上端是照片,个个都有精英神采;往下是文字简介,字字都有饱满的含金量。


通过看和听,我们又获得了崇文重教的典型。


淳朴民风成就励志人才!


梅松宜,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化学工程博士。可他在读书的时候,由于家里条件不好,他还得种田、放牛,是个“晴耕雨读”的范例。他求学十分艰难,是靠乡亲们帮衬,才好不容易读完高中的,才有幸考取长江大学。但当时3000元学费无出处,准备放弃入学,村支书知道后,就帮他贷款上学,这样才有了他学业得到良好发展、家境也得到根本好转的现状。正应了《围炉夜话》中“读书乃有福,教子即创家”的名言。水塘西南角不远处,可以看到农舍的山墙上画着一个小孩骑在牛背上、拿着语文课本专心致志学习的巨画。梅支书说,这画就是根据梅松宜的故事创作的。


梅星星是位25岁的帅小伙,日前是武汉市北斗星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工程师。可曾经,他是一位危在旦夕的重症患者。让我们穿越到2010年7月7日,梅星星因身体不适去荆州中心医院检查,却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主治医生表示,如果进行骨髓配对,治疗总费用将在50万元左右。他爸妈都是普通的农民,听到这个消息,感觉天都塌了。为了给梅星星治病,家里凡是能变卖的东西全部卖了,亲戚都借遍了,筹到的5万元钱只是杯水车薪。村支书梅启新得知情况后,不仅号召村民为他捐款,还向斯家场中学、镇政府领导求助,在荆州市人大易法新主任的牵线搭桥下,荆州蓝特集团董事长杨忠洲8月11日为他送来爱心款3万元,后来陆续捐赠共计20万元。是爱心让他重获新生,病愈后的梅星星时刻不忘读书,他走进了荆州北大青鸟计算机学校,取得中专文凭后,找了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工作之余,继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专科自学,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拿到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本科文凭。家境逐渐好转,他说,只要家乡需要,只要我的生命还在,必将举毕生之力回馈家乡。


我们是从水塘东逆时针绕行的,走过博士展牌,又有一块“乡风文明建设的斯家场实践”宣传牌,这时梅运全主席才介绍说:“标牌标语多是我们姜家岭村的显著特色,那可是梅支书仔细琢磨的结果哟。”其实我早就感觉到了多处文句的精妙,暗自佩服作者的能耐。面前宣传牌上的“四比四让”我也认为恰到好处,“比读书,让书香四溢”、“比家风,让墨香传承”、“比勤作,让果香遍野”、“比宜居,让花香弥漫”,其目的是“让乡风文明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此乃智慧开花,文字飘香!“高手在民间”,梅支书堪称“语言高手”!


绕到水塘东南角的竹林,我们和“喜竹石”合了个影,留下了喜竹的韵味。石上刻苏东坡的诗句“无竹令人俗,无肉令人瘦”,在此却似乎道明了发展文化与发展经济的关系。


看点之四:工地热火朝天


接下来,我们集中走访了四大建设工地,是姜家岭发展蓝图中跳跃的标记,气势恢宏、热火朝天。一是堰塘改造工地,梅支书发挥博士关系攻坚,争取到“国家堰塘改造项目款”350万,拟改造全村26口堰塘,完成最后一个“死角”治理。我们看了三口堰,清理、整形工程已完成,正在加紧硬化。二是“学研实验田”,已界定范围,打桩划线,是一块美如锦缎的梯田。三是“姜家岭书院”,地梁已浇筑定型,挖土机正轰鸣着铲土回填台基。目测长五六十米,是个不小的建筑物。梅支书在这个“杰作”面前表现得很兴奋,用压倒挖土机的音量介绍说:“我们现在要打造的是湘鄂边最大、最好的拓展研学基地,所以我们这个书院就要用我们现有的实力往最高处着手。我们的奋斗目标是把邻近的湖南县市的拓展学生也吸引到我们这里来。”这书院会是什么规模、档次就可以让我们去想见了。四是铺设到“石牯牛”的道路,建立起又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研学基地。这里我又欣喜地收集到一个人才主题的传说,整理插入此处,感觉好不熨帖!


姜家岭西边有条梅溪河,过去也叫螺溪河(见《梅氏家乘》)。梅溪河因梅姓族望而得名,然螺溪之名从何而来,不得而知。好在现在大家把发源于官渡坪最后汇入洈水两河口的整条河命名为洛溪河,“螺溪”、“洛溪”,音近而字异。


梅溪河有个古老的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境南有个青年,饱读诗书,闻名乡里。乡亲们都说他是文曲星下凡,劝他求取功名,然后造福乡梓。就在一个大比之年,乡亲们为他凑足了盘缠,送他上了赶考之路。青年背负行囊,从界溪河出发,晓行夜宿,不在话下。当经过梅溪河时正遇洪水,水流湍急,不能过河,也不见渡船。青年正在着急之时,柳树下一头青色的牯牛“哞哞”叫着向青年走来,并做卧伏状让青年骑上牛背,将青年顺利渡过浊浪翻滚的梅溪河。青年得以顺利参加会考,并进京殿试,考中功名。


若干年后,朝廷派青年到湖湘地方为官。新官员取道老家看望年迈的父母,也感谢资助过他的乡亲。当官员回到梅溪河边时,不见了青牛,于是向河边住户打听,一位老者告诉他:小官人,当年驮你过河的可是神牛啊,前朝傅宰相就是沾了它的光才做了大官的。前年,不知是谁得罪了河神,梅溪河发了大水,两岸人民遭殃,到处墙倒屋塌,淹死了好多人,老牯牛奋不顾身跳入河中,用自己庞大的身体压住了河神,才控制住了河水,两岸人民才安居乐业,过上了好日子。说完,老者指了指河中一块巨石,酷似牛形。新官员听完,略有所悟:难道它就是传说中老子过函谷关时骑过的青牛?


于是,新官点燃三炷高香,向河中化为石形的老牛虔诚拜揖,立誓造福民众。后来听说这位官员成了湖湘地区治水的好官。


此时,拉建材的拖拉机“突、突、突”地欢跑着,感觉就像是《传说》的“古韵”和现场的“今声”正在合奏发展曲。


看点之五:油茶生机勃勃


驱车上岭是最开阔眼界的,气象万千。姜家岭,黄土岭、黄土坡。岭上俯瞰坡长千米,仰望则空高万丈,蓝天、白云、阳光,再极眺估计就是“诗和远方”了。


可梅支书的诗是眼下的油茶树。黄土岭、黄土坡上均种满了油茶树,一棵棵,矮小似娃娃一样可爱;结出的果、榨出的油更似仙果、琼浆。姜家岭的油茶产业已进入到联合深加工的阶段,产出的油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可观,后续在扩大规模上,梅书记指着脚下的岭坡说:“这一片的油茶树的树龄三年了,马上就开始挂果,我们再在周边收购一些,油茶产业规模就可以了。”


我自顾在旁遐想:当满岭满坡的油茶开花了,那应是“壮观”,满眼鲜艳,满眼希望,该多美!


看点之六:岭上底蕴丰厚


说完油茶,作家们齐观岭下水雾升腾,是“紫气东来”,好不祥瑞!大家乘兴观岭说岭,谈及“姜家岭”的肇启。梅主席、梅支书便引领大家凭吊“异姓同宗”的先人姜朝举,并议说了姜家岭得名的来源。

姜家岭是一条呈南北方向的山岭,南起本地的银板沟,北至本地的楠竹园,全长约6公里,此山岭中,包含梅家岭、跑马岭、梁凸地、朝举垉、野猪坑等地段。这么多具有特殊含义的名字包含其中,而为何独独命名为姜家岭呢?这里的老人们都能够说出点滴由来,道出其中缘由。


远在300多年前的清代康熙年间,有一个居住在当地朝举垉地段的乡民,名叫姜朝举。姜朝举是父亲的独子,他的父亲在一生勤苦耕种的同时,酷爱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研读四书五经,积累了渊博的知识。从60岁开始,姜朝举的父亲开始利用学到的知识,为当地的乡民解危帮困、治病救人、授业解惑、指点迷津,做了大量的好事善事,当地乡民都对他的学识佩服不已,对他的善举感恩不尽。在他的影响下,乡民们认识到了文化对人生的重要性,也开始重视读书学习,形成了崇文尚学的良好乡风。


父亲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姜朝举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父亲,已经成为了姜朝举心目中的人生偶像。父亲去世前夕,姜朝举守候在父亲身边整整三天,父亲闭眼之前,拉着姜朝举的手,断断续续对姜朝举说了很多很多,“做人,要靠德行和文化滋养,养德行,驱除百病,学文化,根治贫穷”,这句话,是烙印在姜朝举心中最深刻的一句为人处世名言。


姜朝举处理好父亲的丧事,擦干泪水,像换了个人似的,按照父亲的遗愿,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父亲一生勤苦打拼,给他留下了一笔丰厚的财富,他决定用父亲留下的这笔财富,在当地选择三处合适的地方修建起三栋房子,一栋作为自己研学和家人居住的地方,取名为“滋养堂”,他要在这里修炼德行,学习文化;一栋房子作为当地孩子们的学堂,取名为“济学堂”,另一栋作为当地成年人修性养德的场所,取名“养德堂”。规划既定,他亲自绘出三栋房子的图纸,亲自选择好三处位置,亲自请了三个泥瓦木工班子,亲自选择好开工奠基的时间,三栋房子于同一天开工奠基,半年时间建成。


建成后的房子虽然不像现在的房子那么宏伟高大,但房子构造结实,设计实用,庄严醒目。三栋房子每相隔1公里一栋,坐落在现在姜家岭村四组范围内有两栋,九组范围内有一栋,三栋房子几乎在一条直线上。三栋房子的式样和布局也几乎完全相同,每栋房子都设计有八大间房子,有上堂屋和下堂屋,有天池。只是“滋养堂”门向朝东,寓意“迎接阳光”,“济学堂”和“养德堂”的门向朝西,寓意“面向未来”。


三栋房子建成以后,姜朝举将当地的适龄儿童都集中在“济学堂”,每天上午给孩子们上课,教孩子们学文化,每月逢三(初三、十三、二十三)全天在“养德堂”为自愿参与的乡亲们讲学,每天夜晚都在“滋养堂”研学。长此以往,一晃十多年过去,这里接受过他教育的孩子们无不成为有教养、有知识、有出息的能人,这里的乡民个个懂道理、懂礼仪、懂人生。这里,形成了良好的乡风,孕育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培育出很多能干的人才。


姜朝举的名字,也开始远近传扬,有不少外地成人,不仅自己前来听姜朝举讲学,时不时也带着孩子到这里来听课。为了方便外地人的往来,姜朝举在当地的一个三岔路口立起了一块指路石碑。目前健在的80岁以上的老人,都曾经亲眼见到过这块石碑,并且清楚地记得上面标有到车阳河、街河市、西斋、刘家场的方向。可见当时的热闹场面。


十多年来,姜朝举自己也边教边学,积累了丰厚的学识。在乾隆年间,实行“乡试”推荐能人为朝廷效劳,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人。由于姜朝举的名字已经远近闻名,在一次进行“乡试”的时候,主持考试的官员派人将姜朝举请到了考场,安排姜朝举参与了考试。不考不知道,考试结果一出来,姜朝举以头等成绩被举荐到朝廷为官,成为了举人。


不多时,朝廷召唤姜朝举到朝廷任职。不得已,姜朝举将三栋房子交给当地学有所成的乡民梅祖坤,由梅祖坤接替了姜朝举的教学。

姜朝举的所作所为,在家乡掀起了崇文尚学的乡风,积淀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功德无量。人民为了怀念他,便将他修建“滋养堂”、“济学堂”和“养德堂”所在地的一长条山岭取名为“姜家岭”,一直沿用至今。姜朝举修建的这三栋房子,一直由梅相坤的后代保留到1966年,可惜在“文化大革命”初期被作为四旧摧毁。


现如今,姜家岭之所以能够成为远近闻名的“博士村”,追溯姜家岭地带的历史,溯源姜家岭地名的来历,就能让你明白啥叫传承。此时,我胸间涌动一个虔诚的心愿:若能找准旧址,重修“滋养堂”、“济学堂”、“养德堂”,那该多好!


姜家岭南段“跑马岭”的名称,据说从三国时期一直沿用至今,也可叫“双跑马岭”,指关羽、张飞两人在此赛马。


民间传说:东汉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在川中屡败刘璋之后,继续进军雒城,但久攻不下,加上副军师庞统在落凤坡阵亡,心急如焚,昼夜不安。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刘备便写信给镇守荆州的军师诸葛亮,派流星马连夜送达,要求诸葛亮火速率军西征,并示意关羽镇守荆州。谁知关、张二位大将问讯后,摩拳擦掌、奋勇争先,都要挂帅出征。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深知两位将军的性格,不宜在虎帐直接下达军令,便在松滋境内设下两个跑马场,让关羽与张飞赛马,胜者先抽签,以定去留,并立下了军令状,关羽在东,张飞在西。

是日,只听得一声炮响,双方鼓角震天。张飞大吼一声,山崩地裂,烈马狂奔,似离弦疾箭;关羽拖刀上马,风驰电掣,如蛟龙出山。刹时,二马渐进相交,但因关羽坐骑是马中赤兔,夺了头名。张飞坐骑不敌,输了赛局,急得七窍生烟。


为了让关羽能镇守荆州,诸葛亮事先在两张“签”上都写了“守荆州”三字,关羽先抽到,待张飞欲上前,诸葛亮止住说:“关云长跑马取胜,签上有‘守荆州’三字,符合天意,翼德还不快去向兄长告辞。”张飞不知有诈,只得认输,让关云长守了荆州。


据说,明朝时,两岭上还分别立有“关云长跑马处”和“张翼德跑马处”的石碑。


神奇的传说赋予了姜家岭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俯仰天地,山岭之上皆气度!姜家岭这人脉、文脉、“龙脉”,势必力贯万代!


看点之七:馆藏叹为观止


最后一个程序是参观“博士馆”。


“博士馆”以收藏姜家岭人才资料为主,兼收村史、典籍,可借词“汗牛充栋”、“叹为观止”来形容。


我更以在馆内找到梅启新支书的思想缘起为喜。在门侧墙上我惊讶地看到了宋代胡瑗的《松滋儒学记》,其开篇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材,成天下之材者在教化。”一个高中辍学生,居然研究着《儒学记》,难怪他构思得出“崇文重教”的体系,难怪只有他才打造出了远近闻名的“博士村”!


离别时,我们竖起大拇指和梅启新支书以及村“两委”成员拍照,再以“博士第一村”为背景留影,然后,欣然携《儒学记》归。

 

       2022年5月上旬于松滋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1人打赏

生活在松滋,爱上100网!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yun@songzi100.com

松滋百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网站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
法律相抵触的言论!本站内容均为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12-2024 松滋100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1510号-3 鄂公网安备 42108702000062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