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评介] 【评介】赞 歌 一 曲 唱 英 雄——熊世菊

2217 0
楼主 发表于 2021-10-7 17:15:5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赞 歌 一 曲 唱 英 雄

——读纪实文学《湘鄂边往事》

熊世菊


面对侵略者,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捍卫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发展的文明成果,捍卫了人类和平事业,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

                                 ——习近平

我爱读文学作品,尤其是令我仰慕的作家之作品。

    手捧田永华主席近三万字的中篇纪实文学《湘鄂边往事》,顾不得肩颈酸痛,一口气读了两遍,还嫌不够。《湘鄂边往事》,与其说是文学作品,还不如说是湘鄂人民的一个抗日经典史实,一个感人至深的抗日故事,它从一个截面展现了湘鄂三地抗日战争时期的英雄轶事。

   《文心雕龙》说:“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这是一篇纪实小说,田主席搜集了发生在湖北松滋、公安及湖南澧县等地抗日战争中的事实材料,加以概括提炼,艺术虚构而成。不必说故事情节迭宕起伏,也不必说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单是作家那种精心搜集写作素材的敬业精神,就让读者钦佩不已。《湘鄂边往事》是一曲英雄的赞歌,也是一位作家、一名退休老干部、一个共产党员,对党表达的一片赤胆忠心!2021年,一个特殊的年份,建党一百周年。《湘鄂边往事》的推出,更是献给党最厚重的生日礼物!

    《湘鄂边往事》叙述了1943年5月31日至6月15日,湖北省松滋沙道观区警署指导员赵德焕、湘鄂边游击总队医生吴湘莲等人冒死护送五名盟军飞机员至湖南衡阳的故事。一路上日军追兵不断,河湖挡道,山路逶迤,险境迭出。湘鄂两省三地抗日军民众志成城,机智勇敢,殚精竭虑,将五名飞行员毫发无损地安全转移。其中无惊天动地的誓言,少殊死搏斗的场景,但其情节惊险曲折,人物智勇可敬,环境秀美可餐,读来手不释卷,感人至深。下面,从六个方面欣赏这篇本地抗日轶事,分享这段有温度的地方历史。


一组矛盾推动情节

    纵观《湘鄂边往事》,吸引读者领略文字之美好的,无非是一组矛盾:追阻与护送。

     (一)日军的追剿

    《湘鄂边往事》中,五名美国飞行员的安全是最令人牵挂的事件,因为保护他们的军民时刻面对着一个狡猾、野蛮、狠毒的对手——日本侵略者。

    盟军飞机降落不久,距离最近据点的鬼子就奉命前来追寻;沙道观区警署队员与游击队员两面夹击,日军狼狈逃窜。

    赵德焕等人连夜将五名飞行员转移至南海大金山胡清塘老家,一路舟车劳累,拂晓护送队刚刚离开,胡家大院又响起了日军围剿的枪声。

    护送队还未到达茶庵寺,日军早已在此布下重兵暗哨,准备一网打尽,送护队不得不改道前进。

    茶庵寺多门身染疟疾,危在旦夕,护送队准备从平坦的雷公渡进入湖南境内,结果敌人早已派重兵封锁了渡口。

    护送队只得选择车溪口过澧水,但狠毒的日军不仅没收了此处所有过河船只,还安排飞机监视渡口。当地舵主组织群众用竹排护送赵德焕等人渡河,遭遇敌机的机枪疯狂扫射,舵主中弹,血染澧水,生死未卜……

    面对凶狠狡诈的敌人,护送队赵德焕、吴湖莲等人机智果断,临危不乱,一次次突破敌人的重重防控,摆脱敌人的步步追击,抵达常德,离目的地衡阳越来越近。


    (二)道路的艰险

    五名美国飞行员的目的地是湖南衡阳。由湖北松滋经公安到湖南常德,护送队渡过小南海,穿越五陵山,强渡澧水河,一路跋山涉水,日夜兼程,机警行事。他们踏平艰难险阻,跨越荆棘坎坷,穿越道道封锁,终将美国飞行员送达安全地段,摆脱日军追剿与威胁。


    (三)病痛的困扰

    五名美国飞行员中,最年轻的多门才二十来岁,不幸在护送途中染上疟疾,给本来举步维艰、困难重重的护送任务雪上加霜、再添困扰。但护送队员不仅不嫌弃他,还出奇招,冒死买药,让多门一直跟随护送队前进,直至安全地带。


两个人物撼动心灵

    恩格斯说:“把人物用更加对立的方式彼此区别,会更加鲜明。”(恩格斯1859年《致斐迪南-拉萨尔 》)在《湘鄂边往事》中,作者描绘了湘鄂边一组抗日救国的军民舍身忘死的群体像,他们只是绿叶;而沙道观区警署的指导员赵德焕和湘鄂西游击总队的医生吴湘莲,才是作者刻画的重点。

    赵德焕是一个贯穿全篇的主要人物。他行伍出身,通晓战机,“守了三年机场,飞机只要一过,我从声音中就可分辨出来。”可以说是飞机专家;他是沙道观区警署的指导员,处乱不惊,指挥若定,当飞机迫降时,区长胡清塘不知所措,他迅速集合警力,并命令王小青去找懂英文的曹海云;他料事如神,小心警惕,估计鬼子追兵马上就到,立即转移飞行员,乔装打扮,拂晓出发,带着护送队日夜兼程,经历坎坷,摆脱了敌人的追击;他机智果敢,周密布署,让护送队多次化险为夷,转危为安;他心细如发,无微不至,护送中,对每个飞行员悉心照顾,搀上扶下,一人盯一人;他身份独特,沉稳有度,既是警署指导员,又是中共地下党员,多种险境,从容应对,游刃有余,令人钦佩。所以美国飞行员多门七十多年后,仍不忘其真诚待人、生死相救之浓浓恩情。

    吴湘莲,一个出身湖南中医世家的医生,年轻貌美,英姿飒爽,巾帼不让须眉。她向往革命,与世俗斗争,不顾家人反对,成为红军战士;她医术精湛,能根据多门症状,准确诊断,立竿见影;她机智勇敢,不畏世俗,与周书墨扮成新婚夫妇,出入敌占区,购回良中药;她果断决策,沉稳有度,潘司令说接到情报,鬼子不计代价地寻找五名飞行员,必须立即转移,而多门病情反复,吴湘莲立马表态,冒死相送;她又善良纯朴,医者仁心,当奄奄一息的飞行员多门病情反复,不饮中药时,她把他的头像婴儿一样“揽在怀中”,一口一口地喂送,精心呵护;她知书达理,憧憬和平安宁的新生活,在沅江边晚霞里,给多门讲述武陵源的来历……就是这位刚柔相济的湘妹子,妙手回春的女战士,兼济天下的弱女子,将多门从鬼门关拉了回来,重新踏上返乡征途。吴湘莲的大恩大义大德,也让多门铭记于心,终身难忘。


三方地域铺陈渲染

    《湘鄂边往事》中叙述的抗日故事,主要发生在湖北省松滋、公安两县及湖南省澧县三个地方。作者对这三地的地理环境作了细腻生动的描写,歌颂故乡美好,衬托人物性格。

    五名飞行员迫降地是松西河畔一处外滩。此时“没过小腿肚的河水在缓缓流淌。落日的余晖照耀着河水,波光粼粼。”“一堤之隔的小南海湖,由于地势低洼,这里仅有几十户人家散落在大堤边。”这一段描写,将江南水乡的初夏胜景铺展在读者眼前。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这江南水乡这片热土,养育出了赵德焕、胡清塘、王小青等热肝柔肠、狭肝义胆又刚毅果敢的抗日军民。松西河边“草甸子上长满了农户种植的麦子和红辣菜子,还有蓬勃生长着的各种野蒿和芭芒草,郁郁葱葱,十分茂盛……”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河边蓬勃生长的野草,正是松滋公安一带蓬勃发展的抗日力量!

    护送队准备在茶庵寺过河去湖南。可是,密林中的“茶庵寺是一座古庙,建在界溪河边靠湖北一侧……界溪河发源于武陵山脉北端,全长两百多公里,一路奔来,穿山越岭,两岸皆是悬崖峭壁。在附近数十公里范围内,只有茶庵寺这座桥是通往湖南最便捷的通道。”茶庵寺山高林密、流急岸险,日军在此早已埋伏,准备将护送队一网打尽。如此险境铺陈渲染,不仅突出了日本鬼子的阴险狠毒,更烘托了游击队员的机智勇敢。

    特别是文中那段沅江夕阳晚照的描绘,以及吴湘莲向多门讲述世外桃源的故事叙述,充分体现了日寇铁蹄下的人们对于和平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因为心中有爱,所以英烈毅然冒死前行!

    “夸而有节,饰而不诬。”(《文心雕龙》)文中铺排的环境描写,既衬托了英雄护救队的坚韧与不屈,也表现了抗日军民的热情与智慧。


四次交战险象环生

    从小到大,我不爱看战争一类的影视作品,因为我受不了那些血腥惨烈的画面。《湘鄂边往事》中,穿插四次敌我双方交战的情形,松东河之战、松西河之战、胡家大院之战和车溪口之战。这些或隐或现的交战情景,读来兴味盎然,欲罢不能。四次交战中,最紧张激烈的,要数车溪口强渡澧水河一战。

    车溪口是一个古老的渡口,无论季节变换还是天气恶劣,从来没有封渡的时候。可是当赵德焕一行护送五名美国飞行员至此,车溪口空无一人。派人打听才知敌人为了阻止护送队,将澧水两岸的所有船只全都收到一处,连船家也都扣押起来了。幸好游击队在此活动频繁,扎根甚实,群众基础好,群众爱国抗日热情高涨。正直热情的舵爷回村一趟,不出一个时辰,就组织了几十位村民,并为护送队准备好了渡河木排。护送队立马渡河。

    就在渡完最后一排人时,渡口上空出现日军飞机,敌人用机关枪疯狂地向渡口扫射。赵德焕马上要求大家卧倒隐蔽,可是正在河水中的船工们因河水湍急,木排难以稳住向河心流去。敌机俯冲下来,舵爷中弹倒入河中,清清的澧水染成一片红色。游击队员集中火力向空中射击,敌机抵挡不住,仓惶北逃。

     此次渡口交战,舵爷血洒澧水,众村民冒死摆渡,游击队猛烈还击。军民齐心,众志成城,确保了整个护送队,尤其是五名盟军飞行员安全顺利渡河。此情此景,谁不动容? 


五位盟军感恩戴德


   《湘鄂边往事》紧紧围绕五名美国飞行员的安危来写,而我抗日军民团结一心、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精神,让他们感动不已。

当五名美国飞行员迫降松西河畔,躲入荒草从中,年轻的多门黯然伤神时,马飞尔上尉安慰他,相信中国朋友一定会来救助的。

《湘鄂边往事》中,曾多次写到五名美国飞行员的感激之情。

一是多门患病之后,护送队不离不弃,吴湘莲冒死购药,官兵关怀备至,他才拣回一条性命。当他离开游击总队时,噙泪感激。七十多年后,九十多岁的多门,不远万里,漂洋过海,到中国寻访恩人,悼念英雄,可见其感激之情,难身难忘。

    二是车溪口渡河准备,看到舰爷等村民力排万难,热情相助,马飞尔上尉和他的队友们热泪盈眶。

三是车溪口渡河时,舵爷中弹,血染澧水,去向不明。马飞尔上尉厉声斥责赵德焕等“没有人性”,充分体现了美国飞行员对抗日军民情真意切!

是啊,为他人弯腰,拾起善意的心情;为他人着想,换来真切的感激。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诗经》)正是马飞尔上尉等人身处逆境,充满希望,才实现了重返部队,再回故乡的愿望。当然,更是懂得感恩的中国军民,舍生忘死,才为他们愿望实现,插上了高飞的翅膀!

八方支援护送成功

    曾读过一段关于抗日战争的资料,“抗战时期,老兵们几乎没有个人思想,只有集体抗战精神和集体荣辱观。”(毕孟森《文学与现实生活关系辨析》)这种肯定与赞誉,在《湘鄂边往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悉数作品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十多个,官兵几百人,村民不计数,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一一救助飞行员、打败侵略军,同仇敌忾,克难奋战,终于将五名美国飞行员安全转移。这,就是我们中华儿女打败一切敌人的武器;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雄踞世界之林的法宝。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七十周年的讲话》中如是说:“面对侵略者,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彻底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捍卫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发展的文明成果,捍卫了人类和平事业,铸就了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这一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文心雕龙》)哪有什么岁月静好,总是有人在负重前行。感谢田永华主席的《湘鄂边往事》,让我们读到了一段可以触摸的历史,领略了松滋本土抗日英雄的壮举。英烈已逝,浩气永存!是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今天故乡松滋这宁静美好的武陵源胜景,换来了今天中华民族的盛世繁华。而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更应该牢记历史,不忘初心,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为祖国繁荣尽心尽力。

                   2021.5.24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生活在松滋,爱上100网!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手机动态码快速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投诉/建议联系

yun@songzi100.com

松滋百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网站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
法律相抵触的言论!本站内容均为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
  • 关注公众号
Copyright © 2012-2024 松滋百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1510号-3 鄂公网安备 42108702000062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