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6550192 发表于 2025-1-9 10:30:34

人生何必太奢求 / 郑令琼

         人生不过百年,活着有什么意义呢?
         把人生比做什么都有一定道理:人生如酒,人生如茶,生如夏花,浮生如云。
         陶渊明说:“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白居易赋诗:“莫笑贱贫夸富贵,共成枯骨两何如”;苏轼则认为:“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佛教吟唱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意思是说:人生本就空无一物,何须为外界的尘埃所困扰呢?
         文天祥不重生命重名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他看来,死并不可怕,史册流芳比生命更重要。32岁病逝的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曾激励千万读者:“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几十年来, 对于人生的意义,我广泛参考,思之再三,未能找到满意答案。人生现象的千姿百态,给人生的定义做了千万种注解,没有哪一种注解是权威的。
      为了自己的生存,生在贫困之家的人可以不讲道德,即使违法犯罪,也要去获取生活物质。养活自己都困难的人,不会讲什么亲情友情,兄弟阋墙、姊妹反目、不养父母的案例并不少。在贫穷中苟且活着的人看起来可恨可恶,其实很可悲,很可怜。
      为了爬到社会更高一层,暂处底层的人可以做舔狗,在能够拉自己一把的人面前,曲意逢迎,阿谀奉承,尽显奴颜媚骨,不在乎丧失自己的尊严。
      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人可以千方百计显摆,卖弄早已尽人皆知的信息,卖弄并无什么水准的诗文,卖弄毫无实用价值的才艺。至于人们在他背后的指指点点,他根本不去考虑。
      为了满足自己的原始欲望,只要有金钱有机会,就会冒着风险去勾引帅哥美女。对于声色犬马等生理享乐和心理愉悦,总是肆意放纵,不加节制。
      即使自己衣食得安,甚至位尊权重,却仍然想着荫及子孙,福泽后世,不惜贪赃枉法,弄权聚财,哪怕可能会身陷囹圄,臭名昭著,也要冒险而为。
      ……
      人生状态数不胜数,善恶美丑交织,贫富贵贱万象。在道德与法纪的约束下,安于贫困和平凡、规规矩矩做人的是多数,所以这个社会大致稳定。但是抱着侥幸心理以身试法追求财富和地位的人也不少,所以时不时会有局部的不稳定,甚而至于爆发战争。
      做一个本分人就可以平安得活到天年么?非也。天灾人祸,让许多人死于无辜。“人善被人欺”,“好人命不长”,许多恶人能活到天年,正义不仅会迟到,而且常常缺席。这个世界根本没有天理,从人的出生开始,命运从来就不公平。
      于是,我这样看待人生:人生就是一场交织喜怒哀乐的逆旅,从一出生就走向死亡;受天命安排、后天努力、发展机遇这三大因素的影响,每个人喜怒哀乐的多寡会有很大不同,但是追求安逸、舒适、享乐、尊贵的愿望,谁都会有。至于能否实现,诚如曾国藩所言:“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如果天命有安排、人力不可为,再好的愿望也只能化为泡影。
      既然如此,我们对人生既要敢于奋斗,也要顺应天命。只是应当明白:对自己的一生不必有过高的奢望,更不值得为名利竭尽心血而过劳死。毕竟,每个人的归宿都一样,稍有不同的只是生命的长度。离开人世这一最终结局,没有谁能逃脱,谁都用不着笑话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生何必太奢求 / 郑令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