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w笑傲网络 发表于 2020-9-6 23:03:22

你怎么对待员工,员工就怎么对待你

你怎么对待员工,员工就怎么对待你

深思独想
2020-09-03
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其复杂程度堪比夫妻。

相爱相杀,辗转反侧,纠缠不清,错综复杂。

但其实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你只要搞清楚一个道理,公司与员工的关系就会变得非常简单简单、非常纯粹。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际关系也是相互的。

你怎么对待员工,员工就会怎么对待你。

1、

豫让是晋国权臣智伯的家臣。

智伯率军在讨伐晋国另一权臣赵襄子的时候,兵败身亡。

赵襄子极其痛恨智伯,所以杀了智伯还不满足,还将智伯的头骨做成了酒杯,以解心头之恨。

豫让立志要为智伯报仇,他更名改姓,伪装成受过刑的人,进入赵襄子宫中修整厕所。

不成想被人发现,侍卫要杀掉他,赵襄子却说:“他想替智伯报仇,这是天下难得的义士啊!我小心的躲着他就行了,没必要杀了他。”

于是就令人把豫让放了。

豫让获释后仍不甘心,他将漆涂在身上,使皮肤肿烂,剃掉胡子眉毛,同时吞吃炭块,使嗓子变哑,使人认不出他的本来面目,准备再次行刺赵襄子。

这次豫让埋伏在一座桥下,伏击赵襄子,没想到再次失败,被赵襄子的护卫抓住。

赵襄子不仅有点生气,更有点纳闷儿,他问豫让:“您曾经服侍过范氏、中行氏,智伯灭了他们,您却做了智伯的家臣,怎么没见您这么锲而不舍的替范氏和中行氏找智伯报仇呢?”

豫让说了一段流传千古的箴言:“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范氏、中行氏像对待普通人那样对待我,那我只能用普通人的方式去回报他们。

智伯像对待国士一样对待我,那我自然要用国士的方式去回报他。”

赵襄子听完之后非常感动,但却也知道,这次不能再放了豫让,于是就问豫让还有什么心愿未了。

豫让知道自己肯定无法再行刺赵襄子,他恳请赵襄子将外衣脱掉,让自己象征性的击杀几下。


赵襄子满足了豫让的请求,亲手将自己的外衣拿给豫让,豫让拔出宝剑多次跳起来击刺赵襄子的衣服,仰天大呼曰:“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

豫让的事迹传开,赵国的志士仁人无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为他的死而悲泣。

豫让的故事,建议所有做老板的人都应该仔细读一读。

很多老板习惯于玩心灵鸡汤,总是教导员工,要想得到,得先付出。

但其实这句话老板们也应该没事儿就对自己说一下,你想让员工付出,自己却不想付出,那无异于白日做梦。

2、

智伯死后,赵韩魏三家分晋,战国时代拉开序幕。

战国的结局大家都清楚,秦国最终统一天下。

战场上秦国士兵为什么英勇无比、奋勇杀敌,战斗力冠绝群雄?

因为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奖惩机制,每杀一个敌国士兵,你能拿多少钱、多少地、多少粮食,能够取得什么爵位,都是明码标价的。

杀敌越多,爵位越高。

秦国士兵只要愿意真刀真枪的拼杀,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那自然是个个以一当十。

不光秦朝,古代打仗,没有军饷,必遭兵变。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军队主帅或军阀在缺乏资金支持时,经常纵兵抢掠的原因。

没有军饷,靠画大饼,是不可能有人给你卖命的。

凡是成功的企业,都是先懂得了这个道理。

3、

很多企业在招聘的时候都会说希望员工有创业者心态,实际上这种说法很可笑。

这就好比你请了一个保姆照顾你,你希望她能像伺候自己儿子一样的伺候你。

但很遗憾,你不是她儿子,因为你从来没有像对待母亲那样去对待她。

所以打工者怎么会有创业者的心态呢?他们压根就不是创业者,不会因为你的一句话,他们的身份就改变了。

羊永远体会不了猪的心态,因为主人抓羊只是为了羊毛,抓猪却是为了吃它的肉。

除非你从激励机制上下手,让员工也成为创业者,可以享受创业者所能享受到的利益,那员工自然会个个都成为创业者。

4、

还有很多老板经常做一些不恰当的类比,比如拿自己和员工对比,说你看我都这么玩命干活儿,你怎么能不玩命干呢?

原因很简单,利益的刺激不一样。

公司有了大生意,巨额利润会进入老板的腰包,而大多数普通员工只是拿个死工资而已。

反之,公司破产,一般员工需要面对的充其量也就是失业、跳槽,而老板需要面对的是倾家荡产,甚至家破人亡。

那老板们能不玩命吗?

老板比员工勤奋理所当然、天经地义。

不要妄想让员工跟你一样焦虑,你承受多大的利益,就要承受多大的焦虑,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任何事情都是如此。

如果你想让员工只拿五千块,却要操五个亿的心,着实异想天开。

在工作中,我曾接触过一些企业的领导,有国企也有私企。

国企领导普遍不如私企领导玩命,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觉得企业不是他们的,而是国家的,他们只需要让企业别倒闭就可以了,企业的荣辱与他们的荣辱是没有深度绑定在一起的。

私企老板们普遍比国企老板拼命,比自己的下属认真负责,切实为公司考虑。

而很多中下层员工,想的都是如何在领导面前显示自己的作用,切实为自己考虑。

私企老板们知道,为公司考虑就等于为自己考虑,自己和公司是一体的,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5、

在《白鹿原》中,鹿三是是白家两代的长工,按其阶级地位而言,应该与雇主白嘉轩势不两立。

然而,鹿三偏偏与他的主人白嘉轩亲如兄弟,情同手足。

在饥荒时,鹿三提出要离开白家,因为他不想在白家白吃白住,拖累了白家。

为什么鹿三对白家如此忠诚?

因为白嘉轩与他同吃同住,对他十分尊敬,向来以“三哥”相称。

鹿三提出离开白家的时候,白嘉轩说:“三哥,你放心,只要有我一口吃的,就一定有你一口吃的。”


熟悉《大宅门》的朋友也一定对一段情节印象深刻,百草厅被查封,白家没了收入。

白家总管说家里已经入不敷出,既然铺面已经无法经营,把百草厅那几个老员工辞了吧。

但二奶奶坚决不辞,她坚信,百草厅会有盘回来的一天,这几个老员工都是业务骨干,她的付出定会有回报。

百草厅两年没盘回来,这几个老员工白家一下就白养了两年。

后来一干富商、阔少仗着手里有钱,盘下百草厅,花大价钱来挖这几个老员工。

但人家就是不走,受人之恩,人家岂能不为白家效死力?

没有核心骨干和秘方,一个空架子当然不能长久,最终百草厅顺利回到了白家手中。

我们来反观现在的某些老板,甭说白养你两年,让你闲两天甚至闲两个小时,他们都坐立难安。

很多企业裁员,丝毫不会有任何的心软。

网易一员工身患扩心病,命不久矣。

网易人事部知道情况后,千方百计要将其辞退,最终被员工曝光,舆论哗然。

你如此对待一个将死之人,那员工自然觉得咱们之间无情分可讲,那就只好拼个鱼死网破了。

将此事搞得如此不堪,纯属网易咎由自取,不要怪员工无情。

6、

马云说,员工辞职无非是钱少了,或者心委屈了。

这话说含蓄了,如果钱足够多,利益足够大,心就不会委屈。

2019年,华为营收达8588亿元人民币。

华为在工资、薪金及其他福利上的支出达1349.37亿元,以19.4万名员工计算,华为员工人均薪酬达69.5万元。


其实早在2016年,华为在南京高校招聘合同就被曝光。

一名应届生的年薪居然高达28.8万。

华为年薪超100万的人超过1万人。

华为年薪超500万的人超过1000人。

这就是为什么虽然华为以疯狂的加班文化闻名于世,但却依然被求职者们趋之若鹜的原因。

企业对员工尽量避免谈理想、谈感情、谈忠诚度,你们之间能谈的在很多情况下只有钱。

很多创业公司说我没钱,没钱你可以分利益,让员工得点实惠。

既没钱,又不想分利益,怂人看不上,高人用不起,那只能等死。

7、

所以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其实非常简单:

你斤斤计较,我自然也天天算计。

你以诚相待,我当然投桃报李。

古往今来,成大事者都明白这个道理,越早明白,越离成功进一步。

我说这些话,肯定很多老板觉得我太刻薄,站着说话不腰疼,心里觉得不舒服。

但我觉得,不舒服也比当面一套、背面一套强的多,至少我说了实话。

不谈钱,只谈理想的企业不要去,赶紧走。

凡是不让员工好过的公司,自己一定甭想好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你怎么对待员工,员工就怎么对待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