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6550192 发表于 2018-9-25 20:49:18

唯有书香最芬芳 / 郑令琼

   放假了,喧嚣的校园变得沉寂,乍起的秋风消除了暑气,天气很宜人。于是,我放下手机,开始了阅读。
   经典自然值得青少年一读,但人生旅途不能局限于经典,如果不是研究传统文化需要钻进故纸堆,阅读面应当力求开阔些。在资讯传播手段极其发达的今天,政治、经济、科技、军事、艺术,无不触动人们的神经,引起人们的关注,我们不仅要及时了解现状,更要做出有理性的思考。谈论、做事要有理性,你就不得不多读书,广泛吸收他人的观点,然后淘尽泥沙,识得真金。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时代早已终结,扎堆问世的新知识,让那些天生睿智且勤于学习的人,成为当今时代的学者、哲人和作家。先进的印刷术,让出书不再成为少数人的专利;网络时代迅捷的传播手段,高度发达的自媒体,为学者、哲人和作家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平台。好文章随处可见,满网都是,读者尽可各取所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发展的一个最大变化,就是放弃了所谓马克思主义的‘以阶级斗争为纲’和强调革命性变革的思想、理论,走上了一条注重建立可靠稳定的社会秩序的政治发展渐进道路。”对中国政治进程的准确归纳,令我心服口服。有些人对新的政治措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目光短浅,乃至“妄议中央”,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阅读不够,知之甚少,无法进行综合性思考,对政治家的长远布局看不清楚,捉摸不透。
   “从政府职能看,供给侧经济学需要政府守住三大核心职能。因为自由市场竞争是按照私人边际收益等于私人边际成本原则来进行决策,这会导致市场出现三大困境:一是公共精神困境;二是公平社会困境;三是公共产品困境。如何解决好三大困境,政府应按照社会边际成本等于社会边际收益原则界定自身行为边界,以此弥补自由市场竞争之不足。具体而言,政府核心职能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要着力加强公共精神建设;二要着力加强社会公平建设;三要着力加强公共产品建设。”虽然比较抽象,可是用心琢磨一番,觉得真是说到了点子上。
   打工潮,离婚潮;追星族,啃老族;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处女难寻,弱者受辱;乡村萧索,农田抛荒……当今社会层出不穷的新问题、新矛盾,让许多人深感困惑,也为哲人们提供了写之不尽的素材。我的眼光,一直追随着有深刻洞见的作者,希望能够从他们的文章中,得到对各种现象的解析,让自己产生顿悟。
   “父母亲,对于一个二十多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挡风遮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另一方面,“父母与游子们的距离也许是一条河、一座山、一条路,身在外地的他们,也许因为种种原因而不能常伴父母左右,可只要听到父母在家乡过得健康平安,就是他们最大的安慰。”贴切的比喻,恳切的陈述,让我唏嘘叹息,有时甚至泪眼迷蒙。
   “月亮山区,青山耸立,千百年来凝神注视着脚下布依村庄的风云变迁。一排老建筑沿山脚线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或是纯木干栏,或是石砖干栏。老房子人去楼空,大多已是破瓦颓垣。”这样的情景确实并不罕见,农村的凋零似乎无可救药:“城市越来越繁荣,农村却越来越衰败;城市越来越拥挤,农村却越来越萧条;城市的分工越来越细致,农村的分工却越来越简单;城市正在蓬勃发展,农村却在逐渐凋零。”
   许多新书,还散发着油墨的香气。我沉浸在文字中,捕捉新的信息,收获新的认知。大脑中每有一点微小的补充,都会引起我的一阵悸动——有时轻松,有时沉重,有时欢愉,有时悲伤。也许有清风从身边拂过,也许有灵雀从头顶掠飞,但是我全然不知。只有在书香中沉默着的那些文字,已然装进我的心中,牵动着我的思绪,搅动着我的感情,成为我新的精神营养,码成了千余篇公开发表的文章。
   我很清楚,书读得再多,文章写得再好,对社会的影响却极其有限。鲁迅是文化人中的泰斗,他的小说、杂文名噪当时,流传后世。可是,直到现在,麻木的看客,满足于虚妄的精神安慰的阿Q,卖弄无用知识、迂腐可笑的孔乙己,不是少了,而是更多了。陈忠实、莫言等文学大家,也曾对文学的微薄作用,表示十分清楚却又无可奈何。我的读书和写作,不是为了向谁炫耀,不是为了去影响多少人,只是为了让自己头脑保持清醒,精神得到充实。读书时的那种忘却冗务、忘却烦恼,已经足以让我感到满足。管理民办学校十多年间,我的发言总会受到教育部门主管领导的充分肯定,得到教师们的高度赞赏,更让我这个爱好读书的人深感欣慰,并且鞭策着我读书不辍,学思不已。
   茶香酒香,都非我所喜好。唯有书香,清幽绵长,让我永享芬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唯有书香最芬芳 / 郑令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