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乔助农日记 2018.9.9
小乔生在小南海湖畔,对稻谷有着特别深的感情。小时候湖区种谷都最少要早、晚两季,因为要交公粮,不搞“双抢”,粮不够吃。儿时打谷晒谷,都会在大队仓库门前的稻场,队里专门有人赶着水牛套着石滚碾谷,条件好的村会有拖拉机把尾箱卸了,拖着石滚碾谷,我们村穷,多半都是大伙一起拿连gai打,一遍遍打,一遍遍用扬叉翻,直到谷粒全从稻草穗上脱落下来。大人们将早稻抢收起来,立马就要下田栽晚稻秧了,翻晒谷子、守麻雀儿、晚上将谷子收拢装袋这些活就是我们孩子们的事了。傍晚大家有的拢堆、有的牵口袋、有的用扒䴾装,“小大人”们分工合作,很快将所有的谷子装好袋,一家一家堆放一堆堆。
做完这些,等着大人们收工的空档,稻场边上一垛垛小山一样的稻草锣,就成了我们的天堂。胆子大的学狼牙山五壮士从最高的垛上往下跳,还大声喊着“中国共产党万岁!”胆儿小的像我们这些女娃们,便在迷宫一样的稻草锣里捉迷藏,在矮一些的垛子上蹦跳,稻草被我们压得飞起来又落下去,鼻间全是稻香,可比现在的孩子们玩的充气蹦蹦床过瘾多了……
现在很少有人会种两季谷,有了现代化的收割机更不需要稻场了,大队的仓库,就更不知消失多少年了!可每年到这个时节,小乔依然喜欢到田野中去看看那满眼的金黄,去闻一闻扑鼻的稻香,脚踩在柔软的泥土上,心就回到了出发的地方!
过两天,新米就该尝鲜了!
爱松滋,最爱这多彩的模样,田野上飘着收获的香,割了谷的稻茬子,旁边还连着青黄/
金灿灿的玉米,从脱粒机里蹦起,它还想看一眼远处的青纱帐,枯黄的玉米杆还凛冽成行/
喜悦的稻田给大地铺满金黄,一畦翠绿的甜瓜藤描边,褐绿的棉花破立出层次感,远处青山衔村廓野树天低旷/
收割机的齿轮飞转,扬起阵阵稻禾的青香,扎成垛的芝麻排成卫队,等待颗粒归仓,爱松滋,最爱这多彩的模样/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