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本环奈 发表于 2017-3-18 15:41:05

【美文•友情】B哥 ——【来自松滋的真实人物】

      第一次来到高中的时候,那时的新奇感是比现在要浓郁得多,再加上我本身就喜欢新鲜事物的原故,所以我总是试着接触新的人,试着改变新的生活方式,甚至是新的人际关系的来往与矛盾。记得对一个高中时期的新的男生,我的印象十分深刻,因为他喜欢装作打扮,装作一脸的郁才,甚至是不屑于世的驽傲,而被我们称作了“B哥”的一位男生,是的,我的同学“B哥”。

   “B哥”不光有“B哥”这么一个名字,还有“耳机哥”、“西服哥”、“墨镜哥”、“领带哥”,更有甚者冠以“文德楼炮王”(文德楼是我就读高中时教学楼的名字)等等一些。而我说出的这些并不意在嘲笑别人或是嘲笑“B哥”的意思。除了“B哥”我们也会叫“耳机哥”,随着各个班级的宣传“耳机哥”的名字也开始响彻于各楼层之间了。说起“B哥”的那段日子,依旧记得那个军训时捣蛋鬼“墨镜哥”的形象,他站姿恭正,昂着头阔起胸膛,有时甚至连眼睛也不会眨一下,视野木然地望着平行于我们额头的正前方,教官下达的每一分毫的动作都做得极为标准,但也常常被抓住处罚的典型,什么20个俯卧撑,80个俯卧撑之类的,唯属“B哥”最为频繁也最为模范。“B哥”对每一个要求都十分严格,颇有强迫症的心理但却从未受过一次的好评,这也应该是他懊恼的一个原因吧。其次,经常有人从那时起便开始指责他的孤傲和虚伪,遇到此种情形,“B哥”也不作予任何言驳,可是他的眼神却无法遮掩他骄傲的内心。

       后来进了课堂,大伙互相有了新鲜的了解,于是便开始又有人当堂指骂“B哥”,说他装模作样,很是看不惯。整整一年,“B哥”就生活在我们打多数人异样的目光中,对他抛起的一系列议论的狂潮既期待又愤懑,甚不止一次被逐出门外,但又一次次厚着脸皮挤进来,于是又遭一顿谩骂。有激情高扬的,有幸灾乐祸的,有出手伤人的,总之都有。直到后来,我们逐渐才发现了他的过人之处,于是试着与他交流。当时也不记得说了些什么,而在“B哥”眼中可能看作我们与那嘲笑他的大众没什么两样,凡夫俗子。说句实话,我想没有谁会真的愿意接受或承受的了所有人异样的目光,即使是“B哥”也不例外。从那以后,他的性格开始变得急躁,有时也会莫名地生气,总之无论他做了什么或是即将要做些什么,没有人会站到他的立场上,暗骂他的人也会变本加厉,毫不留情地把一切的责任推到了他的身上然后心安理得的了事,虽然我没有参与其中,也从未表明自己就真得痛恨哪一个人,对“B哥”也是。“B哥”没有伙伴,或是伙伴很少,所以他又喜欢上了音乐,就此成为了学校万睹风靡的“耳机哥”。

       带上耳机,里面循环播放着音乐努力赶着高一时的回忆,对每一个眼前昔日的景物都只剩下直觉的射影,没有留起任何一张值得珍藏的底片,这也正是我所遗憾的。可再想来,毕竟有些时光就只有像这样才是真的美妙,懵眬之中不乏疲倦,也没有任何能引起争论的线索。恍惚而来,又急匆匆地离去,空然地撺写着青春,不需留下任何憧憬也不会留下任何遗憾,这样的回忆,也是值得欣喜的。
      高二的时候分出了一批同学,感觉友情的气氛淡化了许多。深层了解之后开始产生各执主张的矛盾,而“B哥”却一如往日。后来我们逐渐走到了一起,“B哥”也似成为了我们心中一座隐着金砂的矿山,感觉他的身体里装的全是我们感到新奇又渴望了解的答案。“B哥”也会欣然与我们坐到一排,不厌其烦地为我们细细地讲解,我们也会去仔细地聆听。记得有几回,我也因于写作的困惑而与他不下数十次地讨论,虽然讨厌他嘴上的刻薄,但无法否认他那的确存在的观点,也为我拨开了不少的迷津。“B哥”从不会责怪我们的无知,我们也情愿去听从“B哥”的故事和教导,然后一起嘻闹,“B哥”也终于挤进了我们的友谊圈。我很喜欢看到“B哥”脸上那张狂的笑容,也很喜欢和“B哥”以及其它的伙伴们一起只为一些简单的追逐与游戏,想起那一次次的追求却只为一时的刺激而不惜被冠以各种疯狂的外号,甚至谈足起各种年少轻狂的举动,策划那一起又一起令人啼笑皆非却又耐人寻味的往事。往事啊,我已不愿再去更多的追忆,追忆的价值仅在于过往的尘封。

      相反地,“B哥”也十分热心于班级的每一份事物,担当起了一个恪尽职守的“修理工”和“长话唠”。不过有什么应该做或是应该说的地方他也一样刻薄,反而让我们逐渐对他产生了依赖。之前看不惯的言论也随之一起散在了记忆流里。“B哥”真正成为了我们心中的一份子,直至今天也是。从花开凋零,到一朝一落,我们开始盼望见到“B哥”的身影,也开始为他的迟到翘课而担忧焦虑,也开始对他劝导,而他也从往日里的睥睨转变成微笑的理应。“B哥”的脸上终于少了木讷与忧虑,多了几分欣乐与笑容,是与我们逐渐建立起的奇妙的友谊侧隐了他心中的那份孤傲。

      写到这里,我想“B哥”也与我们一样有着梦想作为孤傲的资本,以至于他冲破了世俗的枷锁异于常人,而关于常人的梦想往往仅限于常规的囚禁之下,甚至于一片默然,无以谈足。我想只要读过了保罗戈埃罗的《炼金术士》,没有谁会不怀深情地对梦想呐喊,当然除非你想终日地沉沦。

      渐渐地,我开始明白与体会“B哥”戴着耳机的真正含义了,这世界上的确有太多我们不愿听到的焦头烂耳的噪音,而当我们无法蒙上眼睛一脚将其踹开的时候,便只有忍着伤口去堵住自己的耳朵和嘴,宁愿囚禁在自己的世界里。也是因为我们自己的世界里才找得到梦的颜色,而不希望让它破裂在现实的夹缝之中。太多凡俗的勾结与纠纷正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恶性地循环,而我也即将被同化。我不甘做一个凡俗之人,所以只有选择像“B哥”一样利用矛盾的保护罩让自己与世俗隔绝,但最终也会被现实的利刃击破。“B哥”就像一只被缠了断脚的天鹅,即便能飞翔也是不完整的身体。而在这个平凡得近乎完美的世界里,无论怎样的一块“缺陷”,都会引进来自这个世界之外的新一轮的急风骤雨,竭力挑战着世俗的极限。

       到了高三,“B哥”也终于离开了我们,就像今天,那是我从一开始便已经知道的结果。“B哥”是忍受不了了这个世俗的戒律,他宁可在新的黑暗里一点点地消逝,也不愿在旧的光茫下苟且拼搏。究竟是怎样的信念趋进了他这种枭雄的气志,又是怎样的音乐在他的耳机里鼓舞着他向前的视角。而想实现永恒的传说又应身俱怎样的品格?终不知晓。也许我们活在平凡的世界里,只有用平凡的情感才能解开其中的谜画,就像即便与世俗也有纯真的友情,也存在为冲破凡俗而一起努力的伙伴。
   我的同学“B哥”,我借友谊之名,给予你平凡的思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美文•友情】B哥 ——【来自松滋的真实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