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速递】1107丨助学行动,我们一直在路上!
第一站是任**同学家。
上个月底,爱心社涴市分队聂队长带一位爱心人士跟我们一同到南海中学看望过这个孩子,孩子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非常的内向。今天到她家了解具体情况。
任**,女,现年14岁,从纸厂河中学刚转入南海中学就读,家住纸厂河。父母在任**同学1岁多就离婚了,母亲改嫁,一直没跟孩子见面,但每年由外婆给2000元生活费,到2015年她父亲离世前止。
任**同学从小是爷爷、奶奶带大。现在主要生活来源是靠爷爷、奶奶种4亩农田和喂养100多只散养土鸡和憨鸭的收入。
我们告之她爷爷、奶奶找村里申请低保,并承诺到年底帮他们卖掉散养土鸡和憨鸭,以增加收入。任**同学从小缺失母爱,导致性格内向,志愿者娟子承诺愿意做她的爱心妈妈。相信在爱心妈妈娟子和诸多爱心人士的关爱下,任**同学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开朗。
欲寻求一对一帮扶对象,有意者可以私聊松滋爱心社主导助学的副社长吴丽丽。
向**,女,现年13岁,性格阳光,家住斯家场舞龙山,就读于斯家场中学七年级,成绩良好。
向**一家4口,,现居住在幺爹家,姐姐已远嫁江西,父母一直在东莞打工。8年前其母亲在厂里从楼上摔下导致瘫痪,父亲一直不离不弃照顾着母亲的起居。今年9月父亲在同济医院就诊,诊断结果为皮肤高分化鯪状细胞癌,经放疗得到控制,现吃药治疗即可。
一家主要经济来源是母亲社保每月1500元和三个人低保每年2000多元,看得出来他们一家比较和睦,父亲的几个兄弟对他们家帮助也蛮多。
易**,男,现年12岁,家住斯家场镇宝竹桥,孩子以前一直随父母在打工的地方(东莞)读书,家里的房子出租,一家人的生活过得还好。2013年,父亲因患糖尿病后摔倒造成盆骨骨折,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只得带儿子回家读书。母亲还留在东莞做工,成了家里的顶梁柱,现在就靠母亲微薄的打工收入跟三个人低保一年2700元以及房屋租金3000元来维持一家人日常生活开支,父亲每年还需4000元左右的药费。易**就读于斯家场中学七年级,成绩良好。交谈中觉得孩子非常诚实、懂事,很惹人心疼,也招人喜欢。
欲寻求一对一帮扶对象,有意者可以私聊松滋爱心社主导助学的副社长吴丽丽。杨**,女,现年13岁,斯家场鸡笼观村人,现租住在斯家场镇宝竹桥,就读斯家场中学七年级,成绩一般。
父母均患病,母亲已离家12年,父亲住院,孩子一直跟爷爷。爷爷是斯家场镇医院退休干部,主要经济来源是爷爷退休工资2000多元,另外父女俩低保刚刚办好,每月有700多元,供父亲住院用。
目前的状况基本能维持孩子的学习跟生活。爷爷已经85岁,年事已高,很担心以后孙女的学习生活问题。
斯家场走访完毕已是下午一点,途中匆匆吃完午饭,立马赶往万家最后一站的走访。
熊**,男,现年14岁,家住万家乡万家岭社区,就读于万家中学九年级,成绩一般。去他家时,孩子已经返校,没见到。
父亲2005年就因病去世,母亲随之便离家,可怜的孩子从3岁时就没享受过父爱母爱。正因为孩子从小无人管教,导致他不爱读书,家里靠爷爷、奶奶种的几亩农田跟柑橘的收入维持生计。
根据家中情况,现场给关爱金1000元。根据现在的情况,建议孩子上职业高中,学一技之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