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莫问出身 / 郑令琼
“这人读初中时和我同一个班,那时他成绩并不冒尖,现在做了官,只是他运气好。”
“他小时候家里好穷,因为交不起学费,初中都没读完。现在成了大老板,肯定是遇到贵人了。”
“他和某某小时经常在一起,没想到他有了这么高的地位,那时常常欺负他的某某,坐过牢,现在穷困潦倒,谁都看不起。”
——面对已经有钱有地位的人,有些人感到不可理解,甚至嫉妒。他们想不通:本来很熟悉的一个人,为什么现在的他超过以前的同学、朋友这么远呢?
许多人并不明白:人的一生,只要不是天生的智障,谁都可能依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的。这种努力,不仅是文化知识的学习,更是志向的确立、性格的优化。
大凡后来有成就的人,树立坚定不移的志向是重要前提,只是志向的确立有早有晚而已。比如毛泽东,离开私塾去长沙读书,就立下志向“男儿有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现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16岁考取北大,北大毕业后不图分到一个条件舒适、待遇优厚的好地方好单位,而是决心报效国家,申请去了条件艰苦的西藏。他们可算是年少有志的典型。
少有大志的人不多,在生活中遭遇坎坷而立下鸿志成为英雄干出一番事业的人,倒是不少。秦末陈胜在戍边逾期可能被处死的困境中,生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不平,领导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终于成为王者,为后来更多的起义领袖做出了表率。哪怕这个王者是短命的,但不失为英雄,司马迁在史记中把他列入了叙写王侯将相的“世家”。韩信当年曾被强迫从泼皮的裤裆下穿过,但是由于他胸怀大志,所以不在胯下之辱这类小事上计较,后来被刘邦拜为大将,先受封为楚王,后受馋被贬为淮阴侯,被历史所铭记。
乱世出英雄。走出山沟的毛泽东,做了党和国家的领袖,成为一代雄主。贺龙、贺炳炎等文化不多,但因赫赫战功受封为元帅、上将。盛世出能人。李嘉诚成为亚洲首富,靠的不是文化知识,而是创业阶段的韧性努力和生意场上过人的精明。我采访过一百多个相当富有的民营企业家,他们当中许多人初中尚未毕业就开始了打工,饱受艰辛后决心创业,终于拼出了一片天下。当年和他们一样睡桥洞、遭白眼、被警察驱逐的工友们,怎能想象这些企业家会有出入高档酒店、乘坐飞机头等舱、在市场纵横驰骋的今天?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人是成长着的,只是有的早有的迟,有的快有的慢。你对某人以前熟悉,可是对他后来的情况不熟悉;你对他的表象熟悉,可是对他的内心不熟悉。所以,一段时间以后,你们之间的距离拉大了。他成了“英雄” ,被人仰视;你还在原地踏步,甚至倒退了。你别惊诧,英雄是不问出处的,只要你努力,你也可能遇到良机、结识贵人、成为英雄。如果你一事无成,除非天生弱智,一定是正思、正向、正能量的修为不够,用不着对别人不服,更不必心怀嫉妒。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