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管冷雨敲窗 我自安然入眠 /郑令琼
本帖最后由 2736550192 于 2016-1-17 16:10 编辑昨晚,我睡得很香,尽管窗外冷雨霏霏。我窃喜:范仲淹所称的“不以物喜,不以己忧”这一境界,自己已经不折不扣地达到了。
舟车劳顿,从湖北最西南到福建最东北,我是来工作的。可是,宁德市正在开“人大”“政协”两会,所以,专门负责联系的宣传部杨美女打了10多个电话,昨天上午,也没有哪个部门能抽出人来接受我们的采访。下午,我被接到市委组织部,汤副部长和另三位干部,热情接待了我。让我很感意外的是,离开宁德这20来天,宣传部已经给各部、委、局、办打印了联系函,附上了我们的采访提纲。“我们按照题目认真做了作业”,组织部写好了长达16页的文字打印给了我,内容相当清晰精要。不能让四名干部等我一人,一目十行地看了这些文字后,我让他们谈谈最具宁德特色的党建工作有哪些,以便我写作时把握重点。然后,我开列了一个文件清单,请他们拷给我电子文件,他们答应把所有文件刻成一张光盘提供给我。依据文字,我又查问了最好的党组织、最优秀的党员在何处,便结束了这次采访。整个采访时间只有40多分钟,可是,如果没有组织部门的提前准备,我用两天时间也采访不出这么全面的内容,而且也没法把事实、数据弄得这么精确。我对宁德市委宣传部、组织部的工作作风和认真态度,非常欣赏;据此猜想,市委办、政法委、信访局、旅游局等部门的采访,也应该是非常顺利且颇有收获的。 兴奋的我,很希望抓紧时间完成采访任务,但是,我接着又产生了冷雨浇头的感觉。原来,应我的要求,小杨又给宁德所属的好几个县市打了电话,可是无一例外,每个地方的回话都是双休有自己的事,没空接待采访。我说不用派车我自己出钱坐车也行,可是没人愿意引导我去,即使只是介绍一下也没有时间。看来,我不得不在工作了半天之后又休息两天,我知道这是体制的因素,只能感叹。想想自己在民办学校作了10多年的高层管理,何曾计较过休息时间,连续10天半月不休息是很常见的;从全国来看,差不多所有私营企业招工时都声明了“一月休息四天”,其办事效率公办体制没法想象。我不免有些担忧:每五天后要双休,工作日在路上又要耗费很多时间,我能接触多少人和事呢?主编对作品质量要求很高,强调写作一定要有现场感,有细节描绘,争取产生最大的可读性;要做到这样我就得多住几天,多到一些地方,多和具体对象见面,起码要在宁德再住半月之久,尽管年节已近。否则,怎么获得现场感,怎能进行真切而独到的细节描写?晚饭后,我只好走进办公室,开始在网上搜索我所需要的各种资料了。这是专门为我们新设的办公室,紧挨习近平当年的办公楼,中国十大新媒体排名第一的“学习大军网”,与我们的办公室仅一墙之隔;配置了崭新的电脑、打印机、电热水壶 、电话,我成为第一个使用这办公室的人。
既然急不了,我又何须心焦。何况,对我的住宿、吃饭,已经安排得妥妥帖帖,工作也有两个联络员在帮我联系。对我而言,除了时间被浪费外,没有别的什么负担。搜索了2万余字的资料,我便回到宿舍,一任冷雨敲窗,做起了我的春秋大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