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溪河水绕文公(松滋史话) 作者:李翠林
洛溪河水绕文公(松滋史话)李翠林“洛溪河水绕文公”,顾名思义,简而言之即洛溪之水围绕文公山脚下流过。
要是细细描述,那就有故事可讲了。我首先说一说洛河是怎么回事,洛河一脉发源于宜都的松木坪镇庙河村的山涧,而另一脉则发源于松、宜两市的交界处尖岩河,两脉涧水流经松滋的四六一电厂、两河口处合流。还有一脉从刘家场以上——发端不详,三脉一同在刘家场合流,古来称谓洛河。洛河的主流最终分别在街河市的两河口,白果树处汇入洈河。
再说文公山的来历,据传北宋哲学家、理学大师朱熹曾在洈河北岸的金鸡山西北侧的山上设馆教学,颇有建树,后因朝廷重用,擢升翰林。朱熹走后,当地人们为了世代尊奉,崇仰,特在此山上营造庙宇,即文公庙,此山即为文公山。千百年来,此山、此庙香火鼎盛。朝拜者络绎不绝。
就是这一方灵土,在明朝初期孕育出了一个“中书省参知政事”,人称副宰相。他就是洪武重臣傅瓛,他的故事在松南半境古往今来是人们茶余饭后绘声绘色的谈资,也是松滋人的骄傲,其中一个最著名的故事就是“傅宰相嫁女”。
话说有一天,傅宰相对业已成人的女儿道:女儿,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我已给你选定了一户好人家,准备就明年年初把你嫁了,不知你意下如何?女儿问道:不知爹将女儿许聘何处?傅宰相道:我欲将你嫁到文公山边,离你娘家不远,只需步行半日可到。女儿道:你也不想一想,那边黄土枯岭,山边无水,莫非干死女儿不成?傅宰相道:你只顾嫁去就是了,至于水不成问题,你出嫁之日,便是水到渠成之时。
于是,傅宰相稍作比划,就于洛河的梅溪段开口,一条长约十余公里的洛河支流就于当年年底开通了,她蜿蜒于马嘶口、撒食坡、平板桥、曾家坡、牛长岭脚下直至文公山下流淌至今,而且清澈甘冽、涓涓不绝。在当时,这道溪流就称为洛溪。这就是“洛溪河水绕文公”的缘故。也是人们值得永远颂德而传说的原因,他以其女为由,却方便和养育了几万人和该地多少代人。洛溪集人、畜饮用和沿途灌溉于一体,傅宰相功不可没,却无史可考,只能镌刻于松滋人的口碑上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