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

3051 0 2013-11-5 15:45 发布者: Hox 原作者: 戴家银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少儿时候常读《千家诗》,每当过年时节,王安石的《元日》,总是在脑海中泛起,年过古稀难免经常回忆儿时过年的情景。那时 ... ...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少儿时候常读《千家诗》,每当过年时节,王安石的《元日》,总是在脑海中泛起,年过古稀难免经常回忆儿时过年的情景。那时人们都盼望过年,有好吃的、穿新衣、戴新帽、穿新鞋。尤其是儿童,望过年放假,打雪仗、堆雪人、在河中滑冰……在私塾读书时,学童之间流传一首打油诗:“春日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等待秋来冬不到,收拾书包好过年”。


  从夏王朝开始,中国开始阴历纪年。也就是用“天干”、“地支”,拼成六十花甲纪年。如清朝乾隆元年是丙辰年,按公历推算,就是1736年。每年腊月三十,就是过年时候,王安石过年诗所写的“元日”,也就是第二年的正月初一,元者首也,第一。吴自牧《梦染录正月》正月朔日谓之元日,俗称新年。“爆竹”,过年除夕,燃烧竹子,竹爆裂之声,山夕獒(有的称“年”)闻声惧而远避。“屠苏”乃酒名,古俗阴历正月初一,家人先幼后长,饮自家酿制的“屠苏”酒,见《荆楚岁时记》,苏轼《除夜野宿常州城外》诗曰:“但把穷愁博长建,不辞最后饮屠苏”。“桃符”,用桃木板刻符于门,即用桃木板写神荼、郁垒二神名,悬挂门旁,以镇邪。《宋史·蜀世家》:“孟昶命学士为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题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以后演变成为春联。

  1949年解放前后,中国是农耕社会,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农民。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年到头,周而复始,成天为着生存,脸朝黄土背朝天地耕耘。一年的收成除去完粮交租外,留下一点勉强可以糊口的粮食就心满意足了。那时的冬天比现在冷,二十四节气的“冬至”前后,已是北风呼啸,冰天雪地,屋檐下的冰凌有一米多长。农村一到冬闲时节,农民们都忙着上山砍柴,上街卖几个钱好办年货。学生们都盼望下雪好放假,过年有好东西吃。广大农村虽然农事已了,进入冬腊月要给家里儿孙忙吃的:红苕、糯米是自产的,把整个红苕蒸熟了切成条形晒干了,炸“苕精果”,糯米蒸熟晒干后炒“米子”。大麦芽和碎米推浆发酵后熬“糖稀”做“米子糖”,用小麦换几斤面粉,炸“穿穿子”、“火靠饺子”、“麻花子”。过了冬至,各家各户要杀猪宰羊,灌香肠。到了腊月初八,过“腊八节”,此日乃佛教节日。相传,腊月初八是释迦牟尼成佛日,佛寺于该日诵经,取香谷及果实制粥供佛,名曰“腊八粥”。后演变成民间习俗,以腊月初八吃“腊八粥”,有庆丰收之意。腊月二十四是小年,早晨起床后首先要“敬灶”,“灶王爷”也叫“司命菩萨”,这天他要上天去禀告玉皇大帝,回报这户人家一年来的善恶情况,户主要装香点蜡,敬酒敬饭,望司命菩萨只汇报好的,不讲坏话。腊月二十四以后,年味逐渐浓起来。老县城街道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摩肩接踵,非常热闹。办年货除购买吃的外,还要购买香纸烛蜡、灯笼、春联等。一对门神必不可少,电影“白毛女”插曲中:“门神门神扛大刀,大鬼小鬼进不来”。相传唐太宗曾杀了太子建成和弟弟元吉,登上皇位后,后宫常闹鬼,他要大将黄脸的秦叔宝和红脸的尉迟恭守卫宫门。后来演变成为民间贴手执双锏的秦叔宝和手执双鞭的尉迟恭这对画像,当作门神驱邪。说到灯笼,就想到松滋有一句歇后语,叫做“纸厂河的灯笼——好话都说尽。”每年冬闲时节,当地农民用竹子做成长圆型的灯笼框子糊上丝绵纸,上面写上“一本万利”、“开门见喜”、“五谷丰登”、“万事如意” ……等朱红色的吉祥语言,用桐油熬制成红锈油漆,穿在一根长竹杆上,一次能挑上两百多个,畅销于湘鄂两省。

  老县城的各商家和有钱人年前到彭兆发、夏少臣纸货铺订制“走马灯、宫灯、鲤鱼灯、绣球灯”等各种类型的花灯,四条街的主事还要订制“彩莲船、蚌壳精、龙灯头、石山子”等纸货,准备玩春景时用。城中民众也自己扎制比较简单的“八卦灯、绣球灯、莲花灯”。
  

  这时街上的叫花子也多起来,尤其是天沔一带的很多受灾农民,成群来到江南谋生,有打三棒鼓的、挑牙虫的、做糖老爷的,纷纷涌到松滋县城。老县城的叫花子刘某,也开始了一年一度的讨米,他的要饭口袋与众不同。上面有各种不同颜色的补丁,据说补丁越多,他的权力越大,外地来的扒手、叫花子一定要到他那里报到,否则,将被赶出县城,他要饭的方法也与众不同。腊月初开始,他就拿着口袋和木棒到乡下去,专门到五朝门刘贯绅、李桥胡仰直等大户人家去送年。每家必须给他腊肉、腊鱼、香肠、大米等等。直到腊月二十八结束,他下一年的生活就足够了。这些大户人给他这么多东西,是为了保新一年的平安无事,假若那些吝啬的有钱人家不给,第二年就难免被偷被盗。每年腊月二十四,也是帮长工、当学徒的人提心吊胆的时候,这天老板要请大小长工、徒弟、大师傅等过小年,吃四盘,称之为“倒牙”,假若老板对谁不满意,准备辞退的人,就请他坐上席。酒过三巡,老板拿出一年的工钱,当众付清,并说“今年把您辛苦了,但生意不好或者说收成不好,明年就不再麻烦您了”,等于当众宣布解雇,请您另找出路。
 到了腊月二十九,每家都要摆好供桌系好围桌袱,神龛要换上新写的“天地君亲师之神位”。腊月三十起床后首先贴对联、挂灯笼,要准备团年饭。早晨要把雄鸡、鲤鱼、猪头用川盘装好,带上香纸烛蜡去敬土地菩萨。中午吃团年饭时,把所有好吃的都端上桌,特别丰盛,斟上白酒,请已故去的先人回家团年。当家人提着酒壶念到:“三代公祖,老少亡人,内亲外戚,一年上头,请您们回家团年”,等仪式完后,在门外焚烧纸钱。然后家中长辈坐上席,其他围坐吃团年饭。饭后贴关门,中门要关上,进出走侧门,老人交待小孩们不要说鬼怪死妖等不吉利的话,饭后用小碗盛饭翻扑在小盘上并插上柏树小枝,中间摆供果和香炉,两旁放烛台。然后全家洗澡,换新衣服及新鞋,当家人带着儿孙们去给先人坟头“上亮”。这时已近黄昏,只见城乡万家灯火,漫山遍野烛光通明,鞭炮声不绝于耳。回来后全家围坐火坑旁烤火、喝茶、吃瓜子,回顾一年的成败得失,叫做“守岁”。到了半夜子时,全家要“出行”,燃烧香纸烛蜡鞭炮,只听得鞭炮声此伏彼起,好不热闹。有信佛的善男信女背着黄色香包“出行”便不还家,在庙里集合,天亮敲锣打鼓去朝鸣凤山或武当山,叫做朝“天星香”。家人“出行”进屋后,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要给“压岁钱”,子时过才去睡觉,叫做“挖窖”,意为挖金藏银之意。

  初一拜父母,早晨起床后儿媳要给父母做汤圆鸡蛋茶早点,一般初一不出门,初二拜丈母,儿媳带着小孩回娘家拜年,礼品是要带的,家里主人出门拜“跑年”到亲友家送恭贺,作揖拜年。在街上、乡间遇上老年人抱拳作揖并说“新年好,祝您今年生意兴隆、一本万利”;遇到平辈说“祝您今年福寿康宁、万事如意”等。各商家和有名望的大户人家印有拜年帖子,派佣人送到有联系的商户,从门缝塞进去拜年。到了初三是大拜年的时候,乡下玩狮子的也上街到各商家门前跳狮子,各家都放鞭炮迎接,有的还挂红、给香烟。到了初四更是热闹了,玩春景正式开始,东西南北四条街组织的龙灯狮子、彩莲船、蚌壳精、高跷等等。在县城每家门口都表演一番。我记得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946年过年,玩春景是最热闹的一年。这年东街、北街为一方,西街、南街为一方,双方比赛,比谁的春景玩得最新奇、最好看。东、北街是商家盈聚的地方,有当时最有钱的刘福田、程佩之等大户。他们从外地请来了几条龙灯,从斯家场九根松请来了全县最有名的乔大祥舞狮队。同时,扎的彩棚也比较新颖(所谓彩棚,就是用四根竹子做架子,上面扎一长方形帐顶子,四周吊作流苏,流苏上穿着各样的物品)。丝线铺的用各种彩色丝线穿,百货商店用闪闪发光的珍珠穿,孤老院的叫花子用枣子穿的彩棚,看了使人捧腹大笑。西街、南街则是以吴家、赵家为主,他们两家是老门老户,财力雄厚。除了力行(搬运)的一条黄龙灯外,还有静修庵的尼姑,用米子穿的彩棚。张方贵卤菜馆用灌肠穿的彩棚,还有一个“石山子”,用纸扎的一坐山。山前有一个人上写刘福田,抬的人拉动上面机关,刘福田就磕头行礼,使满街人大笑不止。还有高跷队、彩莲船、蚌壳精。还有当时在老城的驻军也参加游行,他们妆扮唐僧取经的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和唐僧。这年一直玩到正月十五,北街失火才结束。

  正月初九为“上清日”,这天,枝江百里洲的人要收拾打扮,过江来松滋城敬菩萨,叫做“踩南边、踩北边”。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也叫“上元节”,这天家家要做糯米团子,门口挂各式各样的花灯,小孩们提着花灯满街跑。晚上要给去世的先人“上灯”,到了子夜要在户外燃烧“膈蚤树”(女贞树),树叶燃烧时发出的爆炸声,意为驱除一切害虫瘟疫。十五为年把,过年就结束了,季节也是“立春”已过,农村也是犁耙水响,该准备春耕了,学生也该把玩的心收起来上学去……

  如今过年叫做“春节”,物质生活比起过去是极端丰富了。小孩子们天天有电脑玩、有电视看。有了钱什么吃的都有,但总觉得现在过年年味不浓,好象缺失了一些东西。中华民族是文明礼仪之邦,传统的民风民俗要继承和发扬。千年的孔、孟之道等民族精华,一定要延续下去。过去,虽然人们比较贫穷,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好象比现在浓烈得多。现在过年时,很少听到青少年说:“给您拜年,祝您幸福安康”等亲近的语言。中国传统的、优秀的、健康的、趣味的民风民俗应当传承下去。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1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投诉/建议联系

yun@songzi100.com

松滋百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网站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
法律相抵触的言论!本站内容均为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
  • 关注公众号
  • 添加微信客服
Copyright © 2012-2024 松滋100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1510号-3 鄂公网安备 42108702000062号

关灯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