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程子山小考

2013-9-26 11:05| 发布者: Hox| 查看: 2431| 评论: 0|原作者: 邹义伦

摘要: 松滋南部的洈水之滨,一个叫马放坪的宽谷中,有一座看来不怎么起眼的高丘,但是她却有一个颇富深意的名字,人们称之为程子山。程子,指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程颢,学术界称其为明道先生。山以人名,数百年来都这 ...
松滋南部的洈水之滨,一个叫马放坪的宽谷中,有一座看来不怎么起眼的高丘,但是她却有一个颇富深意的名字,人们称之为程子山。程子,指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程颢,学术界称其为明道先生。山以人名,数百年来都这么叫。
 
但是,前些日子听说程子山改名了,改成和“程子”同音(或相近)而不同字的意义迥别的一个名字了。这真使人一头雾水,很难理解,很是纳闷。好好的一个地名,历来公认的,叫得顺顺的。改它作甚?改的名字是依据什么,有何意义?
 
一个历史上形成的地名,往往含有丰富的地理、经济、历史、人文等诸多方面的信息,一个叫响了的地名,就是一个好的品牌。随意改掉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名,就是丢失一个好的品牌。这样令人遗憾的事儿,非常可惜的拍错脑袋的事儿,当今不乏其例。  
 
现在回过头来,追考一下程子山之名的事儿,看看这座高丘是怎么和明道先生联系在一起的。要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最好翻一翻那个地方的志书。我看了两种《松滋县志》,那上面都赫然载着“程子山”的条目,而且放在名山之列。    
 
1986年版的《松滋县志》是这样介绍的:“县内有大小山头126座,其中海拔五百米以上的山头有20座。”下面列有18座“大山、名山”,其中青峰山、程子山、文公山海拔高度都不足百米,显然算不上“大山”,它们是以“名山”的资格入列的。其条目全文为:“程子山位于杨林市镇北六公里处,东距断山1.5公里,海拔55米。原名‘犀牛望月’之说。传说北宋学者程明道在此讲过学,人们为纪念他,改称程子山。” 
 
1937年版的《松滋县志》(民国本)上“程子山”条全文为:“程子山在县南90里。平原一望,突起高陵,嶙峋园秀,古松笼罩,河流绕其东。时微风皱穗,树影参差。渔家小艇,出没于修篁疏柳间。相传明道先生尝游此讲学,故名。上有明盐茶提举赵伯先及御史赵铎墓。”该志还载有图片17幅。其中一幅为程子山照,题为“程山晴雪”。那时的县城在现在的老城,所以说“程子山在县南90里。”山上所葬明代两位赵姓官员,一位是主管盐茶专卖的,一位是负责监察工作的,不知两位的墓现在还在不在,是否有碑碣可辨。
 
以上两种志书对这一海拔只有50多米、突起于平原上的高陵,为什么叫程子山,所述理由一样,讲得非常清楚明晰:为了纪念在此讲过学的明道先生。这样就使这座山具有了厚重的人文精神。从下面的一些诗、联中,我们可以体味出来一首是题为《程子山过明道先生讲学处》的前人的七律:“嶙峋石径远跻攀,草色遥怜翠一湾。每对清风怀洛下,尝闻乔木美牛山。南来大道浑难继,东去颓波意不还。咫尺晦翁遗躅在,千秋名重两峰间。”诗的前六句咏程子山优美环境,怀念在此讲学的人品有如风寒霁月的明道先生,感叹时光好像东流水以及光大先生精神的艰难。诗的尾联讲南宋的朱熹(元晦)在与程子山相隔不远的文公山讲学,使两山名重千古。这样的吟唱,今天仍然能够听到看到。有位老先生在松滋作家协会纸杨(纸厂河镇、杨林市镇)分会成立时,写的两副贺联中,有一副是侧重写纸厂河镇的。联为:“桂花树遗址生辉,古河开新道,广泽化桑田,物阜民安呼万岁;程子山黉庐宛在,后学继先贤,文坛竞杰作,墨歌笔舞著千秋。”明道先生在此讲学,他播下的勤学、深思、探究的精神自当永存。
 
程颢(明道先生)来此讲学的事,也有人提出异议,说此说有点附会。1937年版的《松滋县志》对前人就一些名胜古迹的解说即多有批判。在卷九 “古迹篇”中更是直接了当地批道:“大抵前人邑乘,不考史事,多引大儒以自重,辨之不胜其辩矣。”在“程子册”条下面就这样质疑:“按程颢平生足迹未至南方,《宋史道学传》可考,何由在此讲学?或曰:颢之弟颐伊川,晚年谪贬四川涪州,路经此县,后人因附会之欤?”也许这种质疑是有充分理由的。不应当贸然说编纂者讲得不对。引文中所说的“前人邑乘”,就松滋而言,在“民国本”之前,只有康熙和同治年间纂修和续修的两种。可惜这两种我都未能拜读。
 
为了搞清程颢的足迹是否到过南方,这个地方是否够格称为程子山,我查阅了《宋史》有关人士的传记和一些县志。下面谈点情况,提点看法,不知是否恰当。
 
首先,看“二程”即程颢、程颐兄弟的籍贯、出生地和成长的地方。通常的书上,在介绍“二程”时,都说他们是洛阳人,是“河南老乡”。但是,就他们出生的地方而言,兄弟二人都是黄陂人,是“湖北老乡”。这样说,似乎有点和古代名人套近乎的嫌疑,但是他们兄弟二人生在黄陂、长在黄陂,这是毫无疑问的。
 
二程的父亲叫程垧,其先辈在宋太宗朝效力,宋仁宗朝录用旧臣之后,程垧便当上了黄陂尉,主管全县的军事。宋仁宗明道年间,也就是1032年和1033年,程垧二十六七岁的时候,他的两个儿子先后在黄陂出生,长子取名程颢,字伯淳;次子取名程颐,字正叔。我到黄陂考察过,那里纪念“二程”的亭台建筑和他们有关的遗迹还不少,如聪明池、理趣林和流矢湖等。北宋末年就在那儿建了一个亭纪念“二程”,初名“清远亭”,南宋时改名“双凤亭”,一直沿用至今。现在的亭匾系郭沫若于1962年题写。黄陂县城即用程颢的七绝《春日偶成》句子中“前川”二字(“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为名。相对于地处中原的黄河之滨的洛阳来说,地处长江中游之滨的黄陂县恐怕就要算南方了。
 
其次,看“二程”拜师求学的地方。二程兄弟在黄陂长到十五六岁的时候,程垧在南安军任通判,与周敦颐是同事。周敦颐是道州营道(今湖南省道县)人,是北宋学濂洛学派的创始人,他有一篇散文叫《爱莲说》,知名度很高。程垧经过对周敦颐的观察和接触,认为周气貌非凡,人品甚高,学识渊博,因与为友,并把二子程颢、程颐接到南安军,拜周敦颐为师。南安军(军,系宋朝地方行政区划名)是宋太宗淳化元年(公元990年)设置所,治所在大庾,也就是现在的江西省大余县,现在大余县的县城就叫南安镇。南安位于江西南端的西南角,紧挨着现在的广东省,可谓是地道的南方了。二程就是在现在的大余师从周敦颐的。所以,考之《宋史道学传》,从二程拜师求学的地方看,说程颢平生足迹未到南方,显然与史事不符。不过,也许这是吾邑先贤百密一疏之处,如果不涉及程子山的由来,是可以略去不提的。
 
北宋时期的传媒是不可和现在同日而语的。二程作为学术新星,其日常的活动安排,出行的具体日程,没有媒体记者跟踪报道,所以他们一生的活动难以一一确考。“南来大道浑难继”。是否可以说,他们受业期满,拜别名师周敦颐和或者还在任中的父亲之后,即动身北归。一路上,他们水陆兼程。但是,那时的交通,最便捷的还是莫过于坐船走水路。大庾靠近湖南省南端的东南角,也许他们就是沿湘江,过洞庭,然后到松滋的。途中他们也不免要游历一些地方。他们来到洈水之滨,在那“河流绕其东”的高丘旁落下脚来,暂憩一下。但是旅次间不忘学术交流,不忘传道授业,于是在那“乔木美牛山”之处,留下了一段讲学的佳话。当然,也还有其它多种机会来到这里的可能,历史记载他们行旅活动的资料不多,不便妄加设想。  
 
从以上论述是否可以看出。“前人邑乘”并非空穴来风,并非“不考史事”,只是语焉欠详而已。再说,“前人”修志的时候,恐怕也没有提要发展旅游事业,有意借名人以提高一个地方的知名度。三者,即使是传说,对于那些多少有些益处的,健康向上的,也不妨予以保留。这话太说开去了,打住吧。
 
总之,在松滋南境,在清澈的洈水之滨,在那个嶙峋园秀、古松笼罩的高陵之上,留下了北宋著名学者明道先生的足迹。程颢活了57岁,是1085年去世的,离现在整整927年了。直至而今,人们还感到他讲学的地方“黉庐宛在”。人们可以不全然同意或者不同意他的学术观点,但是对于这位严肃的富有开创性的学者是不会忘怀的。程子山就在那儿。也许,这就是文化的力量,人格的力量!
 
程子山,一座文化之山!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