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涴”

2342 0 2013-9-26 08:55 发布者: Hox 原作者: 汪耀楠

不知涴市之地,则不识涴市之名。最为普及的《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之“涴”只有wo的音读,“弄脏”的解释,如油、泥沾在衣服和器物上之涴wo,而无yuan读之音,地名之义,很叫我们涴市人不悦。家乡的先民何以 ...
不知涴市之地,则不识涴市之名。最为普及的《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之“涴”只有wo的音读,“弄脏”的解释,如油、泥沾在衣服和器物上之涴wo,而无yuan读之音,地名之义,很叫我们涴市人不悦。家乡的先民何以要取上这个不洁的名字?我素恶涴字wo之音,污秽之义,愿作短文以辩其证,为家乡正名。
 
 
汉字的构造方法有六,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而以形声字为主。所谓形声,是指由形符和声符构成一个字,如涴由水和宛组成,文字学术语叫做从水宛声。从水就是说涴字为水之属,宛声就是涴字的读音同宛。
 
涴字来源甚古,《山海经·西山经》有“涴水”之名:“英靼之山,涴水出焉,而北流注于陵羊之泽。”郭璞注:“涴或作 ,音冤枉之冤。”《山海经》成书于战国时代,而少量西汉初年作品,涴这个字已经有二千二百年以上的历史,最古的音读为yuan。
 
晋代学者郭璞(276—324)是与涴字关系十分密切的人。我们所知道的涴字读yuan的第一个根据就在郭璞之注。郭璞是训诂学家、诗赋家。他注《尔雅》、注《方言》、注《三仓》、注《山海经》、注《穆天子传》、注《子虚赋》和《上林赋》,还有其他著作。郭璞“少玩雅训,旁味方言”(《方言注·序》),是一位渊博的学者。他的读涴为yuan是可信的。郭璞所作《江赋》(见《文选》),有“阳侯破硪以岸起,洪澜涴演而云回”之句。李善注曰:“涴演,回曲貌。”他又为我们提供了“涴演”的最早词例。涴演之涴读wan,而古地名“宛县”之宛读yuan,这几个音读又得自于“夗”。
 
 
涴字yuan、wan音读,宋代所编韵书《广韵》、《集韵》均已收录,《广韵》涴字有於阮、鸟官二切,《集韵》有於袁、纡二切。《广韵》承继隋代《切韵》,则此二者在隋已经固定。而《广韵》之涴释曰:“泥著物也”,主音为乌卧切,今读为wo。《广韵》是朝廷编修,有如现代的同音字典,其注音释义必有所本,则涴之wo音,污秽之义必产生于宋以前无疑。
 
在郭璞以前,涴读为yuan又读为wan,前为水名、地名读音,后为流回复曲折义读音。郭璞以后,涴字又见于唐人杜甫和韩愈的诗歌中。杜甫《虢国夫人》有:“却嫌脂粉涴颜色,澹扫峨眉朝至尊”之句。韩愈《合江亭》有 “愿书岩上石,勿使泥尘涴”之语。一个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诗中圣哲,一个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古文运动领袖。他们的用字是严肃的,如黄庭坚所说:“老杜作诗,退之(韩愈)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答洪驹父书》)其wo之音,污染之义恐亦有所本,此后在宋元乃至近现代人作品中,读wo之音,污秽之义时有所见,如鲁迅《集处集·无题》:“洞庭木落楚天高,眉黛腥红涴战袍。”
 
 
现在我们来讨论涴的wo音和污秽之义的来源。
 
从宛得声之字读为yuan和wan,如宛(怨)庼,宛(宛县、大宛)读yuan或yuan,婉、惋、碗、晥、倇、琬、畹、蜿、苑读wan,帵、剜、豌读wan,腕、捥读wan,读wo者仅涴一见。按照形声字的通例,声符字的音变大体是成批地发生,唯涴字与常例不合,是值得怀疑的,wo之与wan与yuan都是零声母影母,而o之与an与wao却没有转化的可能,问题是音与义的结合有许多偶然的因素,而wo音污染义之与涴这个形体的结合也应属偶然之列,我以为这种偶然发生在晋以后。
 
文字上的习非成是十分普遍,讹误的、不规范的东西,经过约定俗成,也便成为规范的了。杜甫之以涴为不洁之字是始作俑还是运用成说,尚待考证。
 
考从水之字,与wo音污染义相同相近者有汗(污)、渥、涡。
 
汗(污)音wu,义为污染、污浊。《吕氏春秋·不侵》:“万乘之严主辱其使者,退而自刎也,必以其血汗其衣。”《史记·滑稽列传》:“饭已,尽怀其余肉持去,衣尽汗。”唐白居易《官牛》:“昨来新拜右丞相,恐怕泥涂汗马蹄。“其污字用法与杜、韩之涴全同,仅音读微异。wo(污)之读音微变即为wo。
 
涹音wo《广韵》音乌禾切,与涴之乌卧切声韵全同,仅调不同。《楚辞·刘向(九叹。惜贤)》:“荡畏涹之奸咎兮,夷蠢蠢之溷浊。”畏涹即污秽之义。涹又有沤义,与污染义近。
 
渥音wo义为沾湿,与污染义实同。《易·鼎》:“其形渥,凶。”王弼注:“渥,沾濡之貌也。”明袁宏道《湖上别同方子公赋七首》之二:“琢前方丈土,浇酒渥成泥。”其用与杜、韩诗之涴同。渥又读ou,义与沤同。
 
涡音wo,亦有污义。
 
凡读wo者,字多从委、从呙、从屋。涴之wo音污秽之义早有污、涹、渥、涡可司其职,又何劳杜、韩诸公以涴当之?涴之wo音污义,抑亦隋唐人之误乎?
 
 
清人段王裁注《说文解字》“涴”字曰:“凡  声、宛声字,皆委曲之义。”帝王之花园谓之苑,有围墙的地谓之苑,心中委屈不平谓怨,言语音声委曲动听谓之婉转,本当如此而发生曲折所生之心情谓之惋惜,如蛇行之状谓之蜿蜒,水流回环谓之涴演。长江自宜昌出西陵峡入平川,多回环多支流,涴市矶头涡至月堤一段,有千米之长的回流,可证涴演曲回之义,此其涴市得名之由乎?
 
涴市又有古乐乡、涴河乡之名,涴市小学(今涴市中学前身)曾名涴河乡小学、古乐乡小学。古乐乡名乐乡城,为三国吴将陆抗所筑,在涴市东,其城早废。今涴市东亦无乐乡城遗址可寻。涴市之为集市,于史无证,始于何时已无可考。我尝读宋人陆游《入蜀日记》,见有柴林头(今沙市西部)而不见涴市,考《二十五史》并唐宋以降诸方志之作,赫然而见吾乡“涴市”之名者,于方志则为光绪六年(1881年)刊成之《荆州府志》、民国十年(1922年)刊成之《湖北通志》。于正史则为民国初年篡修的《清史稿》。《清史稿·地理志》载:“松滋……有县城、涴市二驿。”1931年出版的《中国地名大辞典》亦收有涴市。
 
我常疑涴河乡之“涴河”,并非涴市与两河口之合称,而是实有其河名涴河,以地貌求之,涴市即是南河和长江之间。按方位有北河、南河之名,按大小有大河、小河之称。窃以为横堤至米积台的南河和南河经万安桥向北往西的河道就是涴河。“涴河”原与长江相连,成涴演曲回之势,后筑横堤以利交通,遂使长江支流“涴河”成为清彻明丽的内水,俗名行而雅名废,涴河之所指渐被遗忘。
 
河道涴演曲回,不名wan而名yuan者何?宛之委曲义读wan,涴之地名义读yuan;涴之曲回义读wan,涴之水名义读yuan,写水势则为wan,命水名则为yuan,涴河之命名者必谙熟于《山海经》“涴水”之名,郭注之音;亦必诸熟于宛、涴之为委曲义与地名义读音之别。由是以求,则涴市之名必得于涴河。
 
考松滋县集镇之名,有以地理位置为名者,如新江口;有以地貌为名者,如磨盘洲;有以姓氏为名者,如刘家场;有以寺院为名者,如沙道观;有以物产为名者,如米积台。而取水势曲回之义,古书涴水之音命名者唯我家乡,其文雅典奥如此,岂不快哉!
 
我冗务繁忙,又不习方志之学,一时尚难遍索图籍深加推求,仅就案头所有和学校图书馆易得之书,略事考证,以助谈资。孤陋寡闻,曷也自炫;切不可以为的论。吾乡有熊蓝田、查子伯者,博通文史,而蓝田先生曾参与修篡《湖北通志》之役,任检校,惜早作古人。今健在之耆旧,或有知其详者,吾愿就正有道,以匡拙文之不逮焉。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投诉/建议联系

yun@songzi100.com

松滋百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网站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
法律相抵触的言论!本站内容均为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
  • 关注公众号
Copyright © 2012-2024 松滋百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1510号-3 鄂公网安备 42108702000062号

关灯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