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忧矣 我歌且谣 ——松滋歌谣简介

2745 0 2013-9-24 18:23 发布者: Hox 原作者: 郑启春 朱善斌 胡远汉

松滋地域内,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民间文学,其趣味性、教育性、娱乐性、地方性很强,它作为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劳动人民对社会进步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造福于人类、推动社会进步的先进力量、英 ...
松滋地域内,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民间文学,其趣味性、教育性、娱乐性、地方性很强,它作为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劳动人民对社会进步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造福于人类、推动社会进步的先进力量、英雄人物的肯定和歌颂。劳动人民运用口头文学这种形式,传播交流生产经验,鼓舞和调动劳动生产积极性,调节劳动生活节奏,消除疲劳,愉悦身心,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民间歌谣,在松滋流传甚多甚广。这些歌谣的作者多是无名氏,来自群众,又靠群众口传,短小精悍、朗朗上口、生动形象、幽默诙谐。一方面,它凝聚着松滋人民的心智和情趣,同时,又反映出了历史的真实和人们生活的丰富多彩。它取材广泛,口语性强,感情丰富强烈,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作为一种民间口头文学,它驰骋想象,歌唱理想化的生活,歌唱两情相悦的甜蜜,呼唤人性美和人情美,并抒发爱憎情感等,不失为文化宝库中的珍宝。
 
松滋民间歌谣,就样式而言,在曲体和句式结构上,有一句式,上下句式、三句式、四句式、五句式,还有六、八句、十句等。歌咏时,常有扩充的衬句、赶句、串句出现。这些由劳动人民创作口口相传的文学形式,既是人们在漫长岁月里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理解和感受,也是劳动人民对生活、情绪、思想、愿望的抒发与寄托,体现出松滋人的智慧与风流倜傥。
 
民间歌谣从内容和形式上分为多种歌谣,首先是劳动歌谣,它是松滋民间流传的一种主要歌谣。此类歌谣根据人们不同的劳动形式和劳动强度,产生出吻合各种劳动的节奏和旋律,除有领、合、独、串、锣鼓伴奏的特点外,还有着严格的时空概念,流传十分广泛。也就是说,松滋歌谣与劳动相结合是其显著的特征。如《栽秧锣鼓》:
 
鼓儿晒得焦啊 / 三十六道销 / 拉到田中打哟 / 打得好热闹。
秧儿栽的嫩啊 / 上的猪栏粪 / 栽的月半行哟 / 长的像芭芒。
一步溜下坝啊 / 手里拿嫩秧 / 栽的什么秧哟 / 栽的七月黄。
门口一株麻啊 / 知了往上爬 / 拜上东道主哟 / 客们要喝茶。
门口一株柳啊 / 知了往上走 / 拜上东道主哟 / 客们要喝酒。
后园一厢蒜啊 / 刀切两头断 / 拜上东道你哟 / 客们要吃饭。
后园一片葱哟 / 刀切两头空 / 拜上东道你哟 / 客们要收工。
 
仅此20多句田歌,犹如一幅劳动的欢乐图画。又如《郎唱山歌妹插秧》:
 
农家秧田四四方 / 郎唱山歌妹插秧 / 插个大行对小行 / 唱个星星伴月亮
山上的姐儿下坪来 / 不知秧苗哪么栽 / 身穿罗裙高抬起 / 左手拿秧右手栽 / 一横去了一横来
哥哥挑秧下田来 / 妹在田里把秧栽 / 哥哥双手卷裤脚 / 两脚忙忙脱掉鞋 / 妹也栽来哥也栽
火红太阳当头晒 / 哥哥栽得汗满腮 / 妹妹拿出花手娟 / 递给哥哥把汗揩 / 田里映出鸳鸯来
 
还如《拉纤歌》:
 
天连地来地连天 / 龙恋沧海虎恋山 / 佛祖恋的雷音寺 / 观音恋的普陀山 / 读书人恋的笔和砚 / 掌柜先生恋的是算盘 / 搬运挑夫恋扁担 / 姑娘姐妹恋针线 / 拉纤兄弟无所恋 / 背条搭肩把船纤。
 
不难看出,这从劳动中产生的船之谣,表现出劳动的情绪、质朴与刚健。还有的歌谣,或为配合劳动的节奏,统一劳作步调,或为消除劳动的疲劳,或描绘劳动的场景,或为沟通传递某一种信念,某一种情感等等。
 
还如《十个大姐织绫罗》:
 
十只凤凰飞过河 / 十个大姐织绫罗 / 十指尖尖显身手 / 十幅美景从天落。
大姐上机织一段 / 九个姐妹都来看 / 金梭织成金凤凰 / 银梭织出巧鸳鸯。
二姐上机来学手 / 手拿梭子沿转走 / 前织紧来后织松 / 当中织出九条龙。
三姐要织茶盘格 / 拿起梭子就织罗 / 织个茶盘圆溜溜 / 再织金杯在里头。
四姐织的火盆格 / 红纱黄线少不得 / 要织四角对四方 / 织个火盆在中央。
五姐织件红绫袄 / 都说织机搞不好 / 不用剪来不用裁 / 全靠金梭织拢来。
六姐手巧织犁辕 / 都说织机织不全 / 先织犁来配犁件 / 再织郎君来耕田。
七姐要织天上星 / 都说布机织不成 / 看她织出星对星 / 又织金灯对银灯。
八姐织的满天云 / 都说功夫不负有心人 / 织出巧云对乌云 / 织出了姐儿思郎君。
九姐织的山上岩 / 都说织机织不来 / 织个大岩对小岩 / 又织猛虎下山来。
十姐织的天上月 / 都说小姐织不来 / 看她织月圆溜溜 / 又织张果老在里头。
 
其次是生活歌谣,它在松滋乡间流传极为普遍。其中很大一部分内容反映出旧社会贫苦农民、工匠和妇女儿童受尽人间折磨的悲惨生活情景,同时,讽喻、嘲笑地主老财们的丑恶,流淌出穷苦百姓的血和泪,迸发出“有压迫就有反抗”的火花。如《天上星多夜不明》:
 
天上星多夜不明
地上坑多路不平
湖里鱼多闹浑水
世上官多害百姓
闹得百姓不安宁。
 
又如山歌《骂声老板黑良心》:
 
日头落土四山红
狠心老板不放工
上头蚊子咬不停
下头又是蚂蚁叮
骂声老板黑良心。
 
还如《长工恨》:
 
正月里,正月中 / 爹妈生我家太穷 / 家里没有立足地 / 破衣烂衫去打工。
二月里,二月中 / 浆洗衣被去上工 / 头上丢下父母亲 / 妻子儿女抛家中。
三月里,三月中 / 肩背犁耙去打工 / 前头走的老黄牯 / 后头跟着小长工。
四月里,四月中 / 地主田里绿葱葱 / 日里扯秧累断腰 / 黑夜扯秧不算工。
五月里,五月中 / 日头出来晒长工 / 地主打的清凉伞 / 长工破帽天顶蓬。
六月里,六月中 / 蚊虫跳蚤咬长工 / 老财罩的纱罗帐 / 破扇冷水伴长工。
七月里,七月中 / 担担草头压肩肿 / 地主歇荫在楼上 / 长工无水润喉咙。
八月里,八月中 / 中秋佳节乐融融 / 冰糖月饼老财尝 / 麦麸糠果归长工。
九月里,九月中 / 黄谷熬酒香味浓 / 地主老财熏熏醉 / 残菜剩饭归长工。
十月里,十月中 / 杀猪宰羊敬祖宗 / 地主老财吃好肉 / 骨头杂碎待长工。
冬月里,冬月中 / 落雪下凌浸骨缝 / 地主烤的白炭火 / 长工无衣喝北风。
腊月里,腊月中 / 地主老财应结工 / 算盘打得叭叭响 / 一年到头两手空。
地主老财陪长工 / 酒宴席上讲你听 / 来年你还在我这 / 保你不睡狗窝睡牛棚。
 
在众多歌谣之中,情歌也占据着很大一部分。此类歌谣歌词内容丰富,形式多种多样。它既有地域内区别,即“南五场”高亢、奔放的山歌,“北五场”嘹亮、优雅的田歌,还有许多委婉抒情的民间小调。如《自己不来是枉然》:
 
姐儿住在荷叶湾
情哥搭信要鞋穿
你要鞋穿我这有
自己不来是枉然。
 
又如《相思情》:
 
姐儿生得秀 / 眉像蛾米豆 / 一双鹞子眼 / 手像白莲藕
手把郎来牵 / 眼把魂来勾 / 正要说几句 / 一去不回头。
 
如《望郎歌》:
 
正月望郎是新年 / 情哥一去大半年 / 朝朝暮暮巴门站 / 我的哥呀!眼睛都望穿。
二月望郎百花开 / 情哥一去永不来 / 你把别家姑娘爱 / 我的哥呀!莫把奴丢开。
三月望郎是清明 / 情哥说话记在心 / 只爱奴家我 / 我的哥呀!水都点燃灯。
四月望郎是立夏 / 手提香烛敬菩萨 / 点起香和烛 / 我的哥呀!抽签又卜卦。
五月望郎是端阳 / 缎子鞋儿做两双 / 放在踏板上 / 我的哥呀!随你穿哪双。
七月望郎七月七 / 姐在塘中打条鱼 / 情哥没来吃 / 我的哥呀!奴家恨心里。
八月望郎是中秋 / 甜枣月饼与郎留 / 甜枣化了水 / 我的哥呀!月饼生白锈。
九月望郎是重阳 / 九月九日忙改向 / 奴家来做酒 / 我的哥呀!搭信要郎尝。
十月望郎小阳春 / 缎子红袄缝上身 / 奴在镜子里 / 我的哥呀!活像那观音。
 
如《宁舍皮肉不舍郎》:
 
十指尖尖手攀墙
眼泪汪汪告诉郎
爹妈打我只为你
浑身打得都是伤
宁舍皮肉不舍郎。
 
在歌谣中,还有婚姻仪式歌,大多在家中演唱,大致分为订盟、过礼、求喜、报期、娶亲、陪姊妹等多种样式。
 
如《过礼》:
 
周公制礼 / 流传至今 / 有礼不平 / 无礼不兴 / 吉星高照 / 礼到事成 / 龙凤呈祥 / 家道昌盛。
 
《求喜》:
 
盘古开天 / 周公制礼 / 男冠女结 / 当取鸾配 / 兰桂齐芳 / 吉祥如意 / 诚叩泰山 / 准求大利。
桫椤树儿桫椤颜 / 王母亲手栽里面 / 喜庆今日凤求凰 / 千里姻缘一线牵。
盘古开天地 / 周公制纲常 / 郎才配女貌 / 百世大吉昌。
 
《娶亲》:
 
天地开张 / 日吉时良 / 男婚女嫁 / 礼行应当 / 家神烧香 / 祖宗高堂 / 庇荫于尔 / 长发其祥。
 
《拜堂》:
 
吉日并时良 / 靓女配才郎 / 堂前三叩首 / 夫妻百年长
一拜天 / 天长地久 / 二拜地 / 地久天长 / 三拜高堂 / 长寿安康 / 夫妻对拜 / 和谐满堂。
 
《入洞房》:
 
男归中堂 / 女归绣房 / 夫妻偕老 / 百世齐昌。
 
歌谣中还有大量世代相传的儿歌。内容上,在人的一生中,从摇篮曲开始,幼小、青年、中年、老年,无时不歌,真正是“歌谣伴着岁月走,自古松滋人风流”。在表现风格上,也形成自身的格律。如《板凳伢,拐两拐》:
 
板凳伢拐两拐 / 爹喝酒妈打牌 / 打了半天不回来 / 一个饿出两个来。
 
又如《哭鼻佬》:
 
哭鼻佬,卖灯草 / 灯草轻,卖香精 / 香精香,卖生姜 / 生姜辣,卖枇杷 / 枇杷软,卖末碗 / 末碗木,卖牛角 / 牛角尖,冲上天 / 天又高,打把刀 / 刀又快,好切菜
 
……
 
还有许多历史传说歌谣,如《孟姜女哭长城》、《女娲》、《李元霸》、《薛丁山》、《樊梨花》、《杨家将》、《周瑜问计》、《曹操领兵下江南》、《梁山泊祝英台》等。自然,还有《谜语歌》和许多杂歌,内容极其丰富,题材广泛,比喻精当,喻切生动,具有形式多样、风趣动人的特点。如《夫妻义重》:
 
二人合力顶破天
十女合种半边田
八王在我头上坐
千连田土土连千。
 
又如《松滋人礼行大》:
 
松滋人,礼行大 / 进门就把椅子拿 / 毛坝烟,砂罐茶 / 开口就是哦嗬啦。
米饭好,酒菜佳 / 还把炖钵炉子架 / 家乡口味自己弄 / 亲自动手香喷哒。
问家家,问姨妈 / 问了大人问小伢 / 亲戚六眷都问好 / 还问隔壁两三家。
是的唦,哦嗬啦!
 
松滋歌谣,不仅内容丰富多彩,品种多种多样,在音乐和曲体、句式结构方面,也有自己的鲜明特征。在语音上有鲜明的方言特色,尤其大量的方言语词融入歌谣之中,使之更显生动活泼、朗朗上口的音调色彩,别具风格。解放后,松滋文化部门曾搜集整理民间歌谣多首,并辑印成册,其中有百余首被选入《中国民歌选集》和《湖北省民歌选集》。近年,卸甲坪乡文化站原站长宁远俊又用心搜集,整理歌谣千余首结集出版,并申报卸甲坪乡为“民歌之乡”。
 
(来源:《话说松滋》)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发表评论

评论

投诉/建议联系

yun@songzi100.com

松滋百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网站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
法律相抵触的言论!本站内容均为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
  • 关注公众号
Copyright © 2012-2024 松滋百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1510号-3 鄂公网安备 42108702000062号

关灯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