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松滋回族世居地与人口

2013-9-24 17:15| 发布者: Hox| 查看: 5243| 评论: 0|原作者: 邓和平

摘要: 回族,旧称“回回”。中国回族,与阿拉伯和波斯商人有一定渊源关系。一般认为,中国回族萌芽于唐宋,形成于元代。松滋回族人,史籍记载迁入时期为明末清初。当时迁入松滋地域的有杨、马、王、定、答、魏等姓氏。流传 ...
回族,旧称“回回”。中国回族,与阿拉伯和波斯商人有一定渊源关系。一般认为,中国回族萌芽于唐宋,形成于元代。
 
松滋回族人,史籍记载迁入时期为明末清初。当时迁入松滋地域的有杨、马、王、定、答、魏等姓氏。流传至今亦有300余年历史。
 
一、松滋回族来源
 
松滋回族,早在元代亦有短暂停留。明末清初,亦有回族人在松滋定居。今考,元代在江陵、武昌、襄阳等地定居下来的回回氏,系湖北回族最早的来源,也是松滋回族人最早的来源。
 
明代开始,湖北境内形成四大回族聚居区:一是武昌、汉口;二是钟祥、沔阳(今仙桃市全境及洪湖市一部分地域);三是襄阳、樊城;四是郧西。当时,松滋地域已有散居回族人。
 
明朝末,随着明末农民起义大军南下;清初,清军入关后南征,不少回族人因种种原因来到江南松滋地域:一是随起义军南下,后流落松滋落籍;二是回族人为逃避战争灾难,在大军到来之前而流入松滋定居;三是清军占领江北,回族商人、工匠滞留江南,从此再未返回江北地带等。
 
松滋回族人,明末清初姓氏不过“十”。数百年间,亦有另姓回族人迁入,又因与汉、土家等民族通婚,姓氏增多。今考各姓族谱家乘,各姓氏的祖籍不同。
据《马氏族谱·序》载: “我马氏家,始安徽。”原籍“凤阳之盱眙,世为望族。”(此谱雍正十年马惟德撰,怀远堂刊刻。)由此可见,此姓回族人最早来自安微凤阳府盱眙县。今考订:盱眙县今属江苏省淮阴市所辖。(《中国历史地名辞典》第496页;《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第28页。)
 
据《王氏宗谱》载:王姓回族“始祖之祖,原籍山西大同府定安县一都里。”(此文摘自《王氏宗谱·三槐堂》,顺治丁亥年王世臣撰。)昔日的山西大同府定安县,今考订其治所在河北省蔚县东北;蔚县今属河北省张家口市所辖。(《中国历史历史地名辞典》第550页;《行政区划简册》第10页。)
 
据《定氏宗谱》记载:“我祖远至默特那”,又《序》云:“吾族远至默特郎,而旧谱独自定定公始。”(同治十三年重修《定氏宗谱》卷首。)今考默(麦)特那(郎),非中原地名。显然,其追溯至该姓回族先民之祖籍也。据《西台世家续修宗谱·序》云:“始祖定定公世出西域(今新疆天山脚下),与伊斯兰诸国相邻,故称回部。”由此得知,松滋定姓回族与新疆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回族人有渊源关系。
 
据《魏氏宗谱》记载:“始祖定定公,生于西域,籍于北京顺天府顺义县石槽村。”(摘自《中国南方回族谱牒选编》第121页,广西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顺义县,即今北京市顺义县。
 
据《答氏宗谱》记载:“我族原籍西域,自元始祖至元癸巳(至元三十年,1203年),讳刺罕与刺海祖,同孛可入,献大珠,赐价不售。帝嘉其廉,命姓答氏,留官于朝。”(道光二十五年修《答氏宗谱》。)
 
据《杨氏族谱》记载:“我辈幸倚籍夫先灵,得蕃衍于南海。”又云:“自我始祖荩臣公从世祖章皇帝入关定鼎,旋奉调驻防粤东,遂隶旗籍,于今二百余年矣。”(光绪九年修《杨氏族谱》。)上述“世祖章皇帝”,即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俗称顺治皇帝。上述所言“旗籍”,指满清八旗。由此可知,此姓回族人其源于北方,是随清军南下而迁徙南方的少数民族。
 
据《白氏族谱》记载:“吾族始祖伯笃鲁丁,系江南应天府上元县进士,原答失蛮人也。……生子孟斌。斌生三子,长永清;次永龄,官名伯龄;季曰永秀。……永清公所生三子:长曰常,次曰高,季曰贵。及常与高前后身故,惟贵所生二子:长曰英,次曰坚,而英无出。坚所生一子讳敏善。……永龄(伯龄)公仅生一子,曰俊,俊后无嗣。独永秀公所生四子:长曰源,次曰溥,三曰江,四曰润。……厥后长房祖源因过齿弥繁,偕弟等徙居临邑,建置田产,更伯为白,立户输将,而白氏之流传自此始矣。”从上述得知:第一,白姓回族人原姓为“伯”。第二,伯为答失蛮人之姓。第三,伯笃鲁丁是《白氏族谱》中所称“始祖”,原籍江南应天府。今考江南应天府,系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以集庆路改名,治所在上元县、江宁县(今江苏南京市)。
 
据《傅氏宗谱》记载:“吾族先世由阿拉伯于唐贞观年间,受唐主之聘,随宛葛思来中国,征服安禄山后留驻中国,代远年湮,无从稽考。自吾始祖弘烈公由江西进贤县游宦来粤……”。从上述“谱”中字里行间看出,傅氏先世最早是在唐朝京师长安,且为阿拉伯人,是受唐代皇帝李世民之聘而来到中国的。后至元代“游宦来粤”,其后裔在明末清初流徙松滋。
 
据《李氏宗谱》记载:“始祖永健公,系江南江宁府上元县民籍,康熙间携眷至湖南衡州府贸易……。”上述中的江宁府上元县,即今江苏南京市。清初,李姓回族人移居湖南经商,约在清朝中叶有李氏来松贸易,留居松滋。
 
据《宋氏族谱》记载:“本族始祖宋公讳福元,系山东泰安府泰安县宋家庄人。”今考山东泰安府泰安县,即今山东泰安市。宋姓回族人,自清初迁入松滋。
 
据《海氏族谱》记载:“吾族鼻祖盟石公,本顺天府顺义县籍,洪武元年授御前亲军指挥……。”今考顺天府,即今北京市;顺义县,即今北京市顺义县。明末清初,海姓回族人迁入松滋。
 
除上述各姓之外,亦有其他姓氏的回族人,据其各自流传,有清末迁徙松滋者,有民国初年定居松滋者,亦有人称明末清初便寄居松滋等,凡此种种,有待来者考订。
 
二、回族定居区域
 
明末清初,回族人迁入松滋地域后的定居点,初为平原地区的松滋县治(今老城)、朱家埠(今属老城镇)等地。当时,松滋县经济状况北方优于南方,“北五场”成为境内商业中心。其中松滋县城(今老城)、涴市、新场、朱家埠、草坪、米积台、沙道观等集市,沿江(长江)依河(竹园寺河、松滋河),“江口之棉,草坪之丝”均通过舟船水运至宁汉地带,回族人以其为依托,看重松滋东北部商机,多在该地落居经商。
 
随着明末清初我国北方农民起义军南下,以及清初“满洲八旗”大军南下,南明朝廷联络湘鄂西少数民族和农民起义军共同抗击清军,以致来松邑回族人滞留。其中史籍记载最为著名的有两次。
 
清顺治二年(1645年),李自成之侄李过,率大军活动于荆南,九月入松滋,以草坪为据点。此时,因李自成遭杀害,清军入关,民族矛盾加剧,李过(亦名李锦)和闯部其他将帅与明朝遗老结成统一战线,并受南明唐王之封赐,唐王赐李过名李赤心,号其军为“忠贞营”,其农民起义军各部七万余人,主要驻守松滋、公安二县。
 
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吴三桂反清大军直抵长江上、中游地带的南岸,湘鄂大土司接受其封授,“土司王”纷纷率兵出山相助抗清。鄂西南土司兵进入松滋占领县城及东北部平原地区,直至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历时五年余,松滋没有朝廷命官治理。
 
当时,松滋东北部的回族人,大多数向县西南移徙。特别是从事饮食、货栈、物资交易的回族人,离开松滋东北部的“北五场”,民族商业向西南发展延至清朝中叶,以西斋、磨盘洲、刘家场等地带见多。其中马、杨、王、傅从县东北迁往县西南者见多。亦有定姓、答姓等回族人迁往境外,而留居于县东北的多为魏姓、白姓、海姓等部分回族人。
 
晚清时期,松滋回族人聚居地发生变化。随着“南五场”兴盛,杨林市、街河市亦有部分回族人定居,从事商业活动。其中菜牛的交易市场、屠宰市场、牛肉类饮食业等,多为回族人经营。他们中,尤以“马姓”回族人见多。曾有“十个回回九个马”之说。
 
辛亥革命之后,松滋县内回族人聚居地再次发生变化。随着“新江口棉”经营兴起,划子咀(今新江口)、沙道观成为外运的重要码头;以及米积台成为湘鄂边粮食集散之地,外地客商云集松滋这三个集市,其中不少是回族人。当时,全县的回族人以划子咀、磨盘洲、西斋、米积台、沙道观等居多。
抗日战争爆发后,涴市一度成为日本侵略军据点,米积台、沙道观等处成为抗战“前沿阵地”,“千帆竟运、百舸争流”景象不复存在。善于经商的回族人绝大多数移居县南、县西南等地。除西斋、磨盘洲、划子咀(今新江口)聚居回族人之外,刘家场、暖水街等地亦有经商落居的回族人。这种状况,延续至1949年。
 
三、回族人口变化
 
松滋回族人,明清二代没有确切统计数据。延及民国,有三组数据:
 
一是1911年,宗教调查表中反映有回回教民778人,此数据《松滋县志》民国本中的回族人“男女七百余口”数据基本吻合。
 
二是抗日战争时期,据湘鄂边区抗日游击总队第二支队曾任中队长的覃文福生前口述,当时有“三十回回入队伍”之说,几乎西斋、刘家场、卸甲坪地带的回族人几乎都参加了。按照当时回族人分布,约占全县五分之一。由此推论出当时回族丁壮约150人。按民国本《松滋县志》统计:全县449607人,其中壮丁70640人。其比例为6.36比1。以回族丁壮同比例计算,应是954人。
 
三是笔者祖父邓长发(土家人),有挚友名马雨成,是回族人,言及松滋回回有八百之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北省回族人口分布表》中反映有四组数据:1953年,松滋回族424人;1964年,为548人;1982年,为753人;1990年,为775人。
 
据松滋市《两次普查分民族人口增长情况》表反映:2000年各少数民族人口为9963人;1990年为2024人,年均增长率16.68%。其中,松滋回族人居住集中的新江口、西斋(洈水镇政府所在地)、磨盘洲(南海镇政府所在地)是“一增两减”状况。
 
新江口镇,1990年少数民族人口156人;2000年为192人,净增36人,年均增长率为2.03%。南海镇,1990年少数民族人口65人,2000年为51人,减少14人,年均增长率-2.32%。洈水镇,1990年各少数民族人口为374人,2000年为350人,减少24人,年均增长率-0.64%。上述三地综合来看,少数民族人口1990年为595人,2000年为593人,减少2人。
 
1949年前,松滋全县总人口约45万人;2000年,全县总人口约为86万人。增加约41万人。1949年,我们将上述回族人三组数据(778人、954人、800人)取均分值,其数约为844人。若按全县总人口增长比例91.11%计算,松滋回族人当为1613人。实际上,松滋回族人至2000年仅为千人左右,与全县总人口增长比例相差甚远。
 
通过上述数据分析,结合民间走访调查,回族人与松滋总人口增长比例相差甚远的原因甚多,主要有以下因素。
 
第一,1949年,因战争、自然灾害等原因,非正常死亡或外迁,是主要原因。这从1949年前松滋回族人约800人、1953年统计为423人,可见一斑。
 
第二,松滋地域回族人与汉族人通婚,其子女登记为汉族,是其“相差甚远”的又一大因素。诸如西斋杨某(回族)之女出嫁至陈家(汉族),所生子女皆登记为汉族,亦可佐证。
 
第三,历次人口普查,本为回族的公民,误登记为汉族现象出现,也造成一定影响。如1999年夏,一杨姓学子(回族人)高考前夕才知自己户口簿底册误为汉族,发现后方才纠正便是其中一例。
 
第四,亦有个别回族公民(特别是农民),生活在汉族人集中的乡村,对本人民族成分抱无所谓态度。在人口普查时,自己误报为汉族。如老城镇一位海姓老人,其祖传家谱载明是迁来的“回回”,自他本人起历来登记为“汉族”,其子女相继成了汉族。
 
第五,松滋不少回族青年,因求学、参军、工作等,在外地(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落户,其中不少人将家中老人迁移其地供养或照顾孙辈,也是松滋回族人口相对减少的原因之一。
 
综观松滋回族人,在新中国时期仍呈增长态势,人口总数在全市少数民族人口中,总数排为第二(松滋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土家族),为松滋地域经济建设、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等,做出卓越贡献。
 
注:为了压缩本文篇幅,本文凡未注明的资料来源,请查笔者拙著《故土·泥土》、《松滋土家族史考》,以及拙文《民族宗教概说》(载拙著《行政执法理论与实践》)等。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上一篇:说洈下一篇:西斋赛灯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