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
 找回密码
 免费注册

微信扫码登录

使用验证码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2赞
赞赏
手机版
扫码打开手机版
把文字装进口袋

评介 【评介】艾立新和他的《桃花痕》

子翛 2019-5-5 09:02:34
艾立新和他的《桃花痕》
微信图片_20190505085259.jpg
△《桃花痕》作者艾立新

艾立新,男,汉族,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初,湖北松滋市刘家场镇人,企业退休干部。著有长篇小说《在那遥远的山寨》,中篇小说《湾湾的洈河弯弯的船》、《门前是非》、《天空那片灰色的云》、《野猪岭》、《烟火》、《桃花痕》,短篇小说《妞妞》、《家有老娘》、《菜市场的那些娘儿们》等。所创作的诗词、散文、小说、评论散见于各级报刊并曾多次获奖,执编他人文集多部。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国散文家协会、荆州市作家协会、松滋市作协会员,任《山鸣》文学期刊执行主编11年。

散文《米兰清香淡淡……》获得中国散文学会“2011年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一等奖。

散文《老舅》被湖北省作家协会选录《湖北省网络文学选。2015》。

格律诗词《七律。赏荷》、《七律•深圳印象》获得2012年“华夏情”全国诗文书画大赛一等奖。同年《赏荷》等三首格律诗词以金奖入编《中国时代文艺家代表作年选》。

长篇小说《在那遥远的山寨》获首届“洈水生态旅游杯”《洈水》期刊年度优秀作品奖(银奖)。

中篇小说《烟火》获得第八届王夏子文学奖一等奖。

短篇小说《妞妞》被湖北省作家协会选录《湖北基层文学丛书.荆州小说卷》(2018年选编)。

艾立新先生多才多艺而倾心于小说创作,是松滋小说创作的一大重镇和根据地。其以往的小说创作给人以立意正大、题材广泛、语言畅快、结构新颖的总体感觉。在其年届70之际,中篇力作《桃花痕》能以崭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完稿面世,值得欣喜,值得期待,更值得为之深深祝福!

艾立新先生的新创力作《桃花痕》和周卫刚同志的评论《唯爱唯美,自出心裁》将于近期在《洈水》杂志夏季号同期刊出。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可从周卫刚同志的评论中略得一二。

周卫刚评论《唯爱唯美,自出心裁》附后。


唯爱唯美,自出心裁

——艾立新中篇小说《桃花痕》读后

■周卫刚

人类没有绝对完美的个体生命,也没有绝对完美的社会现实,有的只是我们不断追求完美的梦想和对完美梦想的不断追求!生活中个体生命的生老病死和痛苦忧伤,以及社会现实中的丑陋缺陷和灾难悲剧,总是在重复上演,俯拾即是,也总会让知觉者感动于衷,欲作欲为。思想家在绞尽脑汁,政治家在组织行动,文学家在构思写作。鲁迅先生用《呐喊》、《彷徨》引起疗疚的注意,斯陀夫人用《汤姆叔叔的小屋》引发一场战争,冰心用爱的哲学和诗歌小说引领人们出离丑和恨,向着美和爱。读罢艾立新的中篇小说《桃花痕》,觉得它与文学大家们的创作一脉相承,而又自出心裁,别有意味。

一、以天地之大爱改写生活原型

小说叙述了这样一个美丽故事:美丽的湘西女孩殷桃凭自己的聪明和努力,从古丈县的偏远山乡考入州里的重点中学,遇上了随父母从北京来插班就读的初恋对象陆少谚,双双考入江城武汉的两所大学,毕业后陆少谚没有听从父亲的安排留在省城,而是和殷桃相约一起作为志愿者到云南支教。在云南偏远地区支教约两年的时间里,陆少谚一直在被已奉调回京的父母催逼回京,而殷桃则因为给一名被毒蛇咬伤的学生吮吸蛇毒,不幸染上了可怕的艾滋病毒,不得不忍受巨大的内心伤痛离开所在的学校和学生,并与陆少谚不辞而别。为了生存,殷桃南下北漂,做过家庭老师、景区舞蹈演员、酒店洗碗工、酒吧歌手,但总是工作不久便被辞退,只好四处漂移,直到遇见了“助康慈善基金”会的建立者黄莉才被同情、信任和接纳,终于安顿下来。殷桃对基金会的工作非常投入,以至身体出现了状况,被黄莉带到了距古丈老家并不遥远的荆南洈水风景区旅游疗养。在如梦如幻如诗如画的景区里,殷桃遇上了荆楚画坛新秀戈阳。此时的戈阳,在创作绘画作品《飞》获得国家级大奖后被诊断为患有良性肿瘤病变,接受手术治疗,随后被很有背景和能力的新任馆长鲁彦安排到洈水风景区边休养,边构思创作庆祝建国50周年参展作品《花魂》。殷桃在洈水风景区,特别是在桃花岛上和戈阳相遇、相识、相知、相恋,并相约三年之后,如果能治好病再回桃花岛相聚。三年之后约定的日子到了,戈阳按约来到桃花岛等了三天,可殷桃却没有到来。

在这个以殷桃为主人公的故事中,作者除了慷慨给予她无比的美丽,还为她做了很多美好的安排:安排了她和宋祖英是同乡,安排了初恋对象是英俊帅气有能力有背景的陆少谚,且最后去湘西了,安排了才华正盛且能够同病相怜的戈阳在等待着她,安排了爱心老板黄莉成了她的好朋友,还借医生之口说艾滋病是可以对工作和生活不会产生多大影响的。这种美好的给予和安排足可以让读者忽略放过艾滋病一度肆虐传染的时代社会背景和被感染者无比深重的生命之痛。何以会这样?窃以为是作者以天地拥有的大爱之心对生活原型进行了改写,不愿意把小说写成悲剧,不愿意用痛恨和批判的态度对待现实生活中的不完美。

我曾以“为什么要写这篇小说”为题请问艾立新先生。他这样回答我:“三年前,一位久别多年的老朋友前来造访。酒馆小酌,畅谈别情。酒酣耳熟时,话题延伸至家事,老友一时悲从中来,潸然泪下。抑或因彼此是无话不谈的挚友,最终他还是告诉了我一件不幸的事情,他唯一的女儿在云南支教时染上艾滋病,后因不堪歧视而自杀身亡。北京师大毕业的女儿是他的希望和骄傲,突如其来的噩耗让他濒临崩溃边缘。女儿留下的遗嘱犹如杜鹃滴血,字字句句情凄意切。他女儿生前我曾见过,是个性格内向,秀外慧中的孩子。老友说女儿是如何染病的没人告知,但他相信女儿是清白的,杀死女儿的凶手不是艾滋病,而是那些毫无人性的歧视者们。我很震惊,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猝然逝去,怎能不让人感到痛心和惋惜!望着悲痛欲绝的老友,我突然滋生了书写的冲动,我想把这个悲伤的故事告诉更多的人,去唤醒那些麻木的歧视者们的良知,呼吁社会去关怀和拯救更多的艾滋病患者,尤其是那些陷于绝望中的年轻人。这就是我写这部中篇小说的起因和初衷。”

艾立新先生的回答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我的感觉,对比小说中的故事人物,作者对生活原型的确是进行了重大而诸多的改写。这种改写是符合作者的心愿的,也是符合创作基本原理的。我不知道这种改写是否有利于写作愿望的全部达成。但我知道,作为文人,作为作者,我们并无其它长物,我们所拥有的只有这种爱,不带刺的爱,没有锋的爱,与天地同心的至大之爱。

二、以洈水之至美抚慰生命伤痛

初读这篇小说,我对故事情节及其思想意义基本上没有留下什么感觉和印象,都只因为阅读时的注意不断地被吸引转移到作者用语言为我们所构建的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唯美洈水之中了。感受这篇小说为我们构建的唯美洈水这种意境之美,使我想起了《桃花源记》,它是散文,更是小说,是用虚构的唯美抚慰战乱频仍给人们带来的伤痛,让人们的心灵有所皈依,显然文体特征已经不再重要。也使我想起郁达夫的小说也很有这样抚慰疗伤的特点和味道,让人感觉到其小说有抒情散文的意境之美。我不知道艾立新先生是借鉴了他们的立意构思,还是因为至爱洈水暗合了古人前贤,让人感觉到作者在用语言展开小说故事情节的同时,也完成了对唯美洈水这幅风景画的染色敷彩。在这幅画里,有洈水的自然山水美、动物植物美、建筑设施美、地方饮食美、季节变化美、桃花岛上的桃花美,湘西鄂南的美女美。在此试引用小说中的一段文字来予以说明。

“走出餐厅,不经意来到洈水湖畔。远处黛山色深,夕阳斜照。水波的碧蓝被殷红搅拌成一波波紫红色的粼光,泛泛的金黄渗入其中,如丝如缕,那神奇的色彩实非画师调色所能。我被这美妙的景致所吸引,顺着沙滩悠闲信步,感受着霞色沐浴的快感,忘却了心中沉积的郁闷和阴翳。忽然,随着一声惊鸣,一只鹳鸟飞离湖面,朝着夕阳的方向掠去。鹳鸟掠起的地方,正是游客们临湖垂钓的崖岸。此时没见到垂钓者,却看到在岩壁上的凸凹处站立着一个临湖远眺的年轻女子。微风习习,掀起她紧裹身躯的鹅黄色风衣衣角,亭亭玉立的身姿突出优美的曲线,一头飘逸的秀发随风扬起,更显婀娜多姿。夕照的光晕给她罩上了一层如梦如幻的玄纱,倒映在湖面的身影被粼粼波光托起,我忽然想起袁嫂子给我说过的那个洈水仙子的传说。我站在湖边的沙滩上,处于一种职业的敏感或本能,用一种欣赏的心态仔细地观察起这幅难得的画面,这不正是绝佳的入画素材么?”

小说中的洈水已经不是现实中的自然洈水,而是艺术中的唯美洈水。作者把两个身患让人胆颤心惊病症的人物都同时请到这里来疗养,一方面是因为洈水是作者至爱的家乡,确实美,更重要的是因为作者想用家乡洈水之至美,作为一种特殊的汤药,治疗生命之病和社会之疾,抚慰两个深受伤痛可怜可悲至极的年轻人,从而让自己的一颗充满怜悯的爱心得到安宁。

作者曾对“名为桃花痕有什么寓意”这一问题做过这样的回答:“其实,一开始我并没有给这部小说命名。因为我想做一个将旅游实境(散文)与小说情节(故事)相融合的尝试,有意识地将故事叙述时的背景定在了故乡的风景区——洈水桃花岛,桃花岛自然少不了桃花,桃花便成了贯串全文的引线。小说女主角殷桃,可谓桃花入命,命运坎坷,岂不留痕?桃花痕也可指向殷桃因艾滋病所出现在身躯上的那些酷似桃花瓣的紫色症状斑痕,但最主要的还是暗示社会冷漠和尊严危机在她心灵上烙下的无法弥合的伤痕。我曾想用桃花魂、桃花泪,终觉没有桃花痕贴题,所以,最终我还是选择了《桃花痕》”。

这样的回答和我的理解有契合之处,也有溢出之处,对于我们理解作者为什么会把洈水写得这么美,为什么会如此设计处理故事情节很有帮助,也让我们再一次觉得“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作者已然,读者未必然”都是极正常的现象。

三、以角度之转换提高叙述效益

从一定程度讲,小说创作就是叙述故事,而叙述故事的角度和口吻对语言的运用,结构的安排,篇幅的大小,主题的彰显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因而是小说艺术非常重要的问题。在对这一问题的处理上,《桃花痕》可以称得上独具匠心。

为了便于抒情,更为了增强叙述的真实性和感染力,基于人物活动地点空间距离大,重要事件的发生并不是所有人物同时在场的情节特点,作者放弃了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叙述角度,采用了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但如果仅仅以一个“我”来叙述,不管选用哪一个“我”,都将会有一些重要情节成为叙述的“死角”和“盲区”。为了避免叙述有死角和盲区,作者巧妙地安排了两个“我”来分别叙述各自经历的事情,合起来完成对整个故事的叙述。一个“我”是“戈阳我”,负责叙述戈阳所亲身经历的人和事,特别是殷桃不在场的人和事。另一个“我”是“殷桃我”,负责叙述殷桃所经历的人和事,特别是戈阳不在场的人和事。两个“我”的叙述,通过ABA式的叙述结构形式,完成了对主要故事情节的交代,加上小说开头的引子和结尾的尾声,文本叙述就全部完成了。这样转换叙述角度,可以说不仅大大提高了叙述效益,还让故事的情节线索清晰而富有节奏感。

四、以标题之设置搭建文本结构

作为中篇小说的《桃花痕》,其文本结构搭建方法可以说是别具一格,值得一谈。

小说文本除了开头结尾分别设置了引子和尾声,作者为中间约两万字的主体内容刻意设置了12个小标题。这12个标题对读者而就像是设置了12个提示性的悬念,让读者必欲读之而后快。12个标题统领下的文字内容像12个板块,便于读者分段阅读。12个标题和12块文字可以文题对应对照,用以加强对情节的理解和把握。阅读完全文后可以通过浏览12个标题把握故事梗概和文本整体内容。设置标题除了有以上文本结构的搭建作用外,还有特殊的对叙述人称转换的过渡作用。特别是在从戈阳“我”的叙述角度转换到殷桃“我”的叙述角度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殷桃诉说的爱情故事”作为标题,读者阅读至此就会掉崖,就会如坠五里烟雾,有了这个标题作,就像是有了过渡和衔接,整个叙述就显得文气畅达,毫无障碍了。可见,《桃花痕》的标题设置已经不是简单的外观形式问题,而是文本搭建的重要手段和构成要素了。这种用设置标题搭建文本结构的方法足见作者小说艺术构思创作之功力。

艾立新先生是我非常敬重的老大哥,多才多艺而倾心于小说创作,是松滋小说创作的一大重镇和根据地。他的好几篇面世或尚未面世的作品我都曾经拜读过,给我以立意正大、题材广泛、语言畅快、结构新颖的总体感觉。在大哥年届70之际,《桃花痕》能以崭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完稿面世,让我欣喜,让我期待,更让我深深祝福!祝福我们文艺家所拥有和奉献的爱和美,能够温暖我们人类社会的每一个颗心灵和每一个角落!

(2019/4/21匆匆于日夜之间)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立即登录
6的飞起
2019-5-5 12:52:45
给大哥点赞!!!
2019-5-5 16:01:16
感谢《洈水》文艺期刊编辑部刊发拙作《桃花痕》!感谢卫刚主席的友情点评!
2019-5-5 22:34:32
向多才多艺,倾心小说创作,不断超越自我的艾立新大哥致以崇高的敬意!
2019-5-6 10:41:11
艾立新同志是鄂湘边陲山城的"沈从文",他的《山寨情仇》原名,与《边城》很相似,让刘家场镇在网上更有名气,看过他的小说都会不忘山城刘家场。'他的每篇小说都是精品力作,语言优美,情节感人至深,立意新颖,正能量鲜明,人物鲜活。特别是《桃花痕》有他的独特之处,关心呵护艾滋病人,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发自作者肺腑内心的呐喊,它是一个时代的强音,理解宽容不是能说到就能做到的。
2019-5-8 13:06:4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