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一个世纪的缅怀

4721 0 2014-6-5 13:49 发布者: zana 原作者: 中共松滋市委会 松滋市人民政府

1913-2013.一个世纪的跨越,一个世纪的缅怀。在湘鄂西、湘鄂川黔苏区,红二方面军、八路军一二0师和西北野战军的著名战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指挥员,成都军区司令员贺炳炎上将诞辰IOO周年之际,学习他优秀的品 ...

        1913-2013.一个世纪的跨越,一个世纪的缅怀。在湘鄂西、湘鄂川黔苏区,红二方面军、八路军一二0师和西北野战军的著名战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指挥员,成都军区司令员贺炳炎上将诞辰IOO周年之际,学习他优秀的品格和崇高的风范,缅怀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立下的丰功伟绩,回忆他对家乡建设事业的关心与对家乡人民的亲切关怀,更加激起我们无限的崇敬与思念之情!


 赤胆忠心昭日月


    1960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的39岁生日那天.把全部心血呕在部队建设和干部战士身上的贺炳炎将军,却被病魔夺去了年仅47岁的宝贵生命!是巧合吗?——一个生日,一个忌日。也许这正是贺炳炎将军用生命践行矢志向党铮铮誓言的最好诠释吧!

    贺炳炎的一生,是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一生。他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他能上能下,顾全大局,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即使蒙冤受屈,只要党一声召唤,他总会毫不犹豫,挺身而出,哪里最困难就冲向哪里。

1933年5月,由于“左”倾错误的影响,为革命出生人死、已担任红七师十九团团长的贺炳炎竞被诬为“改组派”而抓捕关押起来。蒙冤受屈29天后,贺龙军长发现了这个严重情况,激愤地找到“左”倾领导,与之据理力争,贺炳炎得到了解救。贺炳炎虽被释放出来,仍不被信任,但他却衔冤受命,忍辱负重,先后完成了训练扩建多支武装和参与开辟黔东苏区等任务,为的是用行动表白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对革命事业的赤诚之心。1934年10月,贺炳炎调任十八团团长。不久,又突然被调到总指挥部任管理科长兼作战参谋。这次职务变动,实际上仍然是“左”倾错误的影响。贺炳炎虽蒙受委屈,工作仍兢兢业业。这时正处于粉碎敌军对湘鄂川黔根据地六路“围剿”的紧张阶段,贺炳炎除负责将打土豪的财物分给贫苦农民和转运全军的伤病员外,打仗时哪里情况紧急,就到哪里临时指挥,人称”补缺官”。在大庸高梁坪战斗中,敌人打到总指挥部,贺炳炎主动带领警卫员、炊事员、管理员、饲养员、运输员一起上阵,打垮敌人,而自己腰部却负了重伤。


 革命意志坚如钢


   贺炳炎革命信念坚定,坚信党的事业必将胜利.因此,在无数次战斗中,特别是在最危急的情况下,他总是挺身而出,承担最艰巨的任务,表现出坚强的革命意志。

    1935年3月,后坪战斗打响,敌人占领制高点,仍担任总指挥部管理科长兼作战参谋的贺炳炎奉命上阵,一个人冲上山头阻击敌人,使主力得以重新整顿,组织反攻。6月忠堡战斗,十八团团长负伤,贺炳炎临危受命,回十八团接任团长,指挥部队预先设伏,将敌一个营全部歼灭,随后同兄弟部队一起,将敌分割包围,全歼敌四十一师师部、一二一旅及特务营,重创敌其余6个团,生俘敌纵队司令张振汉。8月,红二军团在板栗园伏击敌人,伤亡很大,建制也被打乱,贺炳炎受命代理前沿指挥,立即令十八团向敌群冲击,其他各团占领四面阵地防敌突围,一举歼敌八十五师师部和两个团全部及一个特务营大部,毙敌师长谢彬,创造了红军在敌人纵深以伏击手段速战速决歼灭敌人的典型战例。

    贺炳炎意志特别顽强,具有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困难所压倒的英雄气概。他在瓦屋塘战斗巾痛失右臂后,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用左手料理生活,用左手练习写字,常常练得满头大汗。他还用牙齿当右手配合左手打草鞋,门牙被磨出一道深深的槽痕,结果打起草鞋来竟比健全人还打得快、打得好。在长征进入雪山草地最艰苦的阶段,当他看到有的战士失去信心,总是深情地鼓励他们:“同志们,我只有一只手,也要活着去见毛主席,向党中央报到,你们有两只手,更要活下去呀,只要我们有信心,就一定能克服任何困难,胜利走出去!”

    贺炳炎曾8次担负开辟新区、组建扩建革命部队的工作,从不畏惧困难,敢于向困难搏斗。在开辟和扩大襄北、黔东、冀中、襄南等多个根据地的斗争中,贺炳炎和战友一道,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紧密依靠和发动当地的人民群众,在敌四面包围之中,扩大了革命武装和根据地。他组建或扩建的襄北独立团、黑洞镇游击大队、沿河独立团、黔东独立师、冀中独立第三支队等多支队伍都是善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队伍。

贺龙曾赞叹地说:“是不是好干部,你要在最危险最艰苦的时候去看他。好的,一定坚决,一定不悲观动摇。贺炳炎这个家伙,就越打越硬,尽管环境极端困难,他也拿得出劲来!”


 智勇双全龙虎将


   贺炳炎在战场上勇猛无畏,不惧生死,有胆有识。他曾赤手空拳从敌人手中夺来枪支,也曾单骑冲入敌群勇救战友,被战友们赞誉为“红军赵子龙”。贺龙曾感叹道:“这娃儿,烧火棍到他手里都能当枪使啊!”

每次打仗,贺炳炎总是冲在最前面。冈此,他受的伤最多。他受的伤多,好得也快,每次受伤后,不过三两天,就又投入战斗。战友们说他的血好,他却说:“敌人的子弹没劲,打在身上软不塌塌的,没什么了不起!”而他受伤最严重的一次就是瓦屋塘之战身负重伤被截去右臂。那是1935年11月下旬,红军在武冈与绥宁之间的瓦屋塘突然与敌两个师遭遇,身为新编红五师师长的贺炳炎率部从左翼加入战斗。贺炳炎不顾警卫员劝阻,手提冲锋枪与战士一道冲锋,不料一颗子弹击中右臂,顿时血流如注,可他仍未停止冲锋的脚步,直到击溃敌人,才一头栽倒在地。贺炳炎被抬到总指挥部卫生部,才发现右臂骨头粉碎,血流不止,必须马上截肢抢救。可这时手术锯已分散各处,医生只得用修械所的钢锯截骨;麻醉药少,只得让贺炳炎口咬毛巾忍痛。手术后,他仍躺在担架上指挥作战。

    痛失右臂后,贺炳炎在战场上依然勇猛无比,成为人民军队中赫赫有名的独臂虎将。抗战期问,他奉命率部在雁门关伏击日军,取得雁门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在战场上,他独臂挥刀,与敌肉搏,左劈右砍,杀得敌人魂飞魄散,被口军称为“独臂刀王”,闻之色变!

    贺炳炎打仗不仅勇猛无畏,敢打敢拼,而且机智果敢,智勇双全。1930年12月,红二军团在湖北松滋杨林市战斗突围途中,军团指挥机关遭敌重兵追击,万分危急时刻,贺炳炎竞刀劈银元袋,智撒银元,在敌人哄抢银元之际,他率警卫部队掩护军团指挥机关脱离险境。在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下,贺炳炎总是胸怀全局,根据实际情况准确把握战机,灵活机动,坚决果断,体现了一位优秀指挥员过人的谋略和胆识。1948年2月下旬,西北野战军以全部主力5个纵队发起围点打援的宜川战役,贺炳炎率领的一纵与二纵、四纵在瓦子街地区担任打援任务,一纵负责侧击援敌左后以断其归路。然而战斗打响时,敌之右翼却因我距离较远、雪路难行的二纵未能到达而留下缺几。贺炳炎当机立断,力排他议,以全部预备队顶E二纵位置,堵住缺口,致使援敌无一漏网。是役歼敌1个整编军部、2个整编师部、5个旅共29000余人,其中一纵即歼敌11000余人,成为西北野战军转入外线作战后的第一次大捷。毛泽东、彭德怀等对贺炳炎及一纵全体指战员在战役中所表观的主动精神和所作出的重大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

    贺炳炎不但善于用兵,而且长于治军。一纵之所以能在宜川战役中作出突出贡献并锻造出“硬骨头六连”、战斗英雄刘四虎,就是因为贺炳炎和他的战友们此前抓紧战斗间隙创造性地开展新式整军运动,通过诉苦、三查和每战之后的评查活动,不断提高指战员的阶级觉悟,同时坚持一面作战,一面练兵,不断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从而保证了部队高度的思想统一和旺盛的战斗士气。


 与民相知常相伴


    贺炳炎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深知共产党人力量的源泉是依靠群众,所以始终和群众打成一片,随时了解和关心群众的情感和需求。正是这种密切联系群众的优

良作风.使他获得不断前进的巨大力量,完成了党所赋予的各项艰巨任务:

    他善于与群众接触,善于和群众交流。无论是知识分子、政治工作者、记者、医生、护士、战士还是普通老百姓,都愿意和他讲心里话。,他还善于和少数民族群众打交道,不仅宣传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还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由于长期扎根于群众中,他掌握了很多歇后语、谚语等通俗生动的群众语言,讲起话来风趣幽默,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他在部队工作中一贯关心干部,热爱士兵,以身作则,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因此获得广大干部和群众的称誉和爱戴。

    长征进入雪山草地时,贺炳炎负伤的右臂还未痊愈,却经常把马让给伤病员自己步行,把粮食送给战士H己吃野菜。抢渡噶曲河时,他为抢救从马背上落水的伤员被卷进急流,差点丧命。

    贺炳炎打仗时是个威严的指挥官.生活巾却是个可亲可敬的好兄长,娱乐时义成r顽皮的小伙伴。他喜好摔跤,战斗间隙专找大个子摔跤,在地上滚来滚去,招得战士们围在一旁助威叫好。他自己被人家摔倒了,不服气,爬起来再摔。少了一条手臂后,没法摔跤了,没事时他就往管理科、警卫班跑,下棋、谈天、喂牲口,还一口一个“马夫大爷”、“管理员大人”地喊个不停。正因为他平易近人,和战士们打成一片,战士们有话都愿意对他说.

    新中国成立以后,贺炳炎仍然保持着关心、联系干部战上和群众的优良作风。他担任成都军区司令员的时候,就经常到军人服务社同理发工、清洁工聊天,同花工、牛奶场的工人叙家常。军区机关洗澡堂、理发室、花工组、牛奶场、木工组的几乎每一个人,他都叫得上名字,知道他们家里的情况。组织上为了照顾他的病体,拨了一笔专款给他盖宿舍,他却用来盖了军官宿舍,自己一直住在一所简陋的旧房子里。组织上只得退一步给他安装暖气片,他又把暖气片送给了医院。

贺炳炎病危期间,刚从持续几天的昏迷中醒来,就把军区后勤部长叫到床前,督促尽快解决基层住房困难。他说:“我是不行了。等我死去后,那些先去见马克思的老战友问我:贺炳炎,革命成功了,你掌权了,你为大家做了些什么好事呀?我说我的部下还没房子住哩!难道我就这样去见老战友吗?”这段话,竞成了贺炳炎的临终遗言!


 一片殷殷桑梓情


     作为一名从松滋走出去的共和国高级将领,这片故土总是让贺炳炎魂牵梦萦。

    1951年11月,贺炳炎将军回到了阔别22年的家乡。那天,男女老少齐涌街头,争睹将军风采。当将军骑着战马步人街头时,家乡父老纷纷放起了鞭炮。贺炳炎知道这是家乡最传统、也是最隆重的迎客风俗,父老乡亲是在用一片真心与热情欢迎他回乡,但他却严肃地对迎上来的区委书记说:“叫他们不要放了,再放我就回去了。”说完,他果真勒马回头。这时,一位亲友笑着对他说:“你是过了战火的人,还怕放鞭炮吗?”将军说:“你们不晓得,我这个人啦,放枪放炮我不怕,就怕对我放鞭炮。”其实,他哪里是怕放鞭炮,他怕的是脱离群众,怕的是家乡人民把他当成了官老爷。

    那次回乡,将军得知家乡通讯不便、交通运输工具极度缺乏等情况后,便想方设法给予支持和帮助。如今许多70岁左右的老人们都清楚地记得,当将军赠送的那辆十轮大卡满载着急缺物资开进小镇的时候,家乡人民欢呼雀跃,比过年还要高兴!

    今天,与将军那次回乡探亲时候比,松滋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乡人民正迈着稳健的步伐迈向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将军九泉有知,应该会瞑目含笑了吧!

    人们常说,时间会无情地冲淡一切。可家乡人民对贺炳炎将军的思念与景仰却并没有因为时间之流的冲刷而减弱,反而与日倍增。因为,将军忠诚于党、百战忘我、丹心为民、无私无畏的崇高精神已深深镌刻于家乡人民心中,永远无法抹去。在将军百年诞辰之际,松滋建起了贺炳炎广场、贺炳炎纪念馆、贺炳炎文化公用,命名了贺炳炎大道,出版了贺炳炎纪念文集……家乡人们正用各种行动和方式学习、纪念和缅怀贺炳炎将军,表达对将军的思念与崇敬。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贺炳炎将军的崇高风范将长留于天地之间,他的革命精神将永远鼓舞我们不断前进!

 贺炳炎将军永远活在家乡人民心中!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表言论 登录免费注册
投诉/建议联系

yun@songzi100.com

松滋百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网站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
法律相抵触的言论!本站内容均为会员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
  • 关注公众号
Copyright © 2012-2024 松滋百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1510号-3 鄂公网安备 42108702000062号

关灯
扫一扫添加微信客服
QQ客服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